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Windsor - Elizabeth II</b></h1> 接下来也就没谁了,就只剩下 鲍里斯·约翰逊 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了。用中国话的一个话评价这哥们儿是"非典型",北京语就是"没六儿"。这个特点好像还是家族遗传的。1964年,24岁犬父还在纽约著名的哥伦比亚读大学本科时,就生下了他。因此 约翰逊 拥有美国和英国的双重国籍。"鲍里斯"这个名字是父母前一年去墨西哥游玩时,结识了一位俄罗斯流亡者的名字。如果再往祖上看,你就对这样起名的非主流方式不敢到意外了。父母双方祖宗都算上,拥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土耳其,犹太人的血统,其中包括了英国国王 乔治二世。家里亲戚有信基督教的,信犹太教的,信伊斯兰教的。约翰逊 刚出生没几天,父母就带着他去美国北部各地和加拿大旅行。3个月时,全家搬回到了英国。1岁大时,家里又添了一个妹妹,妹妹出生没几天,父母举家从牛津搬到了伦敦。2岁大时,父亲在美国找到了工作,全家又搬回到了美国。3岁时,一个弟弟出生了。弟弟出生没几天,两位年轻的夫妻带着三个小小孩从华盛顿特区搬到了康乃狄克州。4岁时,一家五口又搬回到英国伦敦,原因是父亲辞掉了工作,又回学校读书了。7岁时,母亲生下另一个弟弟。这个小弟弟出生没几天,全家搬到了比利时,父亲又放弃了读博士,在欧盟委员会找到了工作。11岁时,父母把他们四个兄弟姐妹全送入了寄宿制学校。14岁,父母离婚了。可以说在人生前14年,约翰逊 经历了比大多数地球人一生还多的事情。<br><br>约翰逊 进入了伊顿公学读中学,他开始了一段"稳定"的生活。这所英国最古老的学校对他赞赏的评语时,不惜吝啬地使用华丽的语言:"别人学习他玩闹,每次上课都迟到,老师上课他打断,所有正事不着调。"然而,约翰逊 的成绩却一直排在前列,参加了学校的著名社团,混成了全校的中心人物。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人生中一位密友,查尔斯·斯宾塞 Charles Spencer,戴安娜王妃的弟弟,将来的斯宾塞伯爵。毕业后,顺利进入了牛津大学。如果是普通人,就会迫不急待地去报道了。可惜己经见过大江大浪的 纽翰逊 不是普通人,他选择了先去澳大利亚玩一年。第二年,他进入了牛津大学古典文学系。剑桥的三一学院是王室子弟的培训班,牛津大学则是政客的教育基地。在牛津,约翰逊 跟一帮未来英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混成了哥们儿,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大卫·卡梅伦 和将来的内政部长,财政部长,外交部长,教育部长等等。他真做到了"老子过的桥比你吃的盐还多",竞选成为辩论社的会长,再一次当上了校内的公众人物。<br><br>就像你想到那样:约翰逊 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不能说是按部就班吧,也可以说是倒行逆施。他没有进入政界,却成为了报社记者。一年后,约翰逊 被报社派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他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之一。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然而他所有报导的文章主题只有一个:反对欧盟。官方术语是 欧洲怀疑主义 Euroskepticism。约翰逊 迅速成为了布鲁塞尔的"另类"知名人士。