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人 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文/拜啸霖</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人品者,品人也,是旁观者对一个人的品性、品行、品德的印象、感知、论说与品评,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倾向,但“品”有三口,各有所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评价的立场不一,衡量的方法不一,所谓的“品”不是普世大众心里的“品”,也不是庙堂所树耀眼楷模的“品”,更不是戏曲舞台上高台教化的“品”。</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刚上班那阵,老张在一个不大不小的省级机关借调,有一个晏副处长,经常给老张(那时称小张)之类的“职场小白”开小灶上思想品德课,说“人最重要的是人品要好,人品好了一切都好”。那时候部门有八个人,四个是高学历的本科生,四个是学历低的专科生。晏副处长经常在老张面前说:“那几个专科生,没有一个能用的,让写个材料写不了,干个力气活还不如个娘们。”但老张看到的却是,苦活累活都是几个专科生在干,写的文件或总结也时常受到领导的好评,时不时领导就照着专科生们写的讲话稿,在三五百人的会场一字一句的照本宣科。工作之外,几个专科生也是和蔼可亲,相处融洽,唯一让老张觉得不好的,是几个专科生经常讲些坊间流传的荤段子,老张那时私下认为这或许就是晏副处长所说的“人品”不好。一段时间后,晏副处长也常在人少的私密场合给老张说:“那几个高学历的,个个牛皮轰轰,总以为自己能上天能入地,屁大的事儿也干不了。”但在老张的意识里,遇到比较急的或大的综合性调研材料,或者报给上级的重要材料,指导性较强的材料,都是那几个本科生加班加点熬夜的杰作。本科生们与部门内外同事的交往,多是谦逊有礼,与人为善,唯一让老张觉得离经叛道的,是几个本科生经常以解读琼瑶小说中“青青河边草”,或金庸小说中小龙女与杨过合体练功之类的语言挑逗同龄的少妇,奇怪的是少妇们并不生气,经常笑得花枝乱颤。老张当时以为这就是晏副处长所说的“人品”低劣。</p><p class="ql-block"> 除了给老张之类的“职场小白”评说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晏副处长还时常给老张透漏一些部门人员“品性”不好的事例:比如家在秦岭山里的专科生X春节给领导送了一麻袋的木耳,因为体积太大又不值钱被领导拒之门外;身强力壮的M趁着夜色扛了100斤东北五常大米,给领导送到五楼的家中闪了腰躺了一个月;好色的Y为了多看职工食堂大胸的卖饭女子,经常提前一刻钟就早早地到打饭的窗口排队;酸不溜秋的S经常没脸没臊的与半老徐娘的小卖部售货员大晚上聊天;贼胆包天的T与已经订婚的下属单位广播员暧昧不清;S到西安东大街文艺用品商店采购时虚开了20元钱的发票,爱贪小便宜的G接待上级领导时常偷着给他小媳妇打包吃剩的菜、或者暗里多点两个不值钱的菜、结账时多撕几张定额餐票……受晏副处长的影响,老张总觉得与他一起工作的人,没有一个“品性”好的,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都有性格或习性的瑕疵。</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后,老张在一次饭桌上听原工作单位的人说:“机关的人,都称晏副处长为王八。”老张之后在晏副处长手下工作过的一个人说:“客观地说晏副处长这个人有点工作能力,但德行并不怎么样,有领导曾评价其‘有小才而无厚德’。晏副处长善于用各种小动作‘阴’与他同等资历、学历或不是一条线的同事,一方面散布一些桃色或不光彩事件,一方面拉拢一批懵懂年轻人树立他的威望。”老张说:“当年机关的同事经常一起打麻将,一般会约好时间,不管输赢到点就散,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晏副处长赢了钱会遵守约定,一旦输了钱谁也不让走,一直打到他翻盘才肯罢休,后来机关的人都不愿意和他打麻将。