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为一座宫殿,来了一座城。这是摩尔人留给西班牙最后的王宫,也是旅游的拍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入格拉纳达的那一刻,仿佛整座城市的呼吸都与阿尔罕布拉宫同频。它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是一段凝固在红土高台上的文明回响。我们为它而来,也为它停留——一座宫殿,真的能撑起一座城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阿尔罕布拉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格拉纳达市,是伊斯兰建筑与欧洲文艺复兴风格交融的瑰宝,被誉为“摩尔人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丘之上,宫殿群如一颗镶嵌在绿意中的明珠,塔楼与穹顶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它不张扬,却自有威仪。伊斯兰的几何精妙与基督教的恢弘气度在此交汇,像是两种文明在时光中握手言和。风吹过庭院,带来远处雪松的气息,也带来了七百年前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阿尔罕布拉(Alhambra)真的太大了,我们游了4小时还没有完全游完,太惊艳了。[玫瑰][强]</p>
<p class="ql-block">脚步在石板路上缓缓前行,每转一个弯,都像打开一扇新的时空之门。从纳赛瑞德宫的雕花穹顶,到赫内拉利费花园的流水潺潺,再到城墙外俯瞰全城的观景台——这里不是走马观花能读懂的地方。四小时,不过才触到它的衣角。我们坐在狮子庭院旁的石阶上喝水,看阳光一寸寸爬过拱门,忽然明白:有些美,需要浪费时间去感受。</p> <p class="ql-block">阿尔汗布拉宫(Alhambra Palace),是西班牙的著名故宫,为中世纪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王宫。“阿尔汗布拉”,阿拉伯语意为“红堡”。宫殿建于13、14世纪,它是摩尔人所建。是伊斯兰艺术在西班牙的瑰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堡”之名,源于它用当地红土夯筑的墙体,在夕阳下宛如燃烧的火焰。而走进内部,又是另一番天地:石膏浮雕如蛛网般密布墙壁,瓷砖拼出无尽的几何图案,水渠静静流淌,倒映着蓝天与雕窗。这里没有繁复的神像,却处处是信仰的痕迹——“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阿拉伯铭文,在梁柱间低吟浅唱。</p> <p class="ql-block">穹顶之上,金色与蓝色交织成一片星河。几何纹样层层叠叠,像是一场永不重复的数学之舞,又似通往无限的冥想之门。抬头仰望,仿佛能听见工匠当年凿刻时的呼吸。那一笔一划,不只是装饰,而是将信仰织进石头里的虔诚。在这片穹顶下,人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时光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观景台上,眼前是整座格拉纳达城铺展如画。白墙红瓦的房屋依山而建,远处阿尔普哈拉斯山脉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倚栏远眺,粉色的三角梅从墙头垂落,随风轻摆。这一刻,我忽然懂了为什么摩尔人要在这里建宫——不是为了固守,而是为了看见:看见山河,看见人间,看见自己在天地间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宫殿深处,拱门连着拱门,柱廊通向柱廊。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映出头顶繁复的雕刻。中央的喷泉细水长流,像是从未停歇的低语。游客们轻声交谈,脚步轻缓,仿佛怕打破这份千年沉淀的宁静。这里不像博物馆,更像一座仍在呼吸的宫殿——风穿过回廊,水滑过石槽,光落在雕花上,一切都在流动。</p> <p class="ql-block">一道拱门,便是一幅画。几何图案与阿拉伯书法在石上缠绕,金色线条在阴影中若隐若现。透过拱门望出去,庭院绿树成荫,光影斑驳。这不只是建筑,更是一种哲学:框住一景,便成永恒。我们站在同样的位置拍照,千百年来,或许无数双眼睛也曾这样凝望过同一片绿意。</p> <p class="ql-block">红瓦屋顶在阳光下泛着暖意,棕榈树在风中轻轻摇曳。宫殿前的绿篱修剪得整整齐齐,像是一道绿色的诗行。几位游客驻足门前,仰头细看那些刻满经文的门楣。云层缓缓移动,光影在墙上流转,仿佛整座宫殿都在呼吸。这一刻,历史不是冰冷的遗迹,而是可以触摸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一条水道静静延伸,两侧灌木如墙,水面平滑如镜,倒映着天空与树影。睡莲浮在水上,像是一枚枚静止的时间印章。有人沿着石砖小径缓步前行,脚步声轻得几乎听不见。水,在这里是灵魂。它不喧哗,却贯穿整个宫殿,从喷泉到渠流,从庭院到回廊,带来清凉,也带来宁静。</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时,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这里就是他们当时的宫殿。它建筑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的山丘上。宫殿的围墙东西长200米,南北长200米,高达30米。为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1492年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后,建筑物开始荒废。1828年在斐迪南七世资助下,经建筑师何塞·孔特雷拉斯与其子、孙三代进行长期的修缮与复建,才恢复原有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边,能感受到当年的防御之严。30米高的墙垣,俯瞰全城,易守难攻。而如今,它不再属于某位君王,而是属于每一个愿意倾听它故事的人。从荒废到重生,三代建筑师用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让这座“世界奇迹”重新站起。历史会遗忘,但也会被重新拾起。</p> <p class="ql-block">一道拱门,两扇圆窗,雕刻繁复如织锦。花纹中藏着阿拉伯的智慧与审美,每一笔都经过精心计算。窗外绿树掩映,古老的建筑若隐若现。这扇门,曾见证过多少王室的步履?如今,它静静立着,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水池如镜面般平静,倒映着宫殿的轮廓。对称的拱窗与阳台在水中完美复刻,仿佛另一座宫殿沉睡在水底。草坪绿得发亮,游客三三两两走过,身影也被轻轻纳入这幅画中。风起时,水面微漾,倒影碎成一片光斑,又缓缓拼合。这一刻,现实与幻象,只在一池之间。</p> <p class="ql-block">阳光穿过柱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站在廊下,外套被风轻轻掀起,我不急着拍照,只是静静站着,仿佛在等一束光落在最合适的位置。这场景,像是一幅流动的油画——人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而风景,也因人有了温度。</p> <p class="ql-block">一道华丽的拱门下,庭院开阔明亮,瓷砖地面洁净如新。游客们穿行其间,有的仰头看雕花,有的俯身拍倒影。远处的建筑与拱门遥相呼应,风格统一而庄重。这里没有喧嚣,只有低声的惊叹与快门的轻响。历史在这里,不是被围观,而是被沉浸。</p> <p class="ql-block">一面瓷砖壁画静静挂在墙上,中央是“PLUS ULTRA”——“超越极限”的拉丁文铭文,周围是蓝金相间的几何与花卉图案。这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印记,也是基督教收复失地后的宣告。伊斯兰的精致与欧洲的雄心,在同一面墙上共存。阿尔罕布拉,从来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层层叠叠的历史拼图。</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石墙前,指尖轻抚浮雕的纹路。流水从石槽中缓缓淌过,像是时间的低语。今天我穿着色彩斑斓的裙子,与古老的石墙形成奇妙的对比——古典与现代,在这一刻悄然融合。我没有说话,但眼神里,写满了敬畏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作家的雕像,庄重地立在林间,就是这个作家写书向世界介绍这个美丽神秘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仰头凝望,</span>这一刻,仿佛过去与现在,在此轻轻握手。</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木门厚重而沉静,拱形门楣上的花纹已有些模糊。</p> <p class="ql-block">这是“正义之门”</p> <p class="ql-block">最后要感谢女儿女婿的陪伴。这次是他们带着我出国自由行的,让我感受到年轻人的魅力和能力,和她们在一起我真的很幸福很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