仅仅反对欧盟还不是造成他像苍蝇一般为大家所知的唯一原因。他以个人在世界各地的阅历,和古典文学知识,经常在报导中掺杂入自己编造的假故事,抹黑欧盟。当时的英国政坛,撒切尔夫人 非常喜欢 约翰逊,而忠厚老实的 梅杰 却十分讨厌他。因此当他在1993年表示出有意愿参政时,当政的 梅杰 直接了当地拒绝了他。就这样,约翰逊 慢慢熬成了主编,在新闻界很有名气。 2001年,约翰逊 终于当选为议员,正式步入政坛。在接下来四年的议会生涯中,开始时他还可以准时出席,第一年参加了议会50%投票,接下来就令人发指地缺席,参加投票越来越少。长期坚持发表反对欧盟的文章后,在2001年保守党党𣁽大选中,他突然高调支持唯一的一个亲欧盟的候选人,结果这个候选人输掉了选战。2003年,约翰逊 又支持工党首相 布莱尔 出兵中东战争,他自己还亲赴巴格达访问。2004年,他又在议会上领导提案弹劾 布莱尔 入侵伊拉克。在这些炸眼的动作下,什么写电视剧本,上电视节目,参加足球赛,等等整活都微不足道。约翰逊 成为了保守党副党𣁽。2005年,他支持大学好友 卡梅伦 在保守党内部选举中获胜,成为了领导人。<br><br>2007年,约翰逊 宣布参加首都伦敦市长大选。以他当时的名气,民众己经不太在乎他的政治纲领了。很多人表示:"我投给鲍里斯,因为他是逗笑好玩的人。"他的对手,工党的时任市长 利文斯通 Kenneth Robert Livingstone 从他之前的反欧盟的专栏文章中认真调研,批评他对其他国家的人带有种族歧视。约翰逊 摊开了族谱:"看看,看看!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种的人,谁敢说我是种族主义者?"他成功当选为伦敦市长。2008年,约翰逊 参加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接过了五环旗。为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第一任期内,开始了城市的改进步骤。伦敦的主要问题在于两点:治安和交通。这两项是大城巿的通病,特别是伦敦这座上千年的古城。当时正赶上美国的金融危机,银行投资是指望不上了。不过好在伦敦有一个英国特色:王公贵族。约翰逊 动员贵族们捐款。经过了近几百年的工业革命和社会改革,还有两次大战,贵族们兜里其实没几个子儿了。然而,约翰逊 聪明地找住了贵族们的心态:死要面子活受罪。大清末年,八旗子弟宁可全家饿肚子,出门都要提鸟笼子逗蛐蛐,要的就是这个体面。约翰逊 开始煽呼:"奥运会那是百年一遇,你爷爷都没赶上,这次让你们这帮孙子赶上了。你们的孙子都不见得再赶得上。所以大家至少把五代人的积蓄拿出来,展现一下大英体面。办不好大不了我四年后走人,还赶在了奥运会开幕式之前,各位可是要留在伦敦出席的噢。"王公贵族们纷纷解囊,好在建设经费早在上任市长申请奥运会时已经解决,约翰逊 要做的事花不了太多钱。对于治安问题,伦敦市民常年生活在天子脚下,沐浴王化,深受德育。为了自己的体面,主动改善城市安全。并且,此时正赶金融风暴,大家也没钱上街嘚瑟,都窝在家里。约翰逊 干掉了警察厅中不与之合作的老领导,换上了自己人。市面治安显著改善。关于交通,市长 引进了更省燃料的新款双层巴士和地铁自动售票系统,节省人力和资金。多出的人工投入到延长公共交通运行时间上。约翰逊 还发展共享单车计划,人们经常看见穿着一身西装,顶着一头乱发的市长在伦敦街头骑自行车而过。有一次,约翰逊 骑车在街上刚巧遇见三个反社会青年绑架了一个的女摄影师,市长上前解救了她。<br><br>2012年,伦敦市长大选,利文斯通 再次对战 约翰逊。利文斯通 再次选错了进攻方向,他没有提出任何改进伦敦的方案,反而死抓住 约翰逊 的错误玩命批评:在任内任人唯亲,滥用公共开支,报销费用太多,个人收入太高,保持与情妇的关系等等。所有人 都知道 约翰逊 早就是这个德行,这些问题在 约翰逊 一抓一大把,根本没人在意。