最让人不齿的,是晏副处长在牌桌上输了钱,常常让手下的小同事代他付赌债,离开牌桌后像没事一样,从来不提代付赌债之事,小同事在晏副处长手下做事,也只能忍气吞声。久而久之,部门的年轻人都找各种借口不愿陪晏副处长参加活动,尤其是吃饭后打麻将的场子,因为陪晏副处长意味着要为其代付有去无回的赌债。”退休前曾当过公司法人代表的老李说:“晏副处长在税务稽查的那些年,总以维护公平正义、铁面无私的形象示人,实际把税务稽查当作谋取非法收入的工具,先是派几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到公司稽核,将一些不合规问题无限扩大化,上纲上线,要挟有关人员,然后又私下放风‘一切都可商量,关键看态度’,威逼利诱。企业为了过关,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暗地里送钱打点晏副处长。”</p><p class="ql-block"> 晏副处长姓晏不姓王,同事却以“王八”为其雅称,一是晏副处长走路外八字,习惯撇开双腿、双脚,姿态像是横行的“王八”,二是其所作所为让很多同事有苦难言,三是其在上级面前言听计从,经常为上级“平”一些审计过不了关甚至违规违法的事件,像是缩回头的乌龟。</p><p class="ql-block"> 老张说他后来与晏副处长渐行渐远,诱因是后来他与晏副处长有过三年的上下级关系。那时候老张在一个省属能源公司任综合办主任,晏副处长来公司任党总支副书记。到任后晏副书记一方面打亲情牌,说当年老张借调时他就看好老张,视老张为他的心腹;另一方面毫不隐讳地向老张发了三个指示:一是希望老张能改变会议纪要中他在领导班子里的排序,以显示其地位之重;二是希望单位搞庆典时将其河南朋友的高仿(造假)产品作为礼品;三是把陕北某乡村大棚歌舞团作为庆典晚会的演出单位。老张说他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综合办主任、庆典协调人,没有一件事情能决策拍板,事情自然都没有办成,晏副书记自此不断地在一些小事上刁难老张,看老张哪里都不顺眼。三十多年后有朋友私下给老张说,每到老张工作有起色或升迁有机会时,当年的晏副处长都会散布一些老张的负面传言,或者在领导面前谗言诋毁老张,极尽所能,丧心病狂。</p><p class="ql-block"> 一个整天把人品挂在嘴边,时不时喜欢点评同事人品的晏副处长,却被同事私下称作“王八”,或许这就是他在同事心中的“品性”,也是其一系列行为所透射出的心理倾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品行是对人的行为的评价,但人的行为表像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掩饰性,有时表面看起来行为极端端正或没有瑕疵的人“善人”,可能掩藏着扭曲的道德心理。</p><p class="ql-block"> 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段君说,他曾工作过的一个组织领导,有着光鲜的研究生高学历,平时也总是以文文静静、期期艾艾的形象示人,见谁都是低眉顺眼、懦懦弱弱,遇到复杂事儿总是躲躲闪闪、毫无主见,但在其当上领导后一切像是变了个人,听不得任何意见,刚愎自用,其扭曲的心理,仿佛所罗门魔瓶封禁了400年的魔鬼瞬间外溢。段君说这种心理的人,一般都受过刻骨铭心的羞辱或撕心裂肺的打击,内心极端的自卑、自私、自大,获得权力后,会以太监般的心理打击报复曾经看不起他、比他强大过、或保护过他的人,这种人像肉体上被阉割了男人标志的睾丸,心理上总想展示他不是“阉人”。但无论他怎么展示,在认识他的人眼里和心里,这类人始终是“阉人”,因为这种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被阉割了,永远撑不起来。</p><p class="ql-block"> 段君说他是心理扭曲领导的直接受害者。有一年“阉人”领导老家的一个幼时玩伴为他一个侄子的就业问题寻求帮助,那孩子的毕业院校属于211,只是专业与单位需求稍有偏差。领导带他晚上一起接受玩伴的宴请,饭桌上领导和玩伴深情回忆在山区老家上小学时的情景,玩伴说段君的“阉人”领导小时候性格软弱,不爱说话,像个女孩,经常受人欺负,玩伴为了保护段君的“阉人”领导经常与别人打架,为此受到学校的记大过处分。