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了青花釉里红

大茂王

<p class="ql-block">今天阳光正好,我轻轻拂去柜子上那只青花釉里红罐的浮尘。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淡绿色的釉面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斑驳处像是岁月悄悄留下的低语。罐身的花纹蜿蜒如藤蔓,深棕的线条勾勒出古老的花卉与卷草,仿佛一缕缕流动的记忆。每次看它,都像在翻一页泛黄的旧书,无声地讲述着从前的故事。它不张扬,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让人忍不住驻足。</p> <p class="ql-block">这罐子虽是古物,却并非只供观赏。我曾听人说起,这类瓷罐因胎体坚实、密封性好,旧时多用来储粮藏茶,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实用器物。想到它或许也曾盛过某户人家的秋茶或陈米,便觉得它不只是美,更带着烟火气的温度。如今它在我家中,虽不再装粮,却依旧“盛”着一段历史,盛着我对旧时光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它的花纹与裂纹交织,像是时间亲手绣上的纹路。釉里红的工艺极难掌控,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而它却完好地留存至今,红彩如血,沉静而内敛。我常想,这样一件器物,当年或许曾被郑重地摆放在厅堂中央,作为陈设,映照主人的品味与心意。它不只是罐子,更像是一件沉默的艺术品,用釉色与线条诉说着匠心与审美。</p> <p class="ql-block">某个雨后的傍晚,我坐在窗边,灯光斜斜地打在罐身上,淡蓝与深红在幽蓝的背景中愈发分明。那细微的开片纹路在光下若隐若现,像是瓷器在漫长岁月中轻轻呼吸的痕迹。我忽然觉得,它之所以动人,正因它不完美——裂纹是它的年轮,斑驳是它的履历。它不追求永恒无瑕,而是坦然接受时间的雕琢,反倒显得更加真实、可亲。</p> <p class="ql-block">听说这类釉里红瓷罐在古时还常用于礼仪与祭祀,甚至作为贵重礼品相赠,承载着情谊与敬意。我不禁想象,它是否也曾被双手捧着,走过青石小巷,送往某位尊长的府邸?又或是在某个庄重的仪式中,静静立于香案之前?如今它落在我手中,虽不再参与那些古老仪典,却依然让我心生敬畏——它所代表的,不只是器物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我收藏它,不只是因为它的稀有与价值,更是因为它让我与过去有了一种奇妙的连接。每当我凝视它,仿佛能听见窑火噼啪作响,看见匠人专注的眼神,感受到那个时代对美的执着。它提醒我,生活不必总是追逐新潮,有时,静下心来与一件老物对坐,也能获得最深的慰藉。它是我家中最沉默的伙伴,却也是最富故事的一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