于是,约翰逊 再次连任。不久后就成功主持了伦敦奥运会。八年任期下来,超过一半的伦敦市民喜爱这位市长。2015年,在谢任市长前夕,约翰逊 再次获选下议院议员,进入国会。也是这次大选,好友 首相卡梅伦 承诺:如果保守党赢得大选,就进行脱欧的全国公投。两个人也因为脱欧的问题背道而驰。公投前一天,约翰逊 在温布利球场的6000名观众面前,称明天将是“英国独立日”。卡梅伦 随即回应:扯蛋!英国什么时候不独立了?公投结果是脱政,卡梅伦 辞职了。几位保守党大佬开始争夺党𣁽的位置,其中包括了 约翰逊。约翰逊 的呼声很高,然而没几天,原本支持他的好朋友,司法部长突然宣布自己也要竞争党首,并且给出的理由是:"约翰逊 太散漫,在当前这种关键时刻,他无法团结党内力量。"于是 约翰逊 第二天就召开了记者会宣布退选,他当众表示:"我太散漫,在当前这种关键时刻,无法团结党内力量。"一团乱麻留给了 梅姨。 梅姨 在启动脱欧之初,就宣布内阁可以自行制定方案,不必下议院掺和。到时候你们盖章就行了。以议会的搅屎操行,这个作法即是掩耳盗铃,又是适得其反。因此,下议院精神饱满地连续四次否决了 梅姨 的提案。我们之前说过,其间,梅姨 还提前举行大选,但是结果是保守党丢掉了更多的议会席位。议会聪明地抓住了 梅姨 的七寸:北爱尔兰和爱尔兰边界问题。两地的陆上边界线长达500公里,有300多个通道。要是重新设立所有检查站,这得多大的工程。梅姨 根本就不敢计划这个边界上的具体方案。不过,这也不用她操心,因为欧盟根本就不干。就算英国出钱出人,爱尔兰人就不同意。都在欧盟里时,爱尔兰人去北爱尔兰畅行无阻。如今你要设关卡,给我们制造的麻烦你怎么补偿?还有货物呢,滞留的时间怎么补偿?冷冻和新鲜货物损失怎么补偿?还有我们民族感情呢,几百年来死了多少人才换来的和平,不能让你这么毁了。因此,两地边界不设防成为了脱欧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不是英国内部的共识。梅姨 提出的方案是:既然在与爱尔兰的陆地边界不设防,那么北爱尔兰的关税和边检就按欧盟制度算。我怀疑 梅姨 是故意的,北爱尔兰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北爱尔兰执行欧盟制度,那整个英国不都要按欧盟制度吗?这还脱什么欧啊?她本来就是留欧派,议会里包括了保守党的留欧派和反对脱欧的其他党派。这一下议会来神儿了,"我们大英需要绝对地独立!"连续拒绝了 梅姨 的提案,最后 梅姨 适当地哭着辞了职。<br><br>2019年7月24日:鲍里斯·约翰逊 上任成为英国首相。这时己经没有"脱欧派"和"留欧派"了。既然公投已经选择了脱欧,留欧自然就是政治不正确,留欧变成了"软脱派",实际上是"软拖派",慢慢地拖延下去,拖黄了为止。之前以 约翰逊 的脱欧派变成了"硬脱派"。看着 梅姨 和议会的双簧,约翰逊 上任后就提出:"不惜一切代价在2019年10月31日前完成脱欧,不管有没有协议方案!"当议会试图干涉时,约翰逊 说服 伊丽莎白女王"暂时"让议会休会,你们在旁边歇会儿。下议院应刻将首相告上法庭。不过趁着法院流程这段时间,约翰逊 完成了新脱欧协议。北爱尔兰在关税上留在英国体系,但受部分欧盟规则约束。同时在北爱尔兰到英国岛之间的海上设立检查站。这样就把海关放在了几个港口城市,原本港口就有装货,卸货,和验货的任务,现在就加一点关税的附加小程序。并且为了让北爱尔兰仍旧感受到不列颠的温暖,新协议规定每四年,北爱尔兰议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具体执行程序。毕竟我们已经民主了,英国下议院不应干涉地区事务,不然你们这些议员就是帝国主义诈尸了。之后英国最高法案虽然判决 约翰逊 暂停议会休会违法,然而首相却把脱欧的事情办了,而且合理合法,有根有据。议员无话可说。