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挖掘机制造厂史话(1904——1994)(263)

斯阳

<p class="ql-block">  王金铎与抚顺市第二轻工业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抚顺挖掘机制造厂工作过的老同志都知道王金铎的名字,他和庞占元等都是抚顺解放前后党组织培养起来的第一批优秀青年工人骨干,也是最早从工人中提拨起来的中层和副厂级领导干部。1954年至1956年任厂工会主席,1956年调入市总工会任秘书长。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任新成立的抚顺市第二轻工业局局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一天,因去市委党校学习,当时市委党校在抚顺县石门岭,在一次周六回家途中因车祸去世,时年近六十岁。</p><p class="ql-block"> 王金铎在担任抚顺市二轻局局长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抚顺挖掘机制造厂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使我市的二轻工业得到快猛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87年,二轻局有大小企业178家,分为塑料制品、五金制品、不绣钢制品、皮革制品、家具、工艺美术、修配服务和装饰工程公司等19个公司和总厂。安排上万名知青和待业青年就业。生产产品达300余种。其中23个产品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市的优质产品称号,电缆料获国家银质奖,雕刻玉马、布鞋、圆顶帽获部优质产品证书,童布鞋、圆纽扣 、钢锹、三人沙发、气相渗透仪、不锈钢锅、琥珀项链等,获省优质产品证书。</p><p class="ql-block"> 王金铎在市二轻局工作期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除了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个人的积极努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到了自己的母厂的大力支援,除了学习挖掘机厂先进的管理经验外,比如遇到技术瓶颈问题时,他就回到母厂请教。因为他和挖掘机厂的干部和工人们都太熟悉了,所以,母厂从不把他当外人看,并做到了有求必应。当时,成为央企支援地方企业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一为模仿的王金绎画像,其他图片为当时二轻局的部分产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