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醉委员: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刍议</b></p> <p class="ql-block"><b>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刍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文/李醉(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西安老子学院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清廉法制建设的文化渊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古代的廉政法制建设是中华法制文明的重要内容。自夏朝以来,廉政问题一直是统治者关注的焦点,被视为治国理政的保证。</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廉洁思想一直扎根于中华文化,不因朝代变迁而消失。中国古代历朝都制定了严厉的惩贪法律、慎选贤才的铨选以及考课监察等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历代表扬清明廉洁的清廉匾也大量出现,如“皇家廉匾”,“清慎勤”匾,“家族匾”,“海青天”匾;“官匾”,乃至乾隆年间名臣孙嘉淦制的《为官八约》等。</p> <p class="ql-block"><b>1,西安法院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工作是打造西安“人文古都”的重要“章节”</b></p><p class="ql-block">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让城市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是西安城市建设的目标。西安法院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演绎和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法制文化,工作中应传承和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法制文化,与时俱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市民更好触摸历史脉搏、增强城市自信、文化自信。西安法院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应突出古都文化特色,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清廉法制文化闪光点、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2,推动“无讼社区” “无讼乡村”活动,彰显西安法制建设成果</b></p><p class="ql-block">制定西安市“法律进农村、进社区”“送法下乡”等活动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使之常态化。推崇和倡导做“法律明白人”活动,结合西安市社区、乡村发展实际,进一步修复理顺社区、乡村秩序,优化社区、乡村治理制度,平衡社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强化社区、乡村循法而为的社会风尚,将“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助民”等理念深植人心。</p><p class="ql-block"><b>3,加大培育西安市社会法治信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b></p><p class="ql-block">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尊法赋能”、青少年“学法护航”、市民“用法安居”等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红色文化、西安市井文化等有机融合,组织西安市区县法治文化季交流活动等。</p><p class="ql-block"><b>4,挖掘西安清廉法院流动宣传阵地,拓宽教育覆盖面</b></p><p class="ql-block">充分利用西安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等户外LED屏以及楼宇电梯智能屏,集中播放西安家风家教短视频,公交线路、出租车智能屏循环显示廉洁名句,让廉洁文化覆盖西安市区大街小巷,点亮古城西安廉洁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5,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西安市全民法制阅读,推进书香社会建设</b></p><p class="ql-block">充分利用古都西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线上线下各类廉洁文化阵地。推出“千古诗韵·一隅清风”,“古都家书·信笺传家风”,“法制干部品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吸引党员干部、社会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着眼西安市百姓生活习惯和细节,大力宣传西安市文明法制案例,引导和促进市民文明言行,提高公民文明素养。</p><p class="ql-block"><b>6,唐诗之都文化中融入廉洁法制文化主题展示</b></p><p class="ql-block">西安正在推进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标识。其目的是以唐代都城长安的文化底蕴为基础,通过系统保护、活化利用唐诗文化资源,构建文旅融合的国际化文化品牌,展现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将西安法制建设成果与文旅融合创新相结合,正当其时。</p><p class="ql-block"><b>7,建设周秦汉唐法制文化历史展示厅(馆),结合西安城墙灯会推出“法制文化灯展”</b></p><p class="ql-block">中华法制文明所追求的是“讼简刑清”,力求实现刑措而不用的和谐社会。孔子“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发挥了长久的影响作用。历代所谓“盛世”,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法致中和,囹圄常空”。中华清廉文化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更为我们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文化资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为西安法院廉政教育与研究平台揭牌</span></p><p class="ql-block">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西北政法大学,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八个外部监督单位,及部分特约监督员等来宾齐聚一堂,就“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入展开研讨与交流。与会人员的思想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交流研讨中洞见机遇与挑战,酝酿出古城西安清廉法院建设的未来与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