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公里外的讲台

十三拍客

<p class="ql-block">四十公里外的讲台</p><p class="ql-block">十三拍客2025.09.30.于三港</p><p class="ql-block"> 起初,倒也不是没有过犹豫。六公里与四十公里,终究是不同的。六公里的路,是闭着眼睛也能摸到的熟稔;四十公里的路,则是需要特意早起、算计着油表的远征。有人说我傻,有人猜我是为了那点微薄的补助,我只是笑笑。人生的工作年岁,已然走过了四十二个春秋,这最后的一程,山高水远,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仿佛是长途旅人望见最后一处歇脚的凉亭,心里反倒生出一种格外的、近乎于奢侈的从容。</p><p class="ql-block"> 初到时,匡河中学待我们极厚。学校将临街的一栋旧舍细细装修了,窗明几净,推窗便能望见远山淡淡的轮廓。这安身之所,先就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一颗飘摇的心,稳稳地落了地。待到真正步入这所学校生活的肌理,更觉出一种不同来。这里的班子,是真正拧成一股绳的,他们走在前面,身影便是无声的号令。山里的孩子,眸子是清亮的,像被晨露洗过一般,看你的眼神里,有种全然的信赖与求知的渴望。这里的家长,言谈间总透着对学问的敬、对先生的重,那份朴素的沟通,让人心里妥帖。工作量自然是比原先重了些,可说来也怪,身在此间,被周遭那团亲和而热烈的气场所包裹,自己若不加一把劲,倒仿佛成了不合群的异类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这把老骨头里那点未熄的火,竟也被他们点燃了。教学之余,我将那些沉睡了许久的“宝贝”一一唤醒。航拍器嗡嗡地升上天空,单反相机咔嚓地定格瞬间,运动摄像机则像一只敏捷的眼睛,追逐着少年们的身影。军训场上的汗水与坚毅,运动场上的呐喊与欢腾,都被我一一收纳进来。夜深人静时,便对着荧荧的屏幕,将那些流动的光影,剪辑成一首首视觉的诗。 当“十三拍客”的名字伴着这些生动的画面,在网络间流传,收获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赞叹时,我心里明白,这是我献给匡河最好的见面礼。</p><p class="ql-block"> 我的地理课堂,也因这趟远行而变得辽阔起来。我不再仅仅依赖课本上那些静止的图片与枯燥的经纬。我将自己这些年跑遍大江南北所摄的风物,那些苍茫的戈壁、温润的水乡、巍峨的雪山、奔腾的大河,都请进了课件里。当课本上的名词与眼前真实的壮美山河蓦然重合时,我看见,孩子们的眼睛亮了。那是一种被新奇与宏大所击中的光,一种从“厌学”到“乐学”的、微妙而动人的转变。原来,知识本身,就是最远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如今,退休已是一年有余。前日因事去匡河镇上,车子竟像认得了旧路,不知不觉地,便拐进了那条熟悉的坡道。正是课间,校园里喧腾着生命的活力。旧日的领导迎上来,笑容一如当年;同事们围拢过来,拉着我的手,调侃着我清闲的退休光景。最动人的,是那些我曾教过的孩子,如今已是九年级的大小伙、大姑娘了,他们成群地跑过来,脆生生地喊着“老师好”!更有那调皮的在远处,挥着手,高呼着我的网名——“十三拍客”!那一刻,一股暖流毫无征兆地从心底涌起,迅速地漫过全身,竟让我有些哽咽了。</p><p class="ql-block"> 归途上,我又行驶在那四十公里的国道上。窗外风景依旧,而我的心,却被一种丰盈的宁静充满着。我想起那一年里,每日往返,车轮滚滚,烧掉的汽油,确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币。可我的精神世界里,收获的又是什么呢?是群山怀抱中那张张纯真的笑脸,是同事们携手并进的温热,是此生最后一段教学生涯里,那出乎意料的、霞光满天的尾声。</p><p class="ql-block"> 这四十公里的路,原来一点也不远。它连接的,不是家与单位,而是一段生命与另一段生命的美好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