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华为pura7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时间:2025年9月18日下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点:厦门鼓浪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霞浦民宿早饭后,我们架上导航从霞浦自驾到厦门,计划游览鼓浪屿。早上在山水谈民宿,先生根据路程、时间等就先预定了下午3点半东渡码头往鼓浪屿的船票。中午1点多到了厦门预定的酒店,稍事休息后,我们打车于两点半提前一小时来到东渡码头侯船厅里的星巴克,一边喝咖啡一边侯船,趁此休息休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东渡码头侯船厅像一座人文小公园,应景厦门的一些人文景观矗立其间,每一处都围满了拍照打卡的游人,热闹非凡。我特有耐心的等人少时抓拍了几张侯船厅图片,以留作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点半乘船,20分钟后到了鼓浪屿。下船走到环岛游电瓶车售票窗口是4点景01分,售票员说4点后购买的环岛游票中间不停,半小时环岛游一圈。惊讶,还有这规定,网上购买轮渡票时没有这一说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得儿,既已登岛侧安之,不停不停吧,鼓浪屿虽不大却有三百多条巷子,一千多座中西建筑,大热天要在有限的2小时内徒步游完主要景点肯定赶不上6点半的最后一班船,再说体力也受不了。故毫不犹豫购票乘车环岛游了一圈,吹着海风,看着海景,路经钢琴博物馆、皓月园(郑成功雕像)、日光岩(鼓浪屿最高点)等,后又在码头一侧自由游览了半小时,虽是蜻蜓点水般的乘车环岛一圈游和半小时自由游,没有时间去走街闯巷的深度细看,但能在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中漫步,感受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活力交织,聆听白墙红瓦老别墅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却也算初识了鼓浪屿,也算到此一游了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船上时,船员频频给乘客简单介绍鼓浪屿主要景点及返程注意事项等。航行时,看到岛上一排的红瓦白墙建筑,船员提示乘客说现在看到的红色穹顶建筑名叫八卦楼,现为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是鼓浪屿重点景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卦楼是在船上看到的第一个主要建筑。据相关介绍,八卦楼鼓浪屿东北部,始建于1907年,由台湾富商林鹤寿出资、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是厦门近代建筑的典范和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以其融合东西方建筑风格的独特穹顶设计闻名,素有“小白宫”之称,是厦门近代建筑的典范之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卦楼总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通高25.7米,主体呈长方形,圆顶高10米,设八边形平台与8道棱线,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布局,故名“八卦楼”。建筑融合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石柱、伊斯兰式红顶及本土花岗岩装饰,体现东西方文化交融。设计历时23年,1930年穹顶封顶,为鼓浪屿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乘船的随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趁乘船时间,先了解下鼓浪屿的基本情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鼓浪屿位于厦门市西南部海域,面积约1.88平方公里,距厦门岛直线距离600米,核心景点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自19世纪40年代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窗口,现存千余幢中西合璧建筑,形成“万国建筑博览”景观。音乐文化深厚,建有钢琴博物馆和风琴博物馆,人均钢琴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钢琴之岛”。历史上郑成功曾在此操练水师,并培养出林巧稚、卢嘉锡等杰出人物。201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融合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与音乐文化的国际旅游胜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航行20分钟登上了鼓浪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了码头的随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乘电瓶车环岛游时的抓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穿行于热带植物的绿荫道上,两个字:清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抓拍的滩涂小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抓拍的建筑小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抓拍的海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司机说前边山上就是钢琴博物馆,目前在维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钢琴博物馆就是我们乘船看到的景点——八卦楼,环岛游的电瓶车没路过八卦楼,好在乘船时已看到了它的外观轮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司机说看到的那个就是日光岩,也是鼓浪屿的最高处,说时迟那时快,迅速抓拍,显然晚了。车速很快,想抓景完全看运气,拍好了就好,拍不好也释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光岩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海拔92.7米,上有郑成功雕像,是鼓浪屿的最高峰和标志性景点,以其壮丽海景、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摩崖石刻著称。 