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为晋国宗祠 。</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其历史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后其宗族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下晋水源头建祠,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唐叔虞祠也逐渐改称晋祠。</p> <p class="ql-block">晋祠整体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由中区、北区、南区组成。中区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北区建筑物大都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楼高阁取胜。南区楼台耸峙,泉流潆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晋祠的主殿,重檐歇山顶,殿前8根木雕盘龙柱为宋代原物,殿内43尊彩塑侍女像神态各异,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一座十字形的古桥,造型独特,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献殿:金代建筑,是用于存放祭品的建筑,通风透气的设计被称为宋代的冰箱。</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晋水的主要源头之一,泉水清澈见底,常年不断,水温保持在17摄氏度左右。</p> <p class="ql-block">周柏:晋祠内最古老的树木之一,树龄超过三千年,树干粗壮,枝干虬曲,形态苍劲,被誉为“晋祠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此外,晋祠还拥有内八景、外八景等标志性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诗篇和碑刻,文化内涵十分丰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