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十月,母亲将迎来她百岁的华诞。她是一位历经战火纷飞与饥寒交迫、见证民族崛起与时代更迭的长者。从解放前的困顿岁月,一步步走向今日的安康盛世,她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深沉无私的母爱,撑起了我们这个家的天空。回望来路,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山高水长,厚重绵延,刻骨铭心,永世难忘。</p> <p class="ql-block">在金秋十月的微风中,兄妹几人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在七日那天,齐聚大哥的家中,举行一场温馨的家庭聚会,目的是为了共同庆祝母亲那令人敬仰的百岁生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每个人都在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在聚会的准备过程中,二哥和他儿子——我妈的二孙子早早出发赶高铁回到家中。他们带来了两大袋子和一箱水果,其中包括脆甜的苹果和阳光提子、时令南果梨,为家宴增添了一抹健康的色彩。</p><p class="ql-block">在娘家照顾自己老父亲的大嫂在家中妥善安排好了所有事务,然后急匆匆地赶回家中。她带来了沈阳特别有名的杨家熟食,包括猪肘子、猪蹄儿、烧鸡和鸡脚,这些都是家宴中的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p><p class="ql-block">我和先生早早出发,前往早市上精心挑选了寿宴所需的食材。我们挑选了肉质鲜美的大虾和飞蟹和新鲜蔬菜,希望能够为母亲的寿宴增添更多的鲜美滋味。</p><p class="ql-block">姐姐的细心程度令人赞叹,她精心挑选了一系列礼物带回家,其中包括晶莹剔透的玻璃碗、包装精美的红酒月饼礼盒,以及寓意吉祥的长寿面等等。每一件礼物都散发着浓厚的喜庆气息,仿佛每一寸都闪耀着光芒,她希望这些精心准备的物品能为这次家宴增添一份独特的欢乐与温馨,让家人们在团圆的时刻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与喜悦。这份用心,无疑为家宴增添了一抹难以言喻的温暖色彩。</p><p class="ql-block">我和大哥同心协力,早在半个月前便开始忙碌起来,为了给咱妈一个惊喜。精心挑选了新衣服,考虑到她的喜好和舒适度;又为她购置了柔软温暖的铺盖,确保她每晚都能有个好梦。不仅如此,我们还为她换了一个新的枕头,让她在休息时能得到更好的支撑。此外,我们还细心地为咱妈洗了个澡,让她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同时彻底打扫了家里的卫生,将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力求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p><p class="ql-block">随着四兄妹及其家人的齐心协力,家中的忙碌氛围愈发浓厚。大家都在为这场特别的庆祝活动忙碌着,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家中充满了温馨和期待,每个人都在期待着聚会的开始,期待着与家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姥姥、太姥姥,今天是您的生日,外孙女和重外孙、孙女特别为您们订制了一份别致的生日蛋糕,以表达最深的祝福。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愿您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这份甜蜜的蛋糕,带给您们满满的幸福和温馨,让这份喜悦与美好时刻伴随左右。祝您健康长寿,每一天都充满欢笑和阳光!</p> <p class="ql-block">20251006恰逢中秋节邀姐姐一家来大哥家与咱妈和大哥一起过节。借用朋友圈看到的一段喜欢的话记录一下:</p><p class="ql-block">一桌子家常菜,</p><p class="ql-block">满屋子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秋最踏实的幸福。</p><p class="ql-block">举杯邀明月,不如围坐一家人。</p><p class="ql-block">今日不追远方,</p><p class="ql-block">只守这桌烟火,</p><p class="ql-block">把团圆嚼进嘴里,</p><p class="ql-block">刻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2025年四月初春时节,阳光和煦,春意盎然。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二哥携带着他儿子,从他乡风尘仆仆地归来,目的是为了探亲访友,并与家人一同前往墓地,为天堂中的父亲献上深深的怀念与敬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不仅为父亲扫墓,还与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笑容满面,争相按下快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用照片记录下这难忘的团聚时光,为未来的岁月留下美好的回忆。