<p class="ql-block">为了精准把握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效,在总校领导的组织下,在县师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聆听了一节由邵萍老师执教的《分数除以整数》的精彩授课。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将抽象的数学算理转化为生动的探究过程,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一、情境导入:让数学“贴地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以“分蛋糕”这一生活场景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把4/5大小的蛋糕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人能得到多少?”熟悉的情境瞬间激活学生思维,不仅自然引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课题,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二、探究新知:让思维“深度生长”</p><p class="ql-block">课堂核心环节,教师并未直接灌输算法,而是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的路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算理:</p><p class="ql-block">1. 动手操作,直观感知: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代表蛋糕),通过折叠、涂色等方式,初步建立“分数除以整数”的表象认知。</p><p class="ql-block">2. 思维转化,抽象算理:在操作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逐步推导出两种方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利用分数意义拆分。</p><p class="ql-block">3. 对比辨析,深化理解:教师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帮助学生理清算法逻辑,避免机械记忆。</p> <p class="ql-block">三、练习巩固:让知识“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练习设计梯度分明,兼顾基础与提升:有基础题,巩固基本算法,确保全体学生掌握核心技能;有变式题,回顾与应用,熟练掌握算式之间的关系;有生活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知识应用。</p> <p class="ql-block">四、听课反思:让教学“聚力前行”</p><p class="ql-block">课后张主任对本节课进行了评析,这堂课的亮点在于教师始终将“算理理解”置于首位,通过生活情境、动手操作、思维碰撞,让抽象的分数除法变得可感、可悟。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对理解较慢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对思维活跃的学生鼓励探究更多解法,真正实现“以学定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未来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算法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更多实例中自主发现,增加小组合作探究的深度,鼓励学生多角度表达思考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绽放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梁凯</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张孝辉</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王德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