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恰逢国庆华诞与中秋佳节双至,万家灯火共映山河锦绣。在这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时刻,安全始终是幸福的前提。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学校特制定安全教育指南,为全体学生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严格遵守。 ———— 佳节同庆放假安排 ———— <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结合学校实际,2025年国庆、中秋放假安排通知如下:10月1日(周三)—10月8日(周三)放假,共8天。10月9日(周四)返校上课。10月11日(周六)调休,需返校补周二的课,请提前规划好行程,避免因调休打乱生活节奏。</p> ————盛世华诞 举国同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国庆节的由来</b></p><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span></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b></h3><div>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由来与历史演变融合了自然崇拜、农耕文化、神话传说和政治因素。其起源受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影响,寓意“团圆”,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周礼》记载“中秋夜迎寒”,帝王在秋分祭月以祈求丰收,后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唐代经济文化繁荣,中秋赏月成为文人雅士的风尚,但尚未普及。北宋时期,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民间出现“团圆节”概念,月饼成为节礼。明清以后,中秋节以家庭团聚为核心,衍生出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习俗。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b></div> ———— 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 交通安全:守规则,护平安</b></h3> <p class="ql-block"> 假期出行人流、车流密集,交通安全是重中之重。全体学生需牢记“安全第一”原则,严格遵守以下要求:</p><p class="ql-block"><b> 遵守交通规则:</b>过马路时务必走斑马线,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一停二看三通过”规则,不翻越护栏,过马路时不玩手机或追逐打闹;乘坐公共交通时,有序排队上下车,不抢座、不拥挤,主动给老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p><p class="ql-block"><b> 安全文明乘车:</b>未满12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乘坐家庭乘用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不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超载的“黑车”“摩的”,不乘坐农用三轮车、货车等非载客车辆。</p><p class="ql-block"><b> 文明出行习惯:</b>出行前与家长确认行程,不擅自变更路线;在景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紧跟家长,避免与家人走散;若不慎走失,及时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如警察、保安)求助,不随意跟陌生人离开。</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 消防安全:懂常识,会应对</b></h3> <h5></h5><h3> 假期期间,家庭用火、用电、用气频率增加,加之外出游玩可能接触各类场所,需时刻警惕火灾风险:</h3> <b>家庭消防注意事项:</b>不私拉乱接电线,不随意拆卸电器;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后及时关闭阀门,厨房用火时不离人;不将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鞭炮、酒精)放在儿童可接触到的地方;严禁在阳台、楼道堆放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br> <b>外出消防意识</b>:进入酒店、景区等公共场所后,第一时间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路线;不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进入林区、草原、博物馆等禁火场所;游玩时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如需燃放,需在家长陪同下到指定安全区域进行。<br> <b>火灾应对方法:</b>若遇小火,可利用身边灭火器、湿毛巾等及时扑灭;若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报警,说清火灾地址、火势大小和自身情况;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乘坐电梯;若被困,可到阳台、窗口等易被发现的地方呼救,等待救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 预防溺水,做到“七不三要”</b></h3>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监护人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要;不擅自下水施救。</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要在监护人或长辈带领下游泳;要到有防护设施和施救人员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遇到同伴溺水时要大声呼喊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能“手拉人”等盲目施救。</span></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 网络安全:明边界,防沉迷</b></h3>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规范上网行为:</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严格遵守家长规定的上网时间,不熬夜上网,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2小时(学习用途除外);不浏览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网站,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APP,避免感染病毒或泄露个人信息。</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 保护个人信息:</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向陌生人透露姓名、年龄、学校、家庭住址、家长电话等个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与陌生网友单独见面,若需见面,必须在家长陪同下选择公共场所;不参与网络投票、抽奖等可能泄露信息的活动,警惕“免费送礼品”等网络诈骗。</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抵制网络不良现象:</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传播谣言、不发表不当言论,不参与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行为;遇到网络欺凌或不良信息,及时截图保存证据,并告知家长或老师;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不盲目追星、不模仿网络低俗行为,争做“文明小网民”。</span></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5 居家安全:细防范,免意外</b></h3> <p class="ql-block"> 假期多数时间学生在家度过,需排查居家安全隐患,避免意外发生:</p><p class="ql-block"><b> 居家活动安全:</b>不攀爬阳台、窗户、空调外机等危险位置,不将身体探出窗外;使用剪刀、水果刀等尖锐物品时,需在家长指导下进行,使用后及时放回安全位置;不玩插座、电线、打火机等危险物品,避免触电、火灾等事故。</p><p class="ql-block"><b> 防范陌生人来访:</b>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可通过猫眼询问访客身份,若为快递、维修人员,告知其“家长不在家,可稍后再来”;遇到陌生人敲门纠缠,及时给家长打电话或拨打“110”报警;不随意给陌生人开门或透露“家长不在家”的信息。</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6 食品安全:严把关,保健康</b></h3> <p class="ql-block"> 双节期间聚餐、零食消费增多,需重视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p><p class="ql-block"><b> 选购安全食品:</b>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超市、便利店,查看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不购买“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食品、过期食品。</p><p class="ql-block"><b> 注意饮食卫生:</b>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前洗净;不暴饮暴食,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油腻、生冷、辛辣食物,以防肠胃不适;不喝生水、不喝过期饮料。</p><p class="ql-block"><b> 应对饮食不适:</b>若食用食品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及时就医,并保留好食品样本和购物凭证,以便调查原因。</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7 心理健康:调心态,享假期</b></h3> <p class="ql-block"> 假期也是调节身心、放松心情的好时机,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避免情绪问题:</p><p class="ql-block"><b> 合理规划假期:</b>与家长一起制定假期计划,平衡学习、娱乐、休息时间,避免“先玩后补作业”导致的焦虑;每天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拖延、不敷衍;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整理房间等,培养责任感。</p><p class="ql-block"><b> 积极调节情绪:</b>若因假期安排、与家人相处等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及时与家长、朋友或老师沟通,倾诉内心想法;通过听音乐、阅读、画画、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心态;不沉迷于电子产品,多参与线下活动,如亲子散步、朋友聚会等,丰富假期生活。</p> <p class="ql-block"> 桂子月中落,平安肩上担。愿这份指南如一缕清风,伴您赏遍九州月色,安享八日闲情。无论远行或居家,唯愿安全与团圆同在,家国共安康!学校党政工携全体教职员工——谨祝广大家长朋友双节快乐,岁岁长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酉阳自治县实验小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