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张泛黄的黑白合影,牵出四十八载岁月绵长,那是太平小学首届初中毕业生的青春印记,照片里十四、五岁的少年眉眼清澈,只是仍遗憾两位同学因劳动错过定格瞬间,那时的求学路满是质朴的烟火气,小学五年、初中二年的时光里,山区村落分散,二、三公里的上学路全靠脚步丈量,学校近家的同学中午往返,远途的便带着午饭在校园将就,老师的严格叮嘱,总敌不过少年的调皮心性,下课跳绳、打波珠、滚铜钱的喧闹,是课间最鲜活的底色,放学后的时光更自在,小河里的冷水澡洗去暑气,与邻村同学的泥巴仗充满野趣,回家后还要帮着做饭,等在生产队劳作的父母归来,七年校园时光转瞬即逝,毕业后的大家各奔前程,多数同学留村随父母务农,少数家境好、成绩优的得以升入县城高中,有人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参军,退伍后在广东扎根,有人成为村公所的基层干部,为乡亲们奔走,也有人走进城里的工厂,在流水线间书写人生……</p> <p class="ql-block"> 如今,当年的少年皆已步入花甲耳顺之年,儿孙满堂,虽褪去风华正茂,添了两鬓风霜,却仍在为家庭尽己所能,平日里,住得不远的同学总爱三三两两相聚,聊聊天、喝点小酒,闲话家常,经几位同学提议,大家选定了一个时间全部同学聚首,除了少数因随儿女在外地无法赶回的,其余人都如约而至,只为赴这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青春之约,闲聊中、饭桌上的话题没绕开半分“烟火气”,有人笑着掏出手机翻儿孙照片,说孙辈刚学会背古诗,语气里藏不住的骄傲,有人念叨家里的菜畦,说今年的青菜长得比去年嫩,顺带问着谁家要些,也有人聊起近来的身体,说晨练时在在村口遇着了老邻居,话里话外都是细碎的暖</p> <p class="ql-block"> 没人再提当年谁调皮、谁成绩好,只把家长里短嚼得有滋有味,张家孙子升学了,李家老伴学跳广场舞了,王家最近翻新了老屋,这些细碎的日常,在老同学们的你一言我一语里,比任何故事都动人,仿佛隔着四十多年时光,大家还是当年放学后凑在一起说悄悄话的模样,只是话题从“去哪玩”,变成了“好好过”</p> <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话忆当年,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少年事,经同学们一提起,仍鲜活如昨,这场相聚,是对过往青春的回望,更是对往后岁月的约定,愿我们纵使两鬓染霜,仍能常聚常聊,把余下的时光,也过成彼此记忆里温暖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