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荆门市楚天学校秋季健康防护手册</p> <p class="ql-block"> 目前已经进入深秋季节,天气日渐凉爽,气候干燥,温差较大,秋冬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秋冬季常见传染病主要分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两大类。今天,荆门市楚天学校带大家了解几种常见的秋冬季疾病的预防知识,希望大家能加强防治,健康地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呼吸道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炎和肺结核等。</p> <p class="ql-block"> 1、流行性感冒</p><p class="ql-block">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高热、干咳、鼻塞、流涕、咽喉痛,同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者有致命的风险。流感病毒常见的易感人群为肥胖者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易感人群可于每年9-10月流感高发期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p> <p class="ql-block"> 2、水痘</p><p class="ql-block">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可通过接触带状疱疹患者而感染,多以冬春季发病为主,儿童、成人均可发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p> <p class="ql-block"> 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01科学穿衣</p><p class="ql-block">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容易出汗,有些同学会脱去外套去汗,但这正是导致感冒的错误举动。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注意适时增减衣服。</p><p class="ql-block"> 02勤洗手</p><p class="ql-block">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要注意手的卫生。</p><p class="ql-block"> 03勤多喝水</p><p class="ql-block"> 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p><p class="ql-block"> 04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 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保持宿舍、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大多数自然菌。</p><p class="ql-block"> 05加强营养</p><p class="ql-block">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06加强锻炼</p><p class="ql-block"> 注意日常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 07保证睡眠</p><p class="ql-block"> 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p><p class="ql-block"> 08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p><p class="ql-block">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p> <p class="ql-block"> 3、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 </p><p class="ql-block"> 临床症状: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重症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勤洗手,尤其是儿童在饭前便后、接触玩具后要彻底洗手。</p><p class="ql-block">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p><p class="ql-block">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p><p class="ql-block"> 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如必须前往,需做好防护。</p><p class="ql-block"> 适龄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能有效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p> <p class="ql-block"> 二、肠道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等。</p><p class="ql-block"> 1、细菌性痢疾</p><p class="ql-block"> 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传播,当细菌性痢疾的患者排出粪便后,若是将人手、食物、接触到苍蝇、水等,经由口腔进入人体,则会引起感染。此疾病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多数是由于健康人群在平时接触到带菌者、感染者或者是其生活用品,从而引起感染。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p><p class="ql-block"> 2、感染性肠炎</p><p class="ql-block"> 感染性肠炎,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发病多由饮食不当引起。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以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3月发病为主,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p> <p class="ql-block"> 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01注意饮食卫生</p><p class="ql-block"> 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虫子光顾过的食物,不生吃海(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p><p class="ql-block"> 02注意饮水卫生</p><p class="ql-block"> 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p><p class="ql-block"> 03讲究个人卫生</p><p class="ql-block"> 勤换衣服、勤洗澡,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整洁。</p><p class="ql-block"> 04增强身体抵抗力</p><p class="ql-block"> 平时多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同时也可进行相应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 三、蚊媒病毒性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基孔肯雅热:</p><p class="ql-block"> 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后,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类。</p><p class="ql-block">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 - 12天,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痛(尤其是手、腕、踝、膝关节等)、肌肉痛,以及皮疹(多为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多数患者症状持续数天至1周左右,关节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p><p class="ql-block"> 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01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清理蚊虫滋生地,如积水容器、花盆托盘等,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防蚊用品。</p><p class="ql-block"> 02避免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到户外活动,若外出需穿长袖衣裤,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p><p class="ql-block"> 03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区域,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集中在江门市,当地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此外,佛山、广州、深圳等城市也有病例报告,但数量相对较少。目前江门市的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初步遏制,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波动。建议近期避免前往江门等疫情高发地区,如需前往,请做好防蚊措施,如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剂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出旅游,做好防范:</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情况。</p><p class="ql-block"> 旅行期间:全程做好防蚊,若有不适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 返荆后:在返荆后14天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以及同行人员的健康状况。</p><p class="ql-block">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异性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p> <p class="ql-block"> 四、野生蘑菇中毒预防提示</p> <p class="ql-block">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因中小学生对野生蘑菇的辨别能力有限,误食中毒风险显著增加。为切实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特此向您告知以下核心预防要点:</p><p class="ql-block"> 1. 核心原则:不采、不买、不食。野外蘑菇种类繁多,即使是专家也需借助专业工具鉴别,切勿仅凭颜色、形状判断其安全性。</p><p class="ql-block"> 2. 危险认知:毒蘑菇无“统一特征”。网传的“颜色鲜艳即有毒”“有虫子吃即无毒”等说法均为谣言,部分剧毒蘑菇外观与可食用蘑菇高度相似。</p><p class="ql-block"> 3. 应急处理:出现不适立即就医。若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需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老师,携带剩余蘑菇样本就医,以便医生快速诊断。</p> <p class="ql-block"> 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是我们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