当时我们筹划,相约十月在大哥家里给咱妈庆祝百岁华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6w3xl7"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花开的季节与百岁老妈妈在一起</a></p> <p class="ql-block">为给母亲准备这份百岁寿辰的特别礼物,我翻遍了家中泛黄的老相册。那一张张旧照,定格了她年轻时怀抱孩子的温柔模样,有与父亲湖边散步的剪影,有下乡前全家福的庄重神情,更有三代同堂、四世共聚时的满堂欢笑。每一张照片都如一颗珍珠,串起我们家族的记忆长河,也照亮了她一生的足迹。那些老照片里,她总是微微笑着,眼神里有光,像是把所有的苦都走成了春风。</p> <p class="ql-block">在家里翻拍了爸爸妈妈年轻时候的黑白老照片,有爸爸妈妈与小时候的我们、有爸爸的同学及老家的亲戚。</p> <p class="ql-block">我时常怀念起母亲年轻时在厨房里忙碌的情景,锅碗瓢盆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那中间蕴含着她对这个家庭最真挚、最朴素的承诺和付出。每当那时候,家里总是弥漫着妈妈亲手做的红豆糯米肉饭的香气,那香气扑鼻,令人难以忘怀;我也会想起小时候妈妈精心烹饪的肉炖五香豆腐卷,那是一道地道的美味佳肴,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我还记得那些年父母为我们亲手缝制的衣服和鞋子,每一件都舒适合身,充满了爱和关怀。而母亲坐在灯下读诗的情景,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她一字一句地阅读,仿佛在慢慢咀嚼着岁月的滋味,那是一种独特的宁静和美好。</p><p class="ql-block">还有,当母亲抱着曾孙,轻声细语地呢喃时,那声音就像一首没有歌词的摇篮曲,温暖而深情。这些温馨的画面,已经超越了记忆的范畴,它们如同家风一样,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成长路上,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忙于工作,是母亲一人默默地承担起了抚养我们四个子女的重任。她用温暖的怀抱和无私的爱,把我们一一拉扯长大。当我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再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看孙辈的责任。她总是宽慰我们:“你们尽管放心去忙自己的事业,孩子们交给我,我会好好照看他们的。”</p><p class="ql-block">那些岁月里,我们的家总是弥漫着浓郁的奶香和饭菜香,那是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留下的味道。伴随着这些温馨的气息,还有母亲轻声哼唱的童谣,那是她用爱编织的旋律,在耳畔回响,成为了我们永恒的童年记忆。</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母亲形象,她默默无闻地付出,从不求回报。父亲那微薄的工资几乎全部用来补贴家用,自己的生活则是能省则省。而在父亲离世后,母亲接过了他的抚恤金,但她并没有为自己留下分文,而是全部平均分给了我们四个孩子。她的无私和伟大,让我们深感敬佩和感激。</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父母并肩而立的身影,曾是我们童年最安稳的依靠。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统一分配的大学生,从湖南茶陵北上沈阳,扎根东北建筑设计院,成为高级工程师。他一生勤勉敬业,退休后仍被返聘至六十八岁。然而命运却在他最该安享晚年时骤然翻脸——1992年爸爸视力下降,检查发现是脑垂体瘤压迫所至,不理它还会压迫运动神经等等。于是爸爸毅然决然选择做手术切除它。这一场脑部手术引发严重并发症,让他在生一死边缘挣扎良久。那段日子,我们四个儿女及家人轮班守护,陪他做康复训练,一点一滴唤醒知觉与行动。医生曾预言他手术后也仅能维持八到十年生命,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陪伴我们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直至2013年元宵节傍晚,悄然离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走后,母亲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可她依旧挺立如松,慢慢试着调理心境。坚持修练,读古诗,背三字经、成语词典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在家里有规律的安排养生锻炼,早晚叩齿、眨眼、搓脸,揉肚子;白天在房间里正着走、倒着走,扶着靠椅背蹦跳三百下。九十多岁时听力、视力慢慢减退,腿脚不便,记忆渐衰,却始终牵挂着儿女归期。她常喃喃念叨着我二哥的小名:小钢怎么没在家?四处寻觅,那份执念令人心酸,却又温暖如初。如今,她已是家族中最长寿的长辈,百岁高龄,能吃、能扶着助行器走几步。这份生命的奇迹,源于她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在1995年的那个春天,我和我的另一半决定南下到繁华的广州定居。