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博物馆

朱凤君

<p class="ql-block">甘肃彩陶自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至辛店、沙井等青铜文化的余辉,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整整五干多年的沧桑岁月,构成了一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彩陶发展史。它是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为我们探索研究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彩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形态,而且折射出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进而表现出彩陶主人们的信仰和美学观念,展示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甘肃彩陶源远流长,为中国美术史掀开了无可替代的第一篇章,因而成为世界艺术殿堂中璀璨夺目的瑰宝。珍惜历史,弘扬文化,保护遗产,是全人类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佛教是古印度释迦牟尼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创立的宗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汉传、南传、藏传三大佛教体系。汉传佛教,主要是指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这支佛教,其肇始于汉代,最初被当作神仙方术之类。东晋十六国以来佛教经某些帝王的大力推崇,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日益兴盛,最终汇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甘肃地处吉代陆上绝绸之路东段,是从西域到中原的“咽喉”写“门户”。</p><p class="ql-block">作为佛教从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必经之地,甘肃佛教艺术在这里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交融,然后又向内地传播。因此,甘肃境内的佛教遗迹及相关作品,保留沉淀异常丰富,无论艺术内涵,还是绘制制作水平,都不同凡响,举足轻重,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此次我们从甘肃省博物馆的丰富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百余件(组)佛教文物,从十六国时期至明清,跨越了近1700年的历史,全方位展示了绚丽多姿的甘肃佛教文化,旨在请您徜徉于佛教文化的殿堂,品味佛教的学术、宗教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的前奏</p><p class="ql-block">距今5000年左有,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农业文明已经形成。稍后,北方游牧民族也目渐强盛。北方草原文化的向南渗透和中原文化的不断向外扩展,加速了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融。伴随着这一交融,驰骋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把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备个沙漠绿洲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者。</p> <p class="ql-block">马踏飞燕、镇馆之宝,不同角度下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驼铃隆阵,羌笛悠悠,丝绸之路跨越无垠的戈壁,漫漫的沙漠,险阻的山脈,把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罗马文明连接在一。</p><p class="ql-block">起,将古代中国推上国际舞台。丝绸之路是商贸大道,文化走廊,也是文明之路,开放之路。</p><p class="ql-block">它的历史,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它向人们揭示:开放援纳博采众长,才能促</p><p class="ql-block">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西部开放开发的今天,这条千年古道将重新焕发青春魅力。2025年9月17 ~18日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