听到这些少年往事,段君的领导非常激动,说了不少感激玩伴的话语,接连敬了玩伴五六杯白酒,痛快地给玩伴表态,一定会想尽办法解决好他侄子的就业问题,而且当着玩伴的面让当时负责招聘的段君负责办好后续的事宜。领导亲自吩咐的事儿,而且符合招聘的需求,不违反规定,段君一刻不敢怠慢,第二天就去“阉人”领导办公室汇报了落实招聘的后续措施,结果领导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段君,说饭桌上说的话怎么能当真。段君久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是这种态度。</p><p class="ql-block"> 后来还有一件事儿,让段君心理感到极度的不舒服。当时“阉人”领导找到段君,说他在某某院校学习时,碰到了十几年没见的一个中学同学,同学是南方某地级市的领导,与人合开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他打算请同学的这个公司为单位做一套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按照招标相关规定又不能直接确定这家公司,让段君负责操办此事。段君为了促成咨询落地,实实在在地从广东、上海、北京、西安邀请了四家咨询公司参与竞标,经过提交项目建议书、咨询方法与方案PK、专家评议,最终确定的中标方自然是完全符合“阉人”领导意图。咨询的过程也极尽曲折,在专家调研阶段,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居然与段君的“阉人”领导产生了冲突,不知是故意演戏还是实景演出,冲突极为激烈。咨询公司项目经理居然没有风度地说,段君的“阉人”领导没有基本的经营管理概念,想法幼稚到了极点。按照“客户至上”的市场法则,咨询项目经理作为乙方代表,应该向段君的“阉人”领导妥协或让步,但咨询项目经理是个认死理的人,秉持其咨询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任凭段君如何劝说也不愿意妥协。双方谁也不认怂,咨询一度陷入僵持,段君不得不找咨询公司的老板,让其出面说服或者更换咨询项目经理。后来自然是咨询项目经理弯腰低头妥协认罪道歉,不再主动提自己的专业主张,一切按照段君“阉人”领导的意图和说法编写管理咨询实施方案,新词叠出,光鲜晃眼,没有任何逻辑、理论和实践可言。因为完全符合段君“阉人”领导的意图,咨询实施方案顺利地通过评审。后来方案实施过程中,遭到了下属单位各层级的强烈反对,网络一片哗然,嘲讽谩骂声不绝于耳。段君的“阉人”领导本非心胸大度之人,以鸵鸟般的思维直接命令屏蔽掉网络的评论功能。作为该管理咨询项目联络人的段君,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各种抱怨和谩骂接踵而来,段君的“阉人”领导不仅不作任何解释,反而将段君推上前台,在不少场合说管理咨询是段君提出来的、招标是他负责的、公司是他选择的、方案是他确定的、实施是他组织的,一句话——罪魁祸首是段君。段君被“阉人”领导推到负面舆论的风口,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心有苦衷却不能做任何解释,只能默不作声地苦苦承受,半年间体重下降了15公斤,头发白了一大半,憔悴地失了人形。</p><p class="ql-block"> 老孟与段君一个单位,他提起他们共同的“阉人”领导,满脸的不屑与愤怒,彷佛十多年前的事儿还没有过去。老孟说,那时候单位鼓励人人签合同拉单子,也出台了奖励提成的制度,当时老孟刚刚退居二线,想发挥点余热,于是利用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签了一个三百多万的数据处理合同,按照单位制度提成3-5%,可以获得9-15万。但老孟到退休也没有拿到这笔提成,原因是每次提成的审签单据到了“阉人”领导手里,领导都找各种理由不予签字,一会儿说单位现金流紧张,一会儿说要上会研究,一会儿说合同执行没有结束,一会儿说老孟你是退二线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要斤斤计较……总之是找各种理由。