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紫阳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122441</p> <p class="ql-block">《保卫黄河》是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创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于1955年完成录音,1958年9月灌制为粗纹唱片。</p><p class="ql-block">《保卫黄河》运用了复调 “卡农” 手法,通过二声部、三声部轮唱,营造出黄河波涛般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气势,该歌曲基本单位(主体)是第二部分齐唱,为三大句(七小句)32小节的一段体结构,齐唱之后是二部轮唱(男女两声部)、三部轮唱(加衬词)、管弦乐变奏和升高小三度转调的混声合唱四个段落。该歌曲旋律激昂,气势磅礴,激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光未然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勾勒出广阔的抗战场景,烘托出抗日队伍的战斗气势。1939年4月于延安首次公演,随后传遍全国,成为凝聚民族魂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该歌曲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保卫黄河》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单。2025年9月3日,该歌曲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演绎。</p> <p class="ql-block">歌曲创作(创作历程)</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1日,他们从壶口下游附近的渡口第一次渡黄河,光未然在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而高亢嘹亮的船工号子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1939年初,“抗演三队”渡过黄河,并于同年2月到达延安。光未然的左臂在途中摔成了重伤,抵达延安、躺在病床上的他联想到在黄河两岸与游击健儿同生死共命运的经历,感受了抗日烽火遍地燃烧,以及在壶口瀑布看到的、令他终身难忘的那一幕,激情磅礴,激发了创作灵感。他在病榻上,五天口授请三队队员胡志涛帮忙写了四百多行的组诗《黄河吟》。</p><p class="ql-block">先期到达延安后,出任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在“抗演三队”的新年晚会上听到张光年朗诵的组诗《黄河吟》后,决定将它谱成歌曲,并请邬析零为他讲述渡过黄河时的所见所闻。邬析零向冼星海描绘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以及船夫呼着号子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面。同年3月31日,冼星海仅用六天便为《黄河大合唱》完成谱曲,《保卫黄河》则是其中的第七乐章。</p> <p class="ql-block">歌曲歌词:</p><p class="ql-block">(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p> <p class="ql-block">歌曲鉴赏:</p><p class="ql-block">《保卫黄河》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鼓舞人心的第七乐章,以短促跃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景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该歌曲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乐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歌曲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既表达了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激情,又便于演唱,在明快、充满信心的旋律中让人获得美的享受,体验到一种必胜的乐观主义情怀。</p><p class="ql-block">在整个黄河套曲中,《保卫黄河》是一个亮点。整部合唱的基调是痛苦的,悲壮的。如果全色的悲,则无以照亮斗争的前景。而这首曲子,就打破了这种格局,使大合唱在情感的抒发上富于变化。恰恰是这一点,使《保卫黄河》这首歌曲较好地满足了人们投身抗战渴望胜利的审美追求,获得人们的普遍喜爱。</p> <p class="ql-block">发行信息:</p><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 《保卫黄河》 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 随合辑《黄河大合唱》发行 中国唱片</p><p class="ql-block">1995年1月1日 《保卫黄河》 </p><p class="ql-block">中国中央合唱团 随合辑《黄河大合唱》发行 中国唱片。</p> <p class="ql-block">获奖记录:</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 中宣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p> <p class="ql-block">社会影响:</p><p class="ql-block">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抗战期间,各解放区的文艺团体几乎全都演唱过这部作品。根据资料记载,在辽县(今山西左权)地区,还曾有过农村剧团完整演出《黄河大合唱》的记录。《保卫黄河》在南方也影响很大,当地群众会通过是否会唱《保卫黄河》来辨别部队归属。</p> <p class="ql-block">重要演出:</p><p class="ql-block">1939年4月13日 《黄河大合唱》首演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 文艺演出 抗敌演剧队第三队</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11日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庆祝晚会延安 文艺演出 </p><p class="ql-block">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1939年7月11日 华北联合大学欢送大会,延安城南门外大操场 文艺演出 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 </p><p class="ql-block">政治集会与军事阅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人民大会堂 </p><p class="ql-block">文艺演出 郎朗等</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 </p><p class="ql-block">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国家体育场 文艺演出 成龙、张韶涵等</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北京人民大会堂 文艺演出 合唱团</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日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特别节目《向前 向前 向前》特别节目 杨洪基、肖顺尧</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暖场环节)。</p> <p class="ql-block">相关组曲:</p><p class="ql-block">《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这部作品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套曲分为八个乐章,《保卫黄河》是套曲中的第七乐章。</p> <p class="ql-block">视频/作者用竹笛无伴奏演绎《黄河大合唱》(习作)</p> <p class="ql-block">《保卫黄河》国庆歌曲属性及竹笛清吹心得</p><p class="ql-block"> 《保卫黄河》是国庆歌曲的精神标杆,它以“风在吼,马在叫”的激昂旋律,凝练民族救亡图存的血性与团结,既呼应国庆对国家独立的纪念,更唤醒当代人守护家国的使命感,是跨越时代的爱国精神符号。</p><p class="ql-block"> 竹笛无伴奏演绎需突破“无乐队烘托”的局限:1. 用循环换气技巧拉长“河西山冈万丈高”的乐句,模拟黄河绵延不绝的壮阔,填补无伴奏的空灵感;2. 演绎“端起了土枪洋枪”时,以急促吐音复刻战斗的紧张感,让单一声部迸发交响般的力量;3. 收尾处弱化技巧,用纯净音色收束旋律,让“保卫全中国”的呐喊从激昂归于深沉,借竹笛的“清越”特质,让爱国情怀在无伴奏的纯粹中更具穿透力,契合国庆“忆峥嵘、守山河”的核心意境。</p> <p class="ql-block">图片资料/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视频/自制</p><p class="ql-block">音乐/本地《黄河大合唱》(曹丁)</p><p class="ql-block">2025.9.30日于安康煌上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