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民城市·文明风采】人民路,上海的“C”位之路,一头连着老城厢,一头望向陆家嘴,上海人亲切地称它为“穿越之门”。位于人民路上的人民大楼因为一幅高达55米的巨型艺术墙绘而成为了这里的新地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摄/张越</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摄于2025年9月</p> <p class="ql-block">到人民路办理好事情,顺路就到大境路白云观参观,再往前走就是露香园路。</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上海有三大名园,他们分别是豫园、露香园和也是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露香园路南起方浜中路,北至人民路。长513公尺,宽8.1~10公尺,沥青混凝土路面。1910年(请宣统2年)辟筑,原为石片路面,因历史名园露香园得名。辟筑后,北段店铺增多,与东面的九亩地、大境路并为城厢商业繁盛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露香园路,目前只有两个真实而现实的生活区域。一个是正在逐渐开发的露香园路北端的露香园住宅小区,另一个就是今天露香园路南端的上海实验小学的教学园区。这是两个今天依然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两个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范畴的现实状况。</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露香园旧貌换新颜是肯定的,但几百年上海老城厢这里的人文历史文化,却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厢,即人民路、中华路围合范围,被誉为“上海之根”,面积约2平方公里,曾经有古时《清明上河图》般的市井喧闹。</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黄浦区的露香园路有一段长约30米的古城墙,是现今上海市区仅存的两段古城墙之一。经历了460余年的沧桑,青砖堆砌的古城墙记录着上海老城厢的历史与变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境路东起河南南路,西至人民路,长508米,露香园路是和它相交的一条路。位于人民路的大境关帝庙,也是大境路路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三十二年上海筑城墙,原本的周长约4500米,有四座箭台,后来改为四座庙宇,大境关帝庙就是其中之一。期间在崇祯、雍正、乾隆…一直到民国,历经风霜,最终幸存下来这近五十米的城墙。大境关帝庙在1995年修复后。现在作为道教协会会址——白云观。大境庙是道教庙宇。</p> <p class="ql-block">大镜阁对面人民路外圈的830号,有一个四明公所牌楼,1977年就被列为市级文物。清嘉庆二年(1797年),购地2公顷建屋寄柩,嘉庆七年公所正式成立,取宁波别名“四明”,称宁波会馆。</p><p class="ql-block">1874年和1898 年,法租界当局两次以辟路为由,强迫公所迁让,还打死市民多名造成血案,激起公愤,引发罢市。公所为上海人民反帝的著名场所。相关资料显示,当年濠河宽约20米、深6米。因此,初始的人民路宽度非常有限,当下最窄的是人民路与淮海东路交会处。</p> <p class="ql-block">看老地图,露香园路北端的露香园住宅小区,历史上500年之前,这里曾经是一片雅致的中国园林式的住宅区域。今天的房地产开发商,特意将新开发的楼房,冠名为“露香园”这三个字。他们寄希望于未来露香园的高雅住宅区,能够传承来自明代嘉靖年间顾名世家族那份雅致的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城墙下的大境路,短短500米</p><p class="ql-block">网红路,有什么花头?</p><p class="ql-block">上海最嗲马路—露香园路大境路</p><p class="ql-block">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顺路去大境路遛个弯,一派欧洲街头的赶脚...</p><p class="ql-block">✨新建的建筑外墙具有法式风格已成为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在人民路上的露香园大楼,这幅名为“露香春景”的作品,覆盖了整栋楼17层的外墙,画面中,“细巧巢篱萦乳燕,家园如画满春山”的温馨意境徐徐铺展,让原本有些陈旧的人民大楼一下子迎来了“诗意新生”。</p> <p class="ql-block">“巢中长袖挥翩翩,燕子展翅跃九天。”曾经略显陈旧的街区,在艺术的润泽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露香春景”作为“为爱上色”公益项目15周年最高墙画作,不仅成为豫园街区焕新工程的点睛之笔,更展现出了豫园善治虽九曲而不弃的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所在的大境路与邻居「露香园路」,是两条很有意思的小马路。说有意思是因为它们对比鲜明,短短500米出头,展现出的风貌却是截然不同的 —— 网红与萧条,一拐角之隔而已。</p> <p class="ql-block">上海古城墙的遗迹</p><p class="ql-block">据查,人民路最古老的路段是小北门。大境路口“大境阁”所在地,当年拆城筑路时作为“城壕事务所”被保留了,另在露香园路也留存有一段,残存共计50米,是后人定格城市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露香园路口的那段上海古城墙的遗迹,由“露香园”房地产开发公司复原修建而成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当豫园已经成为旅游地标,当日涉园还是一片遗迹,唯有露香园,它从一片历史遗迹中,长成了一个个地标项目,又变成了一片片建筑群。历经20余年的开发,它成了上海首个成片开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新成功的案例。</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区仅存的两段古城墙,直线距离只有300多米。一处位于人民路露香园路口,藏在街心绿地里,知道的人不多;另一处是位于人民路大境路口的大境阁老城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前,露香园与豫园、日涉园并称为“上海三大名园”,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 露香园区域仅存地名记忆,房屋残破、建筑密集、交通拥挤、市政设施不全等弊病凸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功能形象和人民居住生活品质需求相去甚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重塑区域功能形象,2002年7月,上海市政府将露香园区域的改造任务交给了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城投。由此,上海规模最大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风貌保护项目拉开帷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