随后,我的父母也多次前往广州的花都区,每一次的相聚都充满了温馨和欢乐。在那些团圆的日子里,全家人总是围坐在餐桌旁,而妈妈总是坐在中央,她的笑容灿烂,宛如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我带重外孙女回来探望,妈妈紧紧握住她的小手,怎么也不肯松开,仿佛害怕失去这份亲情的温暖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舅舅一家是我们北方的重要亲人,承载着许多温馨的回忆。在我年幼的时候,每逢假期或是特殊节日,妈妈都会带上我一同前往舅舅家。那个温馨的小院,充满了欢声笑语,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舅舅家共有四个儿子,他们之间的亲情和和睦相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老三,他从小就是我妈妈帮忙照看和带大的,因此我们之间的关系格外亲近。随着岁月的流逝,舅舅家表哥、表弟一个个成家立业,他们在举行婚礼等重要时刻,也常常会选择来到大姑家,享受那份久违的亲情和宁静。舅舅家的每一个成员,无论是欢聚一堂还是各自为生活奔波,都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份家族的温暖和凝聚力,让我倍感珍惜。</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有一年,我们自驾穿越草原天路去探望舅舅,舅舅一家人与我们在承德一家小馆吃饭留影。那天阳光正好,舅舅坐在主位,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仿佛把整个春天都藏进了皱纹里。还有一次,二哥的孙子出生第一年,全家人带着宝宝回老家见太奶奶。她颤巍巍地接过曾孙,轻轻搂在怀里,嘴里喃喃:“这是咱家的新苗啊!”那一刻,生命的延续,有了最真实、最动人的注解。她抱着孩子时的神情,像极了当年哄我入睡的模样,温柔得让人心颤。</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这一代逐渐步入了中年。而我们的下一代,那些可爱的宝贝们,一个个加入了我们这个温馨的大家庭。记得那时,重外孙女喜乐宝贝在太姥姥88岁高龄之时降临人世,给家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随后,二哥和二嫂也迎来了他们的大孙子——妈妈爸爸的重孙,家中的喜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几年后,又一位小成员加入了我们大家庭——重外孙大力士。在大力士出生一个月时太姥姥来到花都,那年老人家已经九十一岁,太姥姥抱起宝贝儿时,小家伙总是蹦来蹦去,小脚丫很有力气,于是太姥姥送宝贝儿雅号大力士。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长辈们满满的爱意和对孩子们的美好期望。</p> <p class="ql-block">在我心中,妈妈年轻时是一位绝世的大美女,她的美貌在邻里间是出了名的。每当翻看家中的老相册,那些泛黄的照片中妈妈的身影总是那么吸引人的眼球,她的笑容犹如春日的暖阳,温暖而耀眼。亲朋好友常常打趣说,我继承了妈妈爸爸的好基因,长得和她十分相似。每当这时,妈妈总是温柔地笑着,眼中满是骄傲和幸福。我也很自豪,能够遗传到妈妈爸爸的美貌,这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赞美。</p> <p class="ql-block">如今,她已百岁,虽然现在有很多事儿需要孩子们帮助,宝贝儿外孙女说,姥姥现在能吃能拉能喘气就非常棒棒哒。</p><p class="ql-block"> 想想当年妈妈没有摔跤时手里或者转魔方,或者把玩健身球,妈妈玩过的玉石健身球的样子一对成了椭球型、一对成了鼓型。古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长寿不只是时间的累积,更是心灵的丰盈。她用一生教会我们:活着,要认真,要温柔,要对世界保有好奇。这份礼物,不只是我们送给她的,更是她用一生馈赠给我们的——关于爱、坚韧与家的全部意义。</p> <p class="ql-block">母亲虽仅读过几年小学,却凭自学背熟《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和毛主席诗词,连成语词典也一字一句啃完。她有自己的养生哲学:早餐雷打不动是牛奶、面包、鸡蛋;中餐讲究荤素搭配;晚餐则“吃一点就拉倒”。锻炼更是坚持了一辈子——八十岁还能每日蹦跳三百下,早晚叩齿揉腹,正走倒走,半个多小时从不懈怠。正是这份自律,让她几乎无基础病,活成了我们心中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随手为母亲拍摄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画面中,母亲那慈祥而温暖的眼神,以及那可爱至极的笑容,令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她的笑容仿佛能够驱散所有的忧愁,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幸福。每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感激与爱意。(2020年第一次用美篇记录妈妈生日,后来陆续更新,加一个超级链接,点击黄色字就可以去看看。