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进校园 守护生命“必修课”——北流市红十字会讲师团为玉林新世纪高级中学高一新生授课

彭世前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30日,北流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团走进玉林新世纪高级中学,以“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AED+创伤包扎”为核心主题,在学校阶梯教室为高一新生开展专题急救知识讲座。活动分上午9:30-11:30、下午14:30-16:30两场有序进行,有效覆盖高一(1-18班)新生,此次活动得到了玉林好人好报基金会玉林好人赋能计划的大力参与和支持,为校园急救知识普及注入了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由红十字会资深讲师邹明广主讲,他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与专业储备,紧扣四大核心急救技能,以“案例讲解+实操演示”的形式层层深入。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模块,邹明广重点演示成人站立位、坐位等不同体位的腹部冲击动作,通过实物比划明确“定位肚脐上两横指”的关键发力点,让学生直观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核心;心肺复苏环节,他借助医用模拟人拆解“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全流程,反复强调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的黄金标准,纠正“按压位置偏移、力度不足”等常见问题;AED使用部分,讲师通过实物操作完整演示开机、粘贴电极片、等待设备自动分析心律等步骤,特别提醒“除颤时必须确保无人接触患者”的安全准则,消除学生对急救设备的陌生感;创伤包扎模块,则用三角巾、绷带现场演示头部、四肢、关节等常见受伤部位的包扎方法,针对“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的误区,手把手指导学生调整包扎松紧度。</p><p class="ql-block"> 讲师团成员全程分工协作,在实操环节主动邀请学生上台体验,对动作不规范之处及时纠正,耐心解答“按压时手臂是否需要伸直”“包扎后如何检查血液循环”等疑问,确保每一位参与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自去年起,玉林新世纪高级中学便将高一新生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必修课”,形成常态化校园安全教育机制。邓文勇副校长在活动中强调:“每年为新生传授急救知识、培养急救技能,不仅是学校安全教育的特色亮点,更是守护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培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急救知识的传播者、生命安全的守护者。”</p><p class="ql-block"> 此次讲座不仅填补了学生应急救护知识的空白,提升了青少年面对突发情况的自救互救能力,更在玉林好人好报基金会玉林好人赋能计划的支持下,进一步夯实了校园安全基础,为构建平安、健康的校园环境注入了新力量。</p> 邓文勇副校长讲话↓ 应急救护讲师邹明广开讲↓ 四大急救技能:口诀+动作示意描述 <p class="ql-block">1. 海姆立克急救法</p><p class="ql-block">- 口诀:肚脐上两横指,双手环抱快冲击,异物卡喉别慌神,按此操作能救命。</p><p class="ql-block">- 动作示意: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腿分开呈弓步抵住患者膝盖;双手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拳眼对准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包裹住握拳手,快速用力向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p><p class="ql-block">2. 心肺复苏</p><p class="ql-block">- 口诀:意识判断先呼喊,胸外按压深五厘,一百二十每分钟,开放气道抬下颌,人工呼吸要贴合。</p><p class="ql-block">- 动作示意:跪坐在患者身体一侧,双手掌心向下交叠,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上半身前倾,手臂垂直于患者胸部,用腰腹力量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开放气道时,一手抬患者下颌,一手按其额头,使其头部后仰;人工呼吸时,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完全包住其嘴唇,缓慢吹气至胸部起伏。</p><p class="ql-block">3. AED使用</p><p class="ql-block">- 口诀:开机听指令,电极片贴准位,分析期间勿触碰,除颤完成续按压。</p><p class="ql-block">- 动作示意:打开AED设备后,按语音提示取出电极片;一片贴在患者右锁骨下方,另一片贴在左乳头外侧(避开伤口、金属物);连接电极片线后,退后等待设备分析心律,期间确保无人接触患者;若提示除颤,按下除颤按钮,除颤后立即继续胸外按压。</p><p class="ql-block">4. 创伤包扎</p><p class="ql-block">- 口诀:伤口清洁先做好,三角巾、绷带绕,松紧适度才刚好,固定牢固防移位。</p><p class="ql-block">- 动作示意: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后,若用绷带包扎,从伤口下方开始螺旋式缠绕,每圈重叠前一圈1/2-2/3;若用三角巾包扎头部,将三角巾底边中点对准眉心,顶角拉向脑后,两底角经耳后拉回前额打结,顶角打折后固定。</p> 为什么要学习心肺复苏?↓ <p class="ql-block">  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人数约54万例,其中,9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之外,心跳骤停4-6分钟后,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措施,心肺复苏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心肺复苏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p> 北京市红十字会制作的现场心肺复苏+AED使用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