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的示范校培育项目学科骨干教师在地集中研修(片区二) <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学思并行。2025年9月25日至30日,由新疆师范大学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教师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国培计划”——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的示范校培育项目学科骨干教师在地集中研修(片区二)第二期在伊宁市成功举行。</p> <p class="ql-block"><b>一、聚焦数字素养,明确研修方向</b></p><p class="ql-block"> 本次研修紧扣“新课标导向下数字赋能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这一核心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应用、个性化学习、协作探究与“教学评一致性”等关键内容,通过专家引领、优质课例观摩、小组协同研磨与实践设计展示等多元形式,系统提升参训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理念、设计与实施能力,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b>二、专家高位引领,融通理念与实践</b></p><p class="ql-block"> 开班典礼上,卫才友校长立足培训实效,围绕学习态度、内容内化与实践转化三个方面对学员提出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项目组董秋瑾主任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学员的参与热情与探索精神,鼓励大家拓宽教育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为后续研修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在专题讲座环节,卫才友校长先后带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个性化学习》与《人工智能助力“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两场讲座,系统阐释了AI技术如何从备课、授课、互动到评价,为教师提供全流程、立体化支持,并深入解析如何借助技术工具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学习评价的有机贯通,构建“教—学—评”良性互动的教学闭环。</p> <p class="ql-block"> 向辉老师则从实践指导出发,在《人工智能助力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案例撰写》两场讲座中,既剖析了协作学习的深层价值与课堂路径,也系统讲解了数字化教学案例的撰写方法与提炼要点,强调案例应具备创新性、实践性与推广性,为教师实现从经验积累到成果凝练的专业跃升提供了方法支撑。</p> <p class="ql-block"> 黄河老师作为学科专家深度参与指导。9月26日下午,他以《第几》《倒数的认识》两节示范课为例,开展“‘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专题讲座,引导教师厘清目标设定、任务设计与评价嵌入之间的逻辑关系。9月29日,他又结合《圆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遵循数学课的逻辑——两节“图形与几何”磨课分享》,深入解读如何把握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科本质,实现从知识技能到核心素养的课堂升华</p> <p class="ql-block"> 张辅纯老师在《人工智能助力质量监测与质量分析——新课改背景下的精准教学路径》讲座中,生动介绍了“小浣熊”智能助手家族在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情监测与分析等方面的功能应用,结合实例展示AI在组卷、精准诊断、减负增效等方面的潜力,为教师开展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提供了有力工具与路径参考。</p> <p class="ql-block"><b>三、课例现场观摩,展现智慧课堂新貌</b></p><p class="ql-block"> 四节高质量现场展示课,生动呈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与数字化手段深度融合的课堂新形态。</p><p class="ql-block"> 兰事红老师执教的《第几》一课,以新疆特色“羊肉串”为情境,围绕“排队等候”等生活场景,巧妙运用数字化工具设计多层次学习活动,将抽象的序数、基数概念具体化、情境化,并在各环节精准嵌入评价任务,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在低年级课堂中的有效落实。</p> <p class="ql-block"> 谌春红老师在《倒数的认识》教学中,以“一案三单”搭建任务驱动型课堂,创新引入智能体“数豆星”实现学习过程的实时测评与反馈。通过数据支持下的精准分析与即时干预,教师能够动态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成长,彰显了数字化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强大支撑功能。</p> <p class="ql-block"> 金丽梅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从“最美图形”导入,灵活运用数字化工具,将抽象的几何属性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演示。课堂通过精心设置的探究任务与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的独特价值。</p> <p class="ql-block"> 吉璐老师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借助数字化手段辅助公式的推导与验证,通过动态演示与实时互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积变形”的数学本质。教学过程中评价设计既关注结果,更重视思维过程,是“教学评一致性”在度量教学领域的成功实践。</p> <p class="ql-block"><b>四、实操指导促转化,成果汇报显实效</b></p><p class="ql-block">在“现场指导学员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环节,专家团队深入各学习小组,聚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关键领域,引导教师完成高质量、可落地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通过现场答疑、案例点评与设计优化,助力教师将前沿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课堂实践,确保研修成果真正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9月30日的成果汇报将本次研修推向高潮。经遴选,小学与初中各3名优秀学员依次登台,通过精心制作PPT,分别围绕《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两大领域,系统展示其教学设计成果。清晰阐释了目标设定、数字化工具运用、活动设计与评价嵌入的全过程,现场邀请教师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这种“展示—交流—提升”的闭环汇报模式,不仅有效检验了学员的研修成效,也在思维碰撞中促进了集体成长,充分展现了本次培训的扎实效果与实践价值。</p> <p class="ql-block"><b>五、以智促教,迈向未来</b></p><p class="ql-block"> 五天的密集研修虽已画上句号,但数字赋能教学的道路仍绵延伸展。从理论浸润到课例观摩,从小组共研到成果展示,每一位参与教师都在这一次次的智慧碰撞中实现着专业认知的迭代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期待骨干教师们将此次研修所获化为持续前行的动力,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共同推动新疆基础教育向着更加智慧、更高质量的未来稳步迈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