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90年多前,当开国中将唐天际还是24岁的小伙子时,遇见一件揪心的事:打仗没有子弹!</h1><div><br></div><h1>湘南红军游击队大队长唐天际上任初始面对的就是如此棘手难题。说是大队长,其实游击队就30多人,12支枪。没有子弹的枪支只是烧火棍,唐天际明白此理,当然也没到一粒子弹没有的地步。他把全队30多人分成3个班,从小规模伏击入手打仗。3支枪组成一个小组,一支枪可怜只有一发子弹,前两支枪对准敌人,后面一支做掩护,同时辅以鞭炮作渲染。放倒一名敌人就可以获得一支枪和50多发子弹,这种作战方式让游击队打了几场小胜利,收获几百发子弹。</h1><div><br></div><h1>所以唐天际感慨:子弹是最宝贵的“粮食”。</h1> <h1></h1><h1><br></h1><h1>比唐天际更“惨”的军人叫逄玉海,时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6团战士,1935年刚参加革命连枪都没有。因为没有枪,部队考虑到安全,几个月没让他们参加过战斗,别人打仗,他们十几个人在山上唠嗑。</h1><div><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div><h1>逄玉海越想越憋屈:我参军为了打鬼子、救中国的。于是一次战斗前死搅蛮缠排长算是同意参战,他计划好空手参战夺枪。伏击战打响后,逄玉海勇敢地冲向一名刚举枪向他射击的敌人,一把夺过枪,顺势用枪托砸向另外一个敌人,并且再收获一支手枪。一次战斗收获两支枪,逄玉海满意得心里乐开花。</h1><div><br></div><h1>当军人逄玉海遇见枪,空手参战夺敌枪是最勇猛的回答。</h1> <h1></h1><h1>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国民党统治区心脏插了一把尖刀。可是,要成为尖刀,也要付出代价。刘邓大军进去前全军人数12.4万,出来时只剩下5.86万,战争的艰苦和残酷能够用数字体现,但不全面。<br></h1><h1><br></h1><h1>一则陈锡联遇见母亲的故事催人泪下。</h1><div><br></div><h1>陈锡联当红军走后,陈母过着讨饭的生活,老人得不到他的音信,人都说陈锡联牺牲了,但她不信。后来得知光山、潢川来了红军,她又要着饭去找,差点病死在路上……</h1><div><br><h1>1947年回到大别山的陈锡联听说“六纵那边找了个向导,说是你兄弟”时,淡然一笑,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家里还会有亲人活着!晌午,一辆小推车把一个枯瘦老太婆推进司令部,陈锡联见之惊骇大恸,那是自己的娘啊!陈锡联流着泪听母亲诉说,痛不可当。但相聚一天之后必须立刻率部出发,身为司令的他竟然无物可以资助贫苦至极的娘,只有把自己那床毛毯、被子留给她,然后就离开了。</h1></div> <div><br></div><div><br></div><h1>十年前我阅读开国中将赵兴元讲述的历史时,感动于里面一位叫亓鲁河军人的情怀。</h1><h1><br>赵兴元当副指导员时,和副连长亓鲁河无话不说。<br>打冶源前,部队在村子休整,亓鲁河的娘带着他的童养媳找他,让他们结婚。童养媳中等个头,脸蛋红扑扑的,跟亓鲁河同岁。亓鲁河这时已经27岁。在那个年代,他们绝对是大男大女了。</h1><h1><br>战争年代,买二斤老酒,买只小鸡炖上,再买几斤花生,就算档次很高的“喜酒”了。</h1><h1><br>亓鲁河说什么也不喝那喜酒,也不进给他和新娘子收拾好的洞房。连长劝,指导员劝,两个人一齐劝,谁也劝不动,不管谁说什么,他就是一言不发。有时见你来了,起身就走。连长庞玉列是个老红军,气得直跺脚:你小子不结婚,俺召集军人大会,开你娘的批斗会!</h1><h1><br>新娘子坐在屋里,眼睛哭得通红。早年守寡,大老远把双小脚都走肿了的老娘,气得老泪横流:老天爷,怎么让俺养了这么个不懂事的儿子呀?!</h1><h1><br>赵兴元最后算问出来6个字:“打仗,结什么婚?”</h1><h1><br>几天后,部队开赴前线打据点,亓鲁河与鬼子拚刺刀时牺牲了。</h1><h1><br>因为战争,有人会急于结婚,给自己留下根香火。</h1><h1><br>亓鲁河却不想让这个世界再多个寡妇、孤儿。<br></h1> <h1></h1><div><br></div><div><h1>翻看军史和军事题材书籍,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里的一个故事一直埋藏心底,如果加一个标签,那是军人遇见战场;如果加一个感触,让人眼眶湿润。</h1><div><br></div><h1>1950年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长津湖接近零下40度的严寒中与美国陆一师展开长达28天的大战。</h1><div><br></div><h1>20军58师一个连在水门桥边伏击敌人,除一名掉队者和一个通讯员,待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全连干部、战士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眼睛瞪得很大,成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遗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h1><div><br></div><h1>纵观世界战史,也只有中国军人才有这样的精神。</h1><br><h1>唏嘘之外,崇敬之余,感动之后,我渐渐明白:<b>军人的遇见里有一种难忘叫牺牲,有一种信念叫胜利,有一种精神叫勇猛,有一种坚持叫信仰!</b></h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