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带我进山来(临川锡崖沟)

素雅金菊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6日,国权开车带着我们从焦作出发,一路向西,穿过太行山的褶皱地带,驶向山西晋城陵川县锡崖沟。车窗外,大地渐渐隆起,绿意由平原的温顺变得倔强而浓烈。 在焦作隶属地的两侧山峰被云雾笼罩着,远处那座红岩裸露的山峦,像被谁用朱砂勾过边,在蓝天白云下静静守望着这片土地。我靠在座椅上,看着道路两旁飞速后退的植被与偶尔闪现的现代建筑,心里却已提前走进了山里——学生说要带我进山来,不是走马观花,是要让我看见山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山路蜿蜒如藤,缠绕在山腰之间。两旁的树冠交错成廊,阳光只能零星洒下,在路面投出斑驳的光影。车行其间,仿佛穿行于自然的密语之中。路边一堵低矮的水泥墙,上面依稀可见褪色的涂鸦,像是过往旅人留下的暗号。远处山峦叠嶂,一辆红色的小车停在山脚,像一枚被遗忘的邮票,标记着某段未写完的旅程。我忽然明白,进山,不只是抵达某个景点,而是让心慢慢沉下来,听风穿过林梢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处水泥桥边停了下来。桥下河水清得能看见每一块鹅卵石的纹路,国权静静地望着眼前的潺潺流水,看着河中被水洗刷的粒粒石子,仿佛在用心和它们对话。我也走上桥,风从河面吹来,带着水汽和草木的清香。学生在我身旁轻声说:“老师,你看那山,像不像坐着的人?”我眯眼望去,果然,峰影起伏间,竟真有几分禅意。原来山也会打坐,而我们,不过是它睁眼时瞥见的一粒尘。</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峡谷豁然展开。高耸的岩壁如刀削斧劈,灰褐色的石纹里藏着亿万年的沉默。山脚下,一条河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像一条活的绸带,轻轻抖动。停车场上停着几辆车,但整个画面却出奇地安静,仿佛连时间都被山势压慢了脚步。我们沿着步道下行,脚底传来碎石轻响,那一刻,城市里的喧嚣已被彻底甩在身后。</p> <p class="ql-block">河水在山脚下拐了个弯,清澈见底,河床铺满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被水流打磨得圆润光滑。我和开心蹲在河滩,用手撩起河水抛向空中,哪知凉意顺着手心直窜上来,那感觉让人突然觉得好爽啊!看着手心里清亮亮的水忍不住呼进嘴里,顿时感觉到像是喝了冷饮透心的爽快!开心小朋友也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瞬间被水刺激的开怀大笑,让我也觉得自己回到了童年。学生笑着跳到一块大石上,伸手招呼我过去。我小心翼翼地挪步,生怕滑倒,却在抬头时看见整片山壁倒映在水面,云影浮动,宛如幻境。原来山不仅立在地上,也躺在水里,等着人俯身去看见它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耿老师站在乡间公路上,冲着镜头比了个“V”,笑容灿烂。她穿得随意,格子外套配米色裤子,身后是连绵的青山和蓝得发亮的天。那条公路不宽,两旁有护栏和绿植,远处还能看见几户人家的屋顶。这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回老家的路——没有网红打卡的刻意,只有被自然包裹的踏实感。学生说:“老师,你也来一张?”我摆摆手,笑着说:“我更想记住这一刻的风。”</p> <p class="ql-block">燕子激情满满,给外孙女拍照留念,让她记住走出家门就能看到祖国广阔无垠的天地!这祖国的大好河山将由我们一代代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中国人去复兴壮大!</p> <p class="ql-block">山间小路湿漉漉的,石阶上覆着薄薄一层青苔。国权步履沉稳,背影稳健的走在山间坑洼不平的石头路上。绳索护栏从崖边一路延伸,像是山给人的安全承诺。我们跟在他后面,脚步放得很轻。植被浓密,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味。学生忽然停下,指着岩缝里一株小草:“老师,你看,它从石头里长出来。”我凑近看,那嫩绿的叶子倔强地伸向天空,像在宣读生命的誓词。</p> <p class="ql-block">耿老师坐在石阶上歇脚,面带笑意,身旁是层林尽染的山林。