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拆快递)我与惊喜撞了个满怀

添枝加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早上起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烧开水、洗衣、拖地、做早餐……吃完早餐,正准备去阳台晾衣服。这时,手机“叮咚”,一声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瞬间弹出快递取件通知。我盯着屏幕看,愣了愣,最近没在网上购物,这突如其来的快递会是什么,谁寄来的。是儿子寄来的惊喜?同学寄来的水果?还是亲朋寄来的礼品?难道是商家发错了地址?不对,商家怎么会有我家的地址,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和手机号,一连串猜测在心里打转,却怎么也想不出头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买完菜回来后,我迫不及待抽空去了快递驿站,带着几分好奇,立刻报出了取件码。快递小哥忙给我拿快递。包裹不算大,长方形,摸起来有点硬度,到底是什么?这时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急忙拆开外层的防水袋,一本印刷精致带着淡淡墨香的刊物赫然跳入了我的眼帘——《乡音》!呀,是编辑部寄来的,这是我之前投稿的那家编辑部,很久没有消息,我还以为石沉海底,文章被“枪毙”了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此刻,我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指尖轻轻翻开封面,在目录页面上寻找我的文章,那个熟悉的标题让我屏住了呼吸,没错,还有我的名字,真真切切清晰地印在文章标题下面的左上角。这是一篇游记,写的是在一个特色古村——“宏村”参观的感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几个月前在作协群里,看到有人发了几个刊物的投稿邮箱。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出了稿件,文章投出后,我还反复检查了几次邮箱有没有错,之后两个月我一直在默默等待消息,却渺无音信。没想到三个月后,文章竟然被市级文化期刊《乡音》采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指尖拂过带着温度的纸页,我被编辑老师的垂青深深感动。常言道:米淘三遍沙子少,文改三遍质量高。曾经在深夜修改的字句,反复打磨的段落,一次又一次逐字逐句的揣摩、推敲,此刻都化作铅字,安静而自豪地躺在刊物里。看着自己的作品上刊,心中暗暗窃喜,兴奋与激动交织。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但却给了我自信,足以慰藉曾经失落的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b style="font-size:22px;">感谢编辑老师的认可,感谢《乡音》这本期刊让我的作品有机会变成了铅字,它给了我极大的鼓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这份意外抵达的快递,既不是精致的礼盒,也没有华丽的包装,更不像奖杯那样耀眼,但它铭刻的却是一份沉甸甸足以点亮整个日子的认可,也让我往后每一次提笔,都多一份勇气与底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