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联想和想象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什么是联想呢?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中一个故事: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道:“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象什么?”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 这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么,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一些呢?相信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之一般。而 “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深度、广度、强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感悟力的不同决定了这一点。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这就指出了联想的另一个要点:知识的积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什么是想象呢?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我这样设想自己的将来:在一个远离尘嚣的海湾,我能拥有一座只要能抵挡住海风的小屋,里面只要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张凳子,以及在我写累了到海边散步时,能拾到有人从海的那一边寄给我的漂瓶,里面盛着只要能使我不至饿死的食物。等到我感到自己太老的时候,我便悄悄地来到黄昏的海滩,默默地将自己在这里写下的文字装进漂瓶,寄给远方的不知哪一个朋友。然后,我就轻轻地躺下,静静地等待晚来的潮汐将我带走,不留一丝痕迹……(程士庆《二十岁的坦白》) 上文中,作者通过想象,为自己的生命设想了一个美丽的结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想象力越丰富活跃,所受的限制越小,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精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作文需要创造思维,创造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不只科幻式虚构故事的想象作文需要想象力,写其它类型的作文也需要想象力的加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很多同学的作文只是罗列大而空的情节,只有表示抽象事物的语汇,无生动鲜明的形象,无丰富具体的细节,内容干瘪,文章缺少深度,语文缺少活力。探究其原因,许多是大家在观察和写作时没能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力。 高尔基说“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还没有发现环节。”写作中充分运用想象,有利于拓展写作思路,使我们“看”得更广远、更深细,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形象耐人寻味,使文章富感染力、表现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