秋意正浓,叶子有绿、有黄、有红,像打翻的调色盘。她不赶路,也不拍照,就那么坐着,仿佛在等一阵风,或是一片落叶落在肩头。学生轻声说:“我爷爷也这样,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踏实。”我点点头——或许进山的意义,不在于登顶,而在于学会慢下来,像山一样沉稳地活着。</p> <p class="ql-block">燕子在石阶小路上,牵着外孙女的手,两人步伐一致。小女孩蹦蹦跳跳,时不时蹲下捡片叶子。石阶古朴,两旁树木参天,远处山势绵延。这画面让我想起那时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玩耍的日子。如今角色换了,是学生带我进山来。他们不再是需要照看的孩子,而是引路的人,用他们的眼睛,重新为我打开一片山水。</p> <p class="ql-block">游览在山间的小路,在一块巨石的缝隙间,瞥见一抹嫩绿——一株小植物正从岩石的裂口里探出身子,叶片舒展,朝向初升的太阳。我蹲下身,静静看了它许久。那岩石坚硬而沉默,裂缝狭窄得几乎容不下一根手指,可这株植物却倔强地钻了出来,根须想必已深深扎进石缝深处,汲取着少得可怜的水分与养分。它的叶子并不大,却绿得发亮,像是把整座山的生机都浓缩在了这一小片绿意里。风轻轻拂过,它微微摇曳,却不曾低头。</p><p class="ql-block">我忽然觉得,它不像是一株植物,倒像是一位守山的隐士,不声不响地活着,却用最柔软的生命,对抗着最坚硬的命运。我们总在追逐远方的风景,却常常忽略了脚下这些微小却震撼人心的瞬间。它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但它活着,而且活得如此用力。</p><p class="ql-block">下山时我又回头望了一眼,那抹绿仍在原地,安静地立在晨光中。或许明天会有暴雨,后天会有寒霜,但它既然能从石头里长出来,就一定有办法继续活下去。这山野之间,最动人的从不是壮丽的日出,而是这样无声的坚持。</p><p class="ql-block">有时候,人也该学学这样的植物——不必喧哗,不必张扬,只要在属于自己的缝隙里,努力伸展,向着光,就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自攀崖过石垠,忽见微绿出隙尘。</p><p class="ql-block">不闻雷鼓生幽谷,却有生机立绝伦。</p><p class="ql-block">根扎荒寒犹未悔,叶承朝露亦含真。</p><p class="ql-block">莫道此身微似草,也曾撑裂万年身。</p> <p class="ql-block">现场学习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开心站在峭壁前,手里攥着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穿着粉色裤子和黑上衣,目光清澈。岩石粗粝,颜色从浅灰到深棕,层层叠叠,像大地的年轮。她不说话,只是站着,仿佛在和石头对话。我蹲下身,问她:“这花哪儿来的?”她指了指岩缝:“那儿长的。”我笑了——原来最天真的人,反而最懂自然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途中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燕子马上在路边给我们每人买了雨衣让我们穿上。因为国权和我们没在一起,她担心国权挨淋,同时也给他买了一件。燕子的心思缜密,让我这个当老师的备受感动。</p> <p class="ql-block">返回途中又路过了曾经来过的武家湾,我们又一次驻足浏览,再一次呼吸着喧嚣城里没有的清新空气。</p> <p class="ql-block">耿老师和国权站在刻着“武家湾”的石碑前,身后是湖水与山峦,国旗在风中飘扬。他们笑着合影,湖面平静,倒映着他们的身影和整片天空。学生说:“这儿叫‘太行水乡’,你信吗?在这么硬的山里,竟有这么柔的水。”我信。正因为山硬,水才更显温柔;正因为路远,笑容才更显珍贵。</p> <p class="ql-block">今天出来还有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就是我视学生为孩子的学生,带来了她孩子的孩子“开心”,一路童心泛滥真是开心无比!</p> <p class="ql-block">哈哈,瞬间这河南妞就口吐芬芳,天津快板说的那叫一个顺溜。</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代人在河边合影,背景是奔腾的溪流和高耸的山峰。