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室韦,一个坐落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的边境瑰宝,隐匿于大兴安岭的北麓,与额尔古纳河静静相伴,对岸则是俄罗斯的涅尔琴斯基扎沃德区,两地以奥洛契为邻,隔河相望。这个被蒙古语音译为“森林之地”的小镇,历史上曾是蒙古族部落“室韦”的驻地,亦或鲜卑族的旧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室韦的镇中心,商业街繁华热闹,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以其独特的洋葱头尖顶吸引着游人的目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街道两旁,套娃、大列巴、黑巧、西米丹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为游客带来别样的购物体验。而夜晚入住室韦,更能感受到这座小镇独有的宁静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镇上,整个室韦被染成了绯色。找一家小店,买一个俄罗斯族姐姐做的手工面包和酸奶,慢慢欣赏落日余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室韦魅力名镇景区:坐落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植被茂密、河水清澈,可漫步欣赏中俄界河风光,体验“—水分两国,纵目览两岸”的独特感觉。室韦口岸、中俄友谊桥:室韦口岸是标志性景点之一,站在口岸边可清晰看到对面俄罗斯的小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雾把天和地揉成一团,木房子倒像从雾里捞出来的。蓝屋顶亮堂堂的,衬着木墙,倒比晴天时更耐看——像童话书里被雾气晕染的插画,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慢下来”的劲儿。栅栏歪歪扭扭,草也没精打采,可就这么不规整,才显出这儿的日子是顺着节气、由着性子过的。</p> <p class="ql-block">鹅群排队走,像串会移动的白省略号。它们不慌不忙,把雾蒙蒙的天、蓝顶房子都当成背景板。电线在天上拉得横平竖直,倒显得这群鹅更随性了——好像它们才是这儿的主人,慢悠悠地在草地上写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吹着西北利亚的寒风,行走在室韦村,目之所及很难看到寻常的砖瓦房,皆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木屋,错落有致地立在道路两旁,四方尖顶,有棱有角,木刻楞的房檐、门檐、窗檐上或雕刻或彩绘着各类具有地域特色的花纹装饰。尽显别样风情。</p> <p class="ql-block">套娃被钉在栅栏上,倒像两个不肯进门的客人,亮堂堂地守在外面。木房子的棕、栅栏的蓝,都成了它们的底色,红的热烈,蓝的沉静,像把远方的故事拆成碎片,随手贴在了寻常日子里。风一吹,好像能听见它们窸窸窣窣地说:“快看呀,这院子里藏着整个世界呢。”</p> <p class="ql-block">从室韦小镇出来我们继续前行,在通往恩和小镇的路上,沿途秋色染尽层层森林,公路像条黑丝带,被秋山的金黄托着往前飘。那些树啊,把叶子焐了一整年,终于在这时候全亮出来——黄得像泼了蜜,又像谁把阳光揉碎了撒在枝桠上。连路边的警示牌都显得温柔,仿佛在说:“慢点儿走,别错过这满山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恩和俄罗斯文化乡,一辆马车停在路口,鎏金的装饰在灰云下反着细光,像从老故事里裁出来的一角。马低着头,睫毛垂着,倒比旁边亮灯的店铺更像个沉默的主角。不知那个赶车人是不是传说中的白俄罗斯族人。其实很想在这个小镇多呆一天,可后面其他行程的时间都安排好了。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