<a href="https://www.meipian.cn/36u40y9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妈妈99周岁大寿我们在云间送上祝福(20240923更新)</a>)</p> <p class="ql-block">百岁的母亲,不只是一个年龄的刻度,更是一部活着的家族史。她亲历旧社会的苦难,也拥抱新时代的安宁;她看着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也看着我们这一代从襁褓走向暮年。她是那盏永不熄灭的灯火,是无论走多远都渴望回归的方向。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温暖,一种根的象征。每当家里有人迷惘、疲惫,只要看看她坐在阳光下的样子,心就静了下来,就会觉得未来可期,前程似锦!</p> <p class="ql-block">大哥六十九岁生日那天,我炒了几样小菜,陪他小酌庆祝,咱家老大也是年近古稀之年,这些年都是大哥照顾咱妈的起居。有大哥的悉心照顾,才有咱妈活到一百周岁的奇迹。我代表全家人问候大哥,辛苦啦。在这个特殊的日,我代表全家人向大哥表达了我们的感激之情,对他说:“辛苦啦,大哥。”这不仅是对他多年付出的肯定,也是我们全家对他深深的敬意和爱意。</p> <p class="ql-block">这份特别为爸爸妈妈制作的美篇特别礼物,连同那些泛黄的照片、泛着杂音的录音片段,以及子孙们一句句真挚的祝福视频,将成为我们献给您的一份心意——不为别的,只为告诉您:您值得这世上所有的爱与敬意。妈妈在,人生有归路;您在,我们就永远是孩子。这份礼物,不是为了纪念终点,而是为了铭记起点——您给予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爱的永恒源头。百岁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美好的起点。岁月或许染白了您的发,却从未磨灭您眼中的光。愿您继续慢步前行,看春花秋月,听儿孙笑语。妈,谢谢您用一生的温柔与坚韧,为我们筑起一个叫“家”的港湾。您的笑容,是我们最珍贵的传家宝。</p> <p class="ql-block">我家二哥可是个才子,能写能画,现在又学习弹琴。近期写了关于爸爸妈妈的往事记录如下。</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母都是湖南茶陵县严塘镇黄前塘村的人。我父亲是解放后全国第一批统一分配的大学毕业生。他是在四川省西昌市上的大学。他当时是上的西昌技专专科学校,现在改名叫西昌学院。我的父亲六岁时就没有了父亲,他有个大他六岁的哥哥,家里有几亩从祖上继承下来的水田和几亩茶山。我的奶奶就带着他们兄弟俩含辛茹苦的生活下来。我父亲从小就读书很用功,也非常聪明,他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考大学的时候,同时报考了两所大学,并且都发了录取通知书,他选了西昌技专专科学校这所学校上的大学。他不但学习好,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大学的几年里都是担任班长。 那时由于兵荒马乱,家里寄去少许的生活费几乎都收不到,他就只能靠奖学金维持生活。记得听他说过,没钱买袜子,就捡别人扔掉破洞的洗干净缝一缝穿上御寒。南方虽然夏天很热,但冬天却是湿冷湿冷的。我76年回老家时体验过南方的冬天,真是很难受的。</p><p class="ql-block"> 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沈阳工作,他的工作单位名称叫做"中国建筑东北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他在那里工作了三十几年,其中在1969年被下放到辽宁义县插队落户,在那里待了七、八年。于1978年秋天才返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直到退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父亲曾经提到过,他在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在一次工作过程中由于他出色的工作业绩,曾经被上级领导记过一次三等功。这也是院长提拔他当秘书的原因之一吧。可见父亲曾经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优秀从业人员。在快退休的时候还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了一个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这也不是谁想考都能考上的。当时有很多工作能力很强的人,由于技术业务素质不是很全面,所以连报名都不敢报,即使报了也考不上的。这就足以说明父亲是一个工作业绩和技术素质非常优秀的人。 我父亲在上个世纪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运动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他支持宋任穷那个派别,当时好像是叫做红联的,加之他历史上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加入过三青团,由于他当时是班长,而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分队长。