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快乐中

乐乐

<p class="ql-block">  周六上午,我与小女儿照例去书法班写毛笔字。这里,一如往常一般,时而静谧,时而活泼,时而喧闹。</p><p class="ql-block"> 满头银发的殷老师特别有趣。他每次都故作严肃地走到小声说话的小朋友跟前,板起面孔说:“肃静啊,注意课堂纪律!”</p><p class="ql-block"> 然后,当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后,他便开始大讲特讲了。一会儿讲他办书画展、被某大学邀请的光荣历史,一会儿讲他与妻子外出钓鱼、野营的经历,一会儿讲《道德经》《论语》,一会儿又讲起家庭教育来……总之,侃侃而谈起来没完没了,除非有个什么事将他中途打断。可断后接上的话,不知怎么就换了个主题,而前面讲到一半的故事往往也就不了了之了。每每如是。大家只当听个热闹,一般也都不大在意。</p><p class="ql-block"> 但殷老师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气度儒雅,阅历丰富,时常也会说出些名言警句。</p><p class="ql-block"> 比如,那天殷老师说:一个人一辈子干的工作都是自己喜欢的事,那他就等于一辈子没上过班,因为他一生都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殷老师更以自身经历举例说明。他说自己从八岁就开始写字,几乎写了一辈子。如今,一天不写就浑身难受,提笔写字时,也是他最放松、最愉悦的时刻。他后面还说了些什么,我没大听清。但只这句话,便让我瞬间有醍醐灌顶之感。</p><p class="ql-block">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或做事的最高境界不是被动知道,也不是主动喜欢,而是乐在其中。当一个人真正“乐之”时,学习不再是任务,工作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纯粹而自然的生命表达。</p><p class="ql-block"> 反观我们自己,现实中真正以兴趣或爱好为终身事业的人能有多少?</p><p class="ql-block">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人都活在一种身不由己的撕裂中。每天为之奔忙的事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大多只是出于谋生的需要,而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情又没有时间去做。所以,人们便在理想与现实、月亮与六便士间不断摇摆,活得十分纠结、拧巴。我想,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应该非常普遍。</p><p class="ql-block"> 那么有没有解决之道呢?在此,我想粗略谈谈我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诚然,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特别幸运,能以自己的兴趣或爱好为毕生的事业,就像与一见钟情的爱人携手共度余生一样,是件很值得庆贺的事。</p><p class="ql-block"> 然而,大多数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并没有遇见一位一见倾心的“爱人”,或者只能把“深爱的人”珍藏在心底,与一个不大爱的人朝夕相对,苟且余生——即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甚至是有些反感的。</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跳槽或转行,似乎就只能与这份职业不情不愿地凑合下去了。可是,细细一想,假如我们耗费几十年光阴所做的事竟是自己十分厌恶的事,那么,这几十年中的每一日每一时,无疑就是对自我身心的摧残与折磨,是一种自造且无形的桎梏与刑罚。所以,我想说,既然不能改变外部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爱叫一见钟情,但也有一种爱叫做日久生情。如果不能与自己最初的热爱相伴到老,那么,就请努力把此刻正在做的事变成自己的另一份热爱。</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心态,抱着欣赏的态度,以细水长流的耐性、韧性,逐渐爱上自己的职业,使之变成甘心情愿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并通过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与深耕,获得某种成就感,从而发现所做事情的乐趣和魅力。</p><p class="ql-block"> 就像夫妻一样,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在数十年的柴米油盐中孕育出真情与亲情。这情,看似平淡如水,实则堪比金坚,是无需用言语描述的刻在骨子里的深情。一旦有了这情,那工作起来就像与爱人约会,自会其乐无穷、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 所以,就像殷老师所说的,一个人一辈子所做的工作都是自己喜欢的事,那他就等于一辈子没有上过班。因为他不会有那种身不由己的压抑感与束缚感,不会感到心累,反而会乐在其中矣。</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人生很多时候的疲惫感,都源于心灵的疲于应付或情绪的烦躁、郁闷,而并非真的全出于身体的疲累。心灵与思想愉快了,身体的每个细胞自然会轻盈、舒张,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自会乐观阳光,思维敏捷,活力无限。</p><p class="ql-block"> 我想,无论是工作、学习或是做事,忘却得失,高度沉浸,充分享受事情本身带来的快乐,便趋近于孔子所说的“以之为乐”的境界了。</p><p class="ql-block">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专注、忘我而快乐,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真正的成就,往往属于那些忘我而乐在其中的人。</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