当年老孟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领导不签字,退休后有人告诉他,老孟当部门领导时,刚从学校毕业的“阉人”领导,曾在他手下工作过,老孟当年经常批评人家,“阉人”领导心里始终记着当年被老孟批评的“仇”,后来极尽所能地折磨老孟。但老孟退休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老孟当时只是以工作为主,把批评看作是对年轻人的器重与培养,不想一片好心竟被当作驴肝肺,成为后来被刁难的诱因。说起这些事儿,老孟伤心地流露出意难平的情绪,反复地说:“唯小人与阉人难测也!”</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段君,还是老孟,都有一个论断,品行是在日常行事中露出来的,见事儿见人,有些人道貌岸然,做出的事儿恶心至极,甚至是悖逆常理,天怒人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品德是人品的基础,人品是品德的外化。与从事金融工作的耶律洪闲聊,他说人品的评价虽然有主观性,但一些共性的东西不容置疑。</p><p class="ql-block"> 耶律洪说与他一个银行当时有一个从基层混上来的领导,拍马屁的功夫绝对一流,见了职位比他高或权力比他大的人,1.8米地身高整天躬的像是虾米,屁股撅得老高,任何时候都是春风满面,甜言蜜语,见了下级或权力比他小的人,虾米身板挺的倍儿直,任何时候都绷着寒冬般的面孔,因为其善于拍马溜须,同事们私下都称其为“尻(沟)子客”。“尻子”,屁股也,书面语称作臀,“尻子客”就是善于舔尻(沟)子、谄媚者。华君武曾有一个漫画,下面是层层仰面的笑脸,上面是层层硕大的屁股,暗讽官场形态。耶律洪所说的“尻子客”,或许就是漫画所揭示的一类人。</p><p class="ql-block"> 耶律洪说,有一次他的这位领导陪同京城来的一个女上级,也不是什么领导,年龄比他小近20岁,一会儿说女上级气质好,穿衣有品位,一会儿说女上级业务能力强,一会儿说女上级有菩萨面容。最为尴尬的是,到朱雀森林公园游玩时,领导发现女上级的裙子拉链坏了,漏出一片白花花的肉,领导本想善意的提醒,却本能的溜须夸赞说:“领导的皮肤真白,比冬天秦岭里的雪还白。”谁知这个女上级是个“老处女”,性格有些怪异,认为领导的眼睛总在他身上扫来扫去,不怀好意,是猥亵和骚扰,临回京城时女上级给银行的领导告状,说“尻(沟)子客”不是个好东西,希望银行领导要提高警惕。后来“尻(沟)子客”不知从什么渠道获知了京城女上级对他的评价,气得暴跳如雷,骂人家女上级心理变态。银行里的同事也把此事当作“尻(沟)子客”的笑料广为传播。</p><p class="ql-block"> “尻(沟)子客”对于职位高或权力大的人,是绞尽脑汁的奉承;对于职位低或仕途一时受阻的人,全然是另外一副面孔。当时在其手下工作的人,无一例外地都被编排,最为可怕的是其在关键时期,总在更高的领导面前说这些人的坏话,或者说某人工作能力不行,或者说某人处事能力不行,或者说某人交际能力太差,或者说某人办事太死板不懂得变通……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入他的法眼,手下人有职务的,常因被“尻(沟)子客”找茬、出卖、处分或降级;没有职务的,整日在“尻(沟)子客”的淫威下郁郁寡欢。最让单位人心理不舒服的,是“尻(沟)子客”凭借其对上溜须拍马,对下恐吓打压,竟然一路高升……</p><p class="ql-block"> 耶律洪说,“尻(沟)子客”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奴才文化”残余思想的复活,也不排除一些居权位者刻意培植“尻(沟)子客”,乐于享受溜须拍马带来的愉悦,笼络权力寻租的马前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但还有一类情形,从单一的某一方面来衡量,都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堪称完美,这类人在现实中并不为普罗大众所认同,因为这类人太善于趋利避害,只要遇到对他不利的事儿,逃得比泥鳅还要快,看到有利可图的好事儿,像是屎壳郎追牛粪,循着味儿就来。