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的那一面墙

黄老鸭(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我比较笨,不太会做什么旅游攻略类的东西。 一次,邂逅一位西北的导游,问及有没有到过兰州,到兰州有什么可玩的?他很认真的想了想说,到过,除了甘肃博物馆,其他好像没有什么玩的。</p> <p class="ql-block">  在兰州,我游览了著名的建于清末,美国人设计,德国人建造,1909年通车的黄河第一铁桥—中山桥(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p> <p class="ql-block">  也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对那丰富的馆藏倍感惊讶,也对这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那里有着独特的文化沉淀和悠久的历史脉络。</p> <p class="ql-block">  由于同行的有在校的大学生,富余时间就想,参观一下兰州大学吧,好像还挺有名气的。</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初定名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31年至1944年经历甘肃大学、省立甘肃学院、国立甘肃学院三次更名;1945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49更名为兰州大学。</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成为目录“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成为“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与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p> <p class="ql-block">  走进兰州大学,民国建校风格的建筑和后建的高层建筑交相辉映,有建校时的碑文介绍,峻刻着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石碑屹立在一栋很简洁的建筑旁。建筑石柱作为回廊,显得非常特别。</p> <p class="ql-block">  我很好奇的走进了这幢建筑,在光滑的红墙上,我很吃惊的发现,它没有书画,也没有口号,而是密密麻麻的刻满了文字;仔细看,文字里刻下的是兰州大学有史以来,历届各专业毕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名字。</p> <p class="ql-block">  墙上列示了1909年至2019年110年间在校注册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共36万余的名字。学校建这样的一面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要查阅多少历史资料,核实多少细节!一个学校,心心想念的是曾经在那里苦读的莘莘学子,以及为学校作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p> <p class="ql-block">  我被这独到的创意和思维所感动,这一面墙对于在这个学校学习和毕业的学生,在为这个学校作出不懈贡献的教职员工,是怎样的一个虹吸效应。没有声音,没有口号,它就矗立在那,静静的告诉你,我记得你!</p> <p class="ql-block">  走出这个校园,我想,在这里苦读的学子,曾经在这里奉献的学者和员工,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他们生活的怎么样,不管他们年纪有多大,也不管他们有多么疲惫……。</p><p class="ql-block"> 当他们回到学校,看到红墙上自己的名字,都会生出一份温暖和自豪,激发出一份意志力。</p> <p class="ql-block">  “那其他学校也这样做不是也很好吗”?有人跟我说</p><p class="ql-block"> “那没有意义,因为独创有着深厚的情怀,有真实细节的历史才能感动人,照葫芦画瓢就没啥意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