这个问题在他参加工作时就向组织上交代清楚了,按照当时的政策,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是这就被当时的当权派死死抓住不放,把他打成历史反革命,进行惨无人道的揪斗,受了很大的罪。这个情况持续了八、九个月,后来又莫名其妙的解除了群众专政。但是对他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在他参加工作后不久,由于他出色的工作业绩,以及他在学校的出色成绩,加之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当时的设计院院长提拔为秘书。在院长身边工作了许多年。这个无情的打击对他的人生以及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一个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的人怎么会遭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呢?这就是那场文化运动留给当时很大一部分人的遗憾。 </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是姑舅亲结婚。也就是说我的奶奶是我母亲的亲姑姑,我的姥爷是我父亲的亲舅舅。那时候都说是这种情况是亲上加亲,红楼梦里不也是有好多这样的情况吗。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上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时候是我母亲她们一家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资助。如若不然,我父亲的求学之路会更加艰辛。 </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1954年来到沈阳的。据她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得帮家里干很重的活。因为我的姥爷很懒,又有些蛮不讲理,在家什么都不干,所以我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得干别人家只有老头儿才干的很重、很脏的农活。并且只要他不高兴了,就拳打脚踢的,以至于我母亲在回忆这些事的时候,总是管他叫“死鬼爹”。 我的姥爷是在他53岁的时候在水田干活的时候脚被什么东西刮了一下,没太在意,后来得了破伤风不治而死的。在他弥留之际,也许有些良心发现吧,握着我母亲的手说不出话来。 我们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通情达理的母亲,我们四个兄弟姐妹的孩子都是她帮着带大的。尤其是我大妹的孩子来得晚一些,那时母亲已经七十岁了,还是任劳任怨的帮她尽心尽力的照顾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父母是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典范。父亲在他快退休以及退休留用的那几年里,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到外地去搞设计,挣了一些钱。几乎都用在我们兄弟姐妹身上了。有一次去深圳搞设计,有机会去了一次香港,买了一些金首饰,都分给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了。而他却没给自己花一分钱。自己从来都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几乎没看到过他穿一件值钱的衣物,穿着太朴素了,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样子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也是一个把钱财看的很淡的人。父亲去世后,他的单位发放了大几万的抚恤金,她把这部分钱全部分给了我们四个子女,自己也是一分都没留。自己平时生活也是极其俭朴,从不乱花一分钱。把省下来的钱都贴补给自己的孩子们了。 我们一家生活旅程也是很坎坷的。我们家曾在1968年的冬天遭遇过一次火灾。那场大火把我们本不是太好的家境变得更加贫困潦倒。又在1969年的冬天被下放到辽宁义县去插队落户了八、九年。我父亲又在他68岁的时候做了个脑垂体腺瘤手术,在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很好的生活。又在他85岁的时候,由于脑手术后的疤痕产生脑电波引起脑癫痫,在气管切开时产生脑死亡,植物人状态生存了三年,于2013年春天去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父亲植物人的那几年里,母亲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是尽心尽力地帮着大妹和我哥照顾着我父亲。我父亲去世后,母亲是非常伤心的。一下子就仿佛衰老了许多。身体状态也随之有所下降。过了几年腿就走不好路了,二零年左右的时候还开始不太明白了,逐渐的不认识所有人了。又在前几年摔了一次,把大腿摔成了骨折,养了一年多才好的。 今年10月8日是我的母亲100岁生日,我们作为她的晚辈们,都会赶回去为她老人家祝寿,虽然她已经不认识我们所有人了。我和我家宝贝儿子——咱妈二孙子已订好了10月7日的火车票。她的所有晚辈们只要能回去的都尽量的回到她的身边为她祝寿。并借此机会祝愿她幸福安康!福寿双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