蒋先生说这类人老百姓称作“贼溜”,“贼”不仅是指心眼子多、算计多,多少含有贬斥之意,“贼”者,盗也,干的都是暗地里见不得人的事儿;“溜”既是形状词,形容逃跑、躲藏的速度与丝滑,也是动态词,表现的是逃避、逃跑的形态,不是大大方方的全身而退,而是侧着身子、战战兢兢的向外或别处逃。“贼溜”的本意形容人神态游移不定,个性狡黠、狡猾、机警、敏锐,行事隐秘、鬼祟、不敞亮、看重眼前利益,老百姓说这种人“有奶便是娘”“背过河不认恩”。仅仅从表面看,“贼溜”似乎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并不大,充其量只是为人处事有瑕疵,但其获得的好处和利益累积起来比任何人都大,投机的本领和能耐比任何人都大,如果社会任由这种人遍地繁衍,诚信与感恩将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 说起“贼溜”式的人,阿发义愤填膺,带着南方口音的话语,像是机关枪似的。阿发说数十年前,他在一个省属国企任行政办公室主任,公司请一个上级领导来作报告,会务组已安排好了接送的车辆。会议开始前约半小时,阿发发现接送的司机和办公室小李大模大样地坐在会议室外喝茶,于是问司机:“师傅,不是安排你和小李去接领导吗,怎么还在这儿?”司机双手一摊说:“蒯副总把车要走了,说他有个急事要办,顺道他去接上级领导。”阿发后来得知,他们的蒯副总是个“贼溜”,为了贴近上级领导,绕开所有的同僚自己驾车亲自去接,处处在一些小事上给上级领导献殷勤、送谄媚,最终认了比自己大六岁的上级领导为“干爹”,其职位也在“干爹”的庇护下节节攀升。职位上升后,蒯副总不再和之前娱乐的人一起玩耍,刻意地和以前玩耍的穷哥们、小兄弟割裂开来,其中不乏在许多方面帮助过他的兄弟,因为这种行径,之前一起玩儿的小兄弟私下暗自称其为“贼溜”。</p><p class="ql-block"> 后来蒯副总的“干爹”因为贪污工程款,被判刑入狱,有人故意问蒯副总:“蒯总,最近没去看你干爹。”蒯副总义正言辞地说:“他不是我干爹,谁说的?”</p><p class="ql-block"> “你说的呀,当时你还说过春节给你干爹拜年时带的什么礼物。”后来这个怼蒯副总的哥们儿,被蒯副总整得的几乎没了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构成人品的三个核心素养中,品性是骨子里的,品行是行为中的,品德是最基础的。品性中既有先天的个性特质,也有后天的格局见识,很难改变,有道是“江山易改,品性难移”;品行是既有行为的表现,也有形态的展示,行为见人心,形态隐心态;品德既有社会学的概念,也有心理学的概念,是社会、环境、教育、阅历在一个人精神里的投影。</p><p class="ql-block"> 文章写完后,小范围请朋友提修改意见,朋友说:“这种文章你敢写,敢公开发表不,你不怕有人对号入座找你麻烦?”答曰:“文中的人和事儿,虽来源于生活,但是文学再造艺术化的人和事,糅合了多地、多行、多人、多事,如果有人感到不爽或恼火,那一定是他在艺术人物和事件中找到了自己的过往或影子,是他自我反思,自评人品,自戴高冠。果真如此,他定会知耻后勇,参悟自修,不会自领标牌,自贴标签,也不会满世界宣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拜啸霖,大荔官池人,现就职于某航天研究院,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榆林历史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苏力德文化传承中心/国王木华黎祭祀协会特聘专家,大荔文联终身艺术顾问。业余致力于蒙元历史研究,研究专著《国王木华黎及其后裔研究》已与人民出版社签订出版物合同,有百余万字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日报》《辽宁日报》《西安晚报》《文学陕军》《陕西文艺界》《南粤作家》《百花》《金秋》《三秦宗教》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荔小民文化工作室”出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