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摄影/编辑 维 岩 (沈阳) 5938586</p><p class="ql-block"> 地 点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p><p class="ql-block"> 时 间 2025年9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距我家乡沈阳六百余公里外,有一座如梦似幻的城市﹣﹣哈尔滨。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以其耀眼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距哈尔滨不远,我却未曾去过。随着近年来哈尔滨旅游日益火爆,我到此一游的心情愈发浓烈。有人建议最好冬雪季去,但我觉得与南方人不同,自已的家乡沈阳不缺雪,冬景应不输哈尔滨;又想到春秋季节去哈尔滨会避免游客拥挤的烦恼,另据知情的朋友介绍,当下哈尔滨秋色也很美,且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我于9月下旬约伴前往哈尔滨,到访了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太阳岛、中华巴洛克、抗联纪念馆、“731”遗址等著名景区。此行果然不负所期,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尽览中央大街的百年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少去过哈尔滨的人说,游哈尔滨首推中央大街,不到中央大街,等于白来哈尔滨。所以我此去哈尔滨,特意住宿在距离中央大街中段仅三四百米的一家酒店,五日里几乎每天都能到访这一著名的百年老街,兴致迭起,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现为哈尔滨市内道里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这条街的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由当时的俄国工程师设计,并经百余年的积淀,汇集了欧洲15一19世纪主要建筑流派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欧式街道和优雅的环境,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中央大街排在“中华十条著名步行街”之首,并被誉为“亚洲第一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哈尔滨中央大街,只见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街道两旁的欧式或仿古建筑达70多处,令人目不暇接。我从街牌上了解到,中央大街建筑群中列入省市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3处之多,在国内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随人群漫步在大街上,处处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欧式或仿欧式建筑,欧式的艺术、商品不时呈现在眼前,如一股股浓郁的欧式风味、异域风情扑面而来,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惊叹自己脚下的整条中央大街地面上,满铺着花岗岩“面包砖”。这是于1924年5月铺设,每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表面呈浑圆状,铺设密集精巧,如同一个个俄式小面包,被称为“面包砖”。当时每块成本1块银元(相当于1个人1个月的生活费),整条大街铺设了870万块地砖,在中外铺路史上堪为奇迹,被称为“艺术路”、“黄金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于白天与夜晚不同时间去往中央大街,注意到街面上的“面包砖”会散发出不同的质感。特别是有一天晚上,我顶着淅淅沥沥的秋雨赶到那里,看到整条街被染上雨水的“面包砖”,更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在楼灯和街灯的照射下,忽而泛着清丽的冷光,忽而泛着温柔的暖色,构成了一幅幅奇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得益于从住处走到中央大街只需几分钟,所以我不分昼夜,尽量抽时间往那里跑。相比白天,我更钟情于晚上逛街。夜幕下的中央大街,是越夜越美丽!华灯映衬下的欧式建筑流光溢彩,人们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而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哈尔滨之前,我早已耳闻哈尔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活力,我今次到此得到体验,眼见为实。我第一天晚上去中央大街,正巧邂逅"敷尔佳之夜",马迭尔这座百年老店的阳台上,一名俄罗斯男子正在演奏小提琴名曲目。晚风轻拂,琴声流淌,花朵簇拥阳台,游客纷纷驻足仰望、聆听、欢呼,把金秋的古街之夜酿成一曲曲浪漫乐章。我沉浸其中,似乎醉了,而且醉得不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稍加留意,我看到像马迭尔这样的音乐阳台还有多处。此外,又遇见了街巷音乐演奏者,其被称作“角落音乐”。“阳台音乐”、“角落音乐”,已成为中央大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里,城市烟火与经典艺术共鸣,现代气息与历史回响交汇,散发着哈尔滨世界音乐之都无比诱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另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是随处可见的艺术雕塑,有的矗立在建筑物上,有的散落在街边,每一件都独具匠心。这些雕塑以欧洲风情为主题,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时尚元素,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向我们讲述着这条大街和这座城市的变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楼上、楼面、门前、街口,那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古典人物雕像,静静地注视着街道,见证着哈尔滨的百余年风云变幻,展现着古街昨天与今天的时尚与繁华。我特别感兴趣那辆孤独的马车雕塑,赶车人仿佛在思虑、等待着什么。我耳畔不由响起了俄罗斯《三套车》这首著名歌曲的旋律,引起阵阵幽深的遐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踱步、徘徊在这恰似流动的雕塑艺术博物馆中,不禁心旌摇荡,如醉如痴。这些雕塑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们与周围的建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灵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说哈尔滨人不管男女老少离不开啤酒,而且酒量惊人。中央大街到处是啤酒屋,特别吸引人的是几处街口自助啤酒服务,只要扫码支付13.9元,即可拿到一个杯子,进入服务区随意品尝几十余种口味的啤酒和原味格瓦斯等饮品。并且临走时还可以再接上一杯自己喜欢的啤酒带走,边走边喝。可惜我没有酒量,放弃了品尝、豪饮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外地人来中央大街除了见识和品尝啤酒,一定还要买面包、香肠带回去。这的面包、香肠虽显“小贵”,但百年相传依然洋味正宗,什么秋林、里道斯,烟火坊…,同行伙伴紧着说,咱们家那边的味道真跟人家比不了。我用30元买个600克里道斯面包列巴,快赶上在家牛肉的价钱了,你说值不值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我已穿过中央大街北段,到达了松花江畔广场。这里有一座为1957年哈尔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的大型防洪纪念塔。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组成,花岗岩质,通高22.5米。塔基有两层不同高度的底座,分别表示1932年和1957年特大洪水的水位。塔身下部有全市各界人民抗洪抢险的浮雕。塔顶有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群雕像。纪念塔雄伟壮观,撼人心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防洪纪念塔屹立江畔,见证了城市与洪水的较量,铸就了不朽的英勇传奇,是哈尔滨人民勇敢与智慧的象征!它激励着人们继承先辈事业,发扬光荣传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途中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庆和中秋将至,松花江畔、纪念塔下,园艺师傅正忙碌着,络绎不绝的游人穿梭在花海中拍照留影,洋谥着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秋空清澈,江风拂面,我在此再次回望己披上节日“中国红”、布满花团锦簇的中央大街,从心底发出大声呼喊: 哈尔滨啊,祝愿你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明天会更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之,在哈尔滨短短五日,我去中央大街穿行了六个来回,仍觉流连忘返,余兴未尽。这里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和氛围,深深地熏陶、感染着我,给我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这是来一次就忘不掉的地方,是来过还想再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