笑得毫无保留,像把整个旅程的欢喜都定格在这一秒。我们站在不远处看着,也跟着笑了。学生说:“老师,我们也拍一张?”我点头。不必摆pose,就站在河岸上,风吹乱了头发,笑出了皱纹——这才是真实的旅行,不是为了朋友圈,而是为了记住彼此还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国权独自走过石桥,步履稳健,手握山杖。桥下溪水从多个桥孔奔涌而出,形成小小的瀑布,水声清越。他不回头,也不停留,仿佛走过的是他一生的山路。我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在过这样的桥——一边是来路,一边是未知,而山始终在背后,默默托着我们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我和耿老师也赶快抓紧时间各自抒发着自己压抑已久的心里话。</p> <p class="ql-block">石桥上,我和开心并肩而立。孩子头戴花环,手里捧着一束野花。青山如屏,林木葱茏,我们站在中间,像一幅画,也像一个寓言——山记得所有来过的人,尤其是那些带着笑容和花来的。学生在我身旁轻声说:“老师,下次还来吗?”我望着桥下的流水,点点头:“来,山在等我们。”</p> <p class="ql-block">站在公路上,我举起右手,跟远山打招呼。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公路笔直延伸,两旁绿树成行,那一刻,她不是在拍照,而是在拥抱自由。学生说:“老师,你也试试?”我走出几步,张开双臂,风立刻灌满了衣袖——原来,山给的最珍贵礼物,是让人重新觉得自己还活着。</p> <p class="ql-block">我和耿老师并肩走在乡间公路上,说说笑笑,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蓝天白云下,我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一辆小车停在路边,像是特意为我们留出的空间。望着这身边高耸入云的大山和山脚下这源源不断的流水,忽然明白:所谓幸福,或许就是走一条安静的路,身边有个人,一起看山,一起慢慢老去。</p> <p class="ql-block">此刻的山风带着凉意,我们沿着一条山路顺坡而下。抬头望去,整座山体像被巨斧劈开一般,岩壁如刀削般陡立,层层叠叠的山石仿佛凝固的时间,记录着千万年的地质变迁,我依依不舍得又回头望了一眼这株从岩缝中钻出的小苗,它的根下看不到肥沃的土壤,绿色的叶子却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像是在向我招手。</p><p class="ql-block">我停下脚步,又一次凝视着它。它没有土壤,没有荫蔽,甚至没有足够的雨水,可它活着,活得倔强而热烈。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小学课本里“种子的力量”这篇文章,不是比喻,而是眼前这无声却震撼的现实。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被风或鸟带到这绝境,竟也能扎下根来,用年复一年的坚持,把荒芜染成绿意。</p><p class="ql-block">抬眼望去,远处石层间蜿蜒的藤蔓与一棵棵依山崖而挺立的树木。它们不喧哗,不争抢,只是默默地生长,用最柔弱的身体,对抗最坚硬的岩石。</p><p class="ql-block">远处的天空被厚重的云层覆盖,光线柔和而静谧,整座山谷仿佛沉睡在某种古老的呼吸里。可就在这宁静之中,我听见了生长的声音——不是耳朵听见的,是心感受到的。那是根在石缝中穿行的坚持,是叶在风中舒展的勇气,是一代又一代种子前赴后继的承诺。</p><p class="ql-block">下山时天空突然滴起了雨滴,我再次回头望了一眼那株最打动我的小苗,它虽然弱小,但在我心里却像一座灯塔。它不声不响地立在那里,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再贫瘠的土地,也挡不住一颗想活的心。而这座山,终将被绿色覆盖,不是因为奇迹,而是因为无数个微小都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团结起来,就能覆盖整座山峰。</p> <p class="ql-block">感谢国权每次我回来时的辛苦付出,感谢耿老师和燕子的每次相陪,真心感谢!我会把每次这幸福的时刻都牢记于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