2019年12月大选,保守党赢得压倒性胜利,获得议会多数,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首相的新方案顺利在议会通过,女王盖章后,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启动退出欧盟。<br><br>说实在的,约翰逊 强行脱欧,在政治上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是错误频发,漏洞百出。重新建立一套系统哪有这么容易啊?而且软拖派或留欧派并不是真服。就像封彪表面上下跪叫了爷,转脸就把强哥的弟弟办了。只要有执行上有一星半点的错误,反对者就放大批评。可是架不住 约翰逊 狗屎运报表。脱欧方案刚开始执行,贸易活动停止了,旅行人流消失了,政府控制了一切,新冠疫情来了。议员们和政客们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再怎么热爱折腾的人,还是自己的命最重要。什么民主权利,什么民族太义,见鬼去吧!感谢上帝,现在有 约翰逊 那孙子在顶着。不过 约翰逊 也为好运偿还了代价,2020年3月底他染上了病毒。4月初,病情恶化转入加护病房,加上了呼吸机。4月底才转危为安。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后,约翰逊 仿佛参透了生死,经常在家里办派对。2021年底,疫情慢慢过去后,英国媒体又活过来了,开始整活儿,披露首相在疫情期间违反禁足令,在唐宁街10号举行私人聚会。对于整活狂人的 约翰逊 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然而,疫情让很多人都看透了生死,保守党的党纪执行官 克里斯托弗·约翰·平彻 Christopher John Pincher 也放飞了自我。他在酒吧里性骚扰两个男子。性骚扰跟 约翰逊 没半毛钱关系,但是 约翰逊 在知情的情况下仍然支持 平彻 出任执行官。为此,约翰逊 于2022年7月主动辞职,大多数内阁们也纷纷下台。其实"知不知情"这种事情怎么有真凭实据的证明?约翰逊 早期当记者和主编时经常自己编故事写假报导,白纸黑字他都铁齿铜牙的扛过来了。这次辞职只能说是他不想干了,谁知道为什么? 2022年走向尾声的还有 伊丽莎白二世。她一生见证了太多的反反复复,喜怒哀乐。在疫情爆发期间,她鼓励民众决不放弃。2020年,最喜爱的孙子哈里王子与妻子梅根脱离了英国王室。2021年,陪伴终身的丈夫菲利浦亲王逝世。2022年2月6日,女王独自庆祝了自己登基的白金禧Platinum Jubilee 70年庆典。9月8日,伊丽莎白 安详去世。享年96岁。儿子 查理三世 接过了王位。<br><br>首相呢?莉兹·特拉斯 Mary Elizabeth Truss 有幸于2022年9月6日在女王生前得到了接任首相的批准。两天后女王去世,全国哀悼。经过10天哀悼期后,特拉斯 推出了减税计划。特别是将富人的最高所得税降至40%。几年疫情下来,平民百姓耗尽了积蓄,而有钱人的财产没有损失,反而增加了。这时候给富人减税,这不是找骂吗?10月11日,在全国的声讨中,特拉斯 撤回了减税法案。电视脱口秀打趣地说:买一袋生菜,看看菜和 特拉斯 谁先烂。果然她宣布于10月20日辞职。英国报纸上说发表评论:"事实上,特拉斯 在撤回减稅当天就已经丧失了管治能力,扣除女王逝世后的十日哀悼期,她的实际管治时间仅仅七日。"特拉斯 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在任最短的首相。<br><br>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空儿找我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