登顶可360度俯瞰厦门市区、鼓浪屿全岛及大担、二担诸岛,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遗迹,是厦门必游之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光岩始建于明代,以天然巨石为顶,融合闽南建筑与佛教文化,弘一法师曾在此闭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乘电瓶车穿行于环岛路和街巷,虽海景、街景瞬时掠过,却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抓拍日光岩上的郑成功雕像,遗憾的是车速太快,且只能拍后影,侧影需侧身回头拍,拍了好几张,只有这一张凑合能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641年郑成功屯兵于此,命名“日光岩”,现存水操台遗址、寨门及“闽海雄风”摩崖石刻,再现抗清复台历史。还有80余处题刻跨越明代至近现代,如明代丁一中“鼓浪洞天”(1573年)、民国许世英“天风海涛”,构成露天书法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乘车抓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半小时的乘车环岛游很快就结束了,下了电瓶车看时间还不到5点,我们商定各自在码头周边去逛自己想看的,5点10分在码头入口集合,然后排队等待登船返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利用集合前的半小时,我们两口在码头一侧附近走了走,看了看,拍了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很想看看使馆区,因它的建筑应该更多样丰富,由此特咨询了一位导游,她说码头附近有美国使馆,很近,并指了方向。我们沿着她指的大致方位一路走,一路问,一路看,虽最后也没看到使馆,却看到了管风琴博物馆、仓储、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等,挺好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是为目前亚洲最大的百年巨型古管风琴波士顿﹣灵光堂 Casavant Opus 700管风琴量身定制的一座艺术殿堂,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集古董管风琴收藏研究、演奏展示、教育传播、古琴修复为一体的国际管风琴艺术交流平台。波士顿﹣灵光堂 Casavant Opus 700管风琴是由著名爱国华侨胡友义先生无偿捐赠的。该琴是由1890年 Hutchings 制造的英国风格的"圣坛管风琴"和1917年加拿大北克卡萨翁管风琴制造公司的法国风格的"画廊管风琴"组合改造的巨型管风琴,它拥有7341根音管、132个音栓。经国内外40余位的专业风琴修复师历时近4年时间的修复,让这架沉睡多年的乐器之王再现天籁之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了仓储也就是仓库。据门前介绍: 厦门开埠之后,英商洋行陆续进入厦门经商,并在鼓浪屿建设办事机构和仓储设施。其中,和记洋行创办于1846年,经营茶叶、丝绸及苦力贸易,兼营保险代理业务。1862年由伙东博伊德( T . D . Boyd )接办,更名为 Boyd & Co 。和记洋行位于三丘田码头一带,这里是鼓浪屿洋行和货仓集中的区域之一。这座和记洋行仓库约建于19世纪中叶,是和记洋行众多仓库中规模较小的一处。其上部的砖砌外墙大部分已坍塌,只余比较规整的方块花岗岩条石砌成的下半部外墙以及石砌门窗边框。位于和记洋行仓库遗址西南的工部局遗址,曾是和记洋行的办公楼。而和记洋行的大班奥尔( W . S . Orr )是鼓浪屿工部局第一届董事会成员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仓储小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龙山洞1978年5月开工建设,1990年12月建成通行,通道全长约426米,宽约5至9米,高约5米,东西连接三明路与内厝澳路,东出口紧邻三丘田码头,西出口为内厝社区,是两片居民与游客的便捷通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洞内两侧墙上着投射着百年建筑变迁与古典乐器图谱的影像装置,营造出了浓烈的历史氛围感。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街景随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位于鼓浪屿福州路127号。1930年6月至1931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设在这里,这里是指挥一场场无声战争的"司令部"所在地,﹣对革命伉俪﹣﹣军委书记蔡协民和军委机关秘书曾志在此办公、居住。福州路127号的第二层,是彼此相通的一厅两房,站在晾台上就可以观察对面海面和鹭江道的动静。这里看似只有门前一条窄巷,但其实暗藏一个后门,遇到紧急情况,可随时撤退到另外一条街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1930年6月至1931年5月,在鼓浪屿福州路127号,军委书记蔡协民和秘书曾志曾在此工作,指导全省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一座古建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你只需静静的听即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乘电瓶车半小时,自由活动半小时后,回到码头坐等朋友夫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电瓶车售票口也是乘车处的这条小巷子上面,从我们来到准备回人都很多,很好奇上面到底有啥,这么聚人气。趁等朋友夫妇时间,快速上来看了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是院墙上面写着的“鼓浪屿”三个大字和另一面墙上的“厦门”两字。不知朋友们发现没有,近几年似乎一夜间各个景区或景点或路边都竖起了“我在XXX等你”、“想你的风吹到了XX”、“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以及地名、景区名等等、等等,丰富多彩的这些人文小景,既一目了然的推介了当地文旅,也烘托了景区氛围,吸引着游人络绎不绝的围观拍照打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鼓浪屿和厦门字墙前拍照打卡的游人熙熙攘攘,想拍张净面非常困难。厦门字墙压根就拍不成,鼓浪屿字墙也是拍照打卡的男女老少轮番上阵不断,趁换人间隙抓拍了几张,仅有这张抓拍进去的人在边上,试着把人抹去后,整个画面凑合着能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乘船返回时的船上随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