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茶香遇南亚果香:中巴农业合作新桥梁在武汉搭建

小村长(麻栗坡一锅好茶)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3日下午,在中国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茶香与果香交织,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巴农业交流论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中国云南的“头雁”学员与巴基斯坦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围坐一堂,以“共享农业机遇,共促友谊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农产品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的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这场论坛不仅是农业技术的交流,更是中巴友谊的见证。云南“头雁”学员带来的古树茶、生态咖啡与巴基斯坦的优质芒果在座谈会上“相遇”,两国基层农业从业者的合作意向在此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地缘相近:云南农业优势成合作“敲门砖”</p><p class="ql-block">“从云南到巴基斯坦的距离,比到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还要近。”论坛开场,云南“头雁”学员代表方孟河的这句话,让在场巴方代表眼前一亮。作为农业农村部“头雁”项目培育的乡村振兴带头人,这些来自云南的学员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农业资源,更准备了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p><p class="ql-block">中方代表向巴方详细介绍了云南独特的农业禀赋:在3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立体气候造就了从高山寒温带到河谷热带的多样生态,使云南成为生物物种的“基因库”,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这里既有连片2000余亩的麻栗坡老山百年古茶树群,也有年产100多吨的生态咖啡园,还有能与巴基斯坦芒果媲美的小台农、贵妃芒等优质品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次论坛的5名云南“头雁”学员均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黄廷君、邱晓彬、方孟河、杜光耀、廖永琴、王彦雄、刀吉等,他们分别在咖啡种植加工、茶叶培育、特色蔬果规模化种植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主导的项目不仅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更形成了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模式。</p><p class="ql-block">需求对接:多产业对话擦出合作火花</p><p class="ql-block">论坛上的产业对接环节气氛热烈,双方在茶叶、芒果、咖啡等多个领域找到了合作契合点。</p><p class="ql-block">茶叶产业: 当巴方代表提到“巴基斯坦人爱喝红茶,也喜欢洋甘菊花茶,但本地茶叶大多依赖进口”时,云南麻栗坡一锅好茶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廷君立即拿出了准备好的老山茶样品。这款入选中国外交部“国礼目录”、曾亮相联合国总部的云南茶叶,立刻引起了巴方代表的浓厚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廷君介绍:“我们的老山茶源自世界茶树起源中心,生态纯净。2024年麻栗坡全县茶叶总产量达672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2亿元。”他特别提到,如果巴方有需求,中方不仅能提供茶叶原料,还能合作开发茶包、速溶茶粉等深加工产品,这与巴方提出的“茶包消费习惯”高度契合。</p> <p class="ql-block">芒果产业: 巴方代表自豪地介绍了当地“Sindhri”和“Chaunsa”两个优质芒果品种,“果肉甜、汁水足,但面临错峰上市难、深加工技术不足的问题”。云南“头雁”学员中从事热带水果种植的企业代表立即回应:“云南有成熟的芒果品种改良技术,能通过调控温湿度让芒果提前或延后上市,还能提供果汁、果干加工的全套设备与工艺,这或许能帮巴方解决销路难题。”</p><p class="ql-block">咖啡产业: 针对巴方提出的“进口去咖啡因咖啡”需求,云南咖啡产业“头雁”详细介绍了从咖啡豆种植到烘焙、去咖啡因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甚至分享了“咖啡果皮制茶”的高附加值方案。</p><p class="ql-block">此外,双方还就食品营养强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巴方提出的“如何将钙粉添加到食品中”的技术需求,中方食品安全专家给出了“定制化配方研发”的建议,承诺提供专业技术咨询。</p> <p class="ql-block">友谊绵长:从“交流”到“合作”的实质性跨越</p><p class="ql-block">“以前觉得‘国际合作’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巴基斯坦朋友的需求,正是我们能做的事。”论坛结束后,一位云南“头雁”学员感慨道。</p><p class="ql-block">此次圆桌论坛达成了多项初步合作意向,包括云南老山茶对巴出口的初步对接、芒果种植技术的共享计划等,更建立了中巴基层农业从业者的直接沟通渠道。</p><p class="ql-block">巴方代表在总结时表示,云南的农业技术与产业模式与巴基斯坦的农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从茶叶到芒果,从种植到加工,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合作可能”。华中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透露,后续将为“头雁”学员与巴方代表搭建长期交流平台,推动合作从“意向”转为“实景”。</p> <p class="ql-block">论坛结束时,黄廷君向巴基斯坦友人赠送了麻栗坡古树茶、一锅好茶的茶王︑老山古树白茶和红茶,以茶会友,见证友谊。夕阳下,中巴代表手持老山茶与芒果样品合影的一幕,成为两国农业合作的生动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头雁”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云岭大地上的优质物产与南亚的农业需求相遇,这不仅能让农民增收、产业提质,更让中巴友谊在田间地头结出丰硕果实。正如黄廷君所说:“希望这盏老山茶,能成为中巴农业合作的‘友谊茶’,让醇厚回甘的不仅是茶香,还有两国人民的情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