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自驾游

自由自在的鱼

<p class="ql-block">哈拉哈”蒙语为“屏障”之意,哈拉哈河是乌尔逊河上源,属额尔古纳河水系,部分河段为中蒙界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高山北部五道沟东南山,海拔1500米,干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方向,全长399公里,在我国流域面积7520平方公里,河宽80米,水深平均2米,流速每秒1-2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32亿立方米,平均流量22.23立方米/秒。流至原西额布都格卡伦附近,河流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北经沙尔勒金河流入乌尔逊河,另一支向南流入贝尔湖。主要支流有苏呼河、古尔班河等12条支流,哈拉哈河上游10多公里为暗河,在石塘林地下流淌,只听流水潺潺,却不见河水踪影。哈拉哈河由东南向西北奔流,注入中蒙共有湖泊贝尔湖后,折返入境流入呼伦湖,因此人称这条河为爱国河。</p> <p class="ql-block">莫尔格勒河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景区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莫尔格勒河流域内地势平坦开阔,河道迂回曲折,两岸水草丰美,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水”。</p> <p class="ql-block">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风妖和沙魔横行,地上寸草不生,滴水如金,牧畜濒于绝迹,牧民尸骨遍地。草原上一个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里有一对情侣,女孩能歌善舞,才貌双全,叫呼伦;男孩力大无比,能骑善射,叫贝尔。他们为了拯救草原,追求爱情,与草原上的妖魔奋勇搏杀,他们降风妖、除沙魔、施甘露、布生灵,把草原打扮得格外美丽。草原人民为感谢和纪念他们,就把自己的家乡取名呼伦贝尔。这就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呼伦贝尔草原年平均温度0℃左右,无霜期85~155天,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350mm左右,年气候总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温度差、日期温差大。能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及少量蔬菜。</p> <p class="ql-block">恩和小镇,中国惟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在这茫茫草原、滚滚青云和碧水之间,堆砌着童话般的木屋。这里景色优美,还有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令人向往。恩和小镇的人们居住的是典型的俄式木砌房子,叫做“木刻椤”。用原木交错叠建,原木之间垫有青苔或泥土,层顶是铁皮覆盖的,门窗边框用彩色漆绘。家家窗台上都有鲜花。如果是天热的时候,家家院子种植花草,展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他们的小院,用木条做成的栅栏围住。</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额尔古纳河畔的临江村是一个环境幽美,淳朴自然的村庄。临江村有120户人家,其中八成是俄罗斯华籍后裔 ,走在临江村的街路上你看到的多是带有俄罗斯血统的俄罗斯少数民族人群。 地图上没有标识的临江村,额尔古纳河静静的从这流过,滋养着两岸的一草一木,滋养着两国热爱生活淳朴的人。在这个古老的俄罗斯民族村,我们领略到了建造己百年的俄罗斯木刻楞房,静静的界河、安静的小镇、异国岗上的哨兵都那般幽然安宁。</p> <p class="ql-block">临江屯村民们居住的并不是普通的住宅,而是一幢幢被称作“木刻楞”的小型建筑,之所以称它为建筑,是因为从外形看来,的确颇具艺术鉴赏性,让人感觉是碰到了童话里的“魔法屋”,看似简单却隐藏了引人入胜的秘密,而事实上,这个“木刻楞”的确不仅是一个漂亮的俄式小木屋。生活在一个最低温度可达0下40多度的村落里,光靠几根木头搭建遮风躲雨的住所显然是不行,于是,聪明的华俄后裔们想到了一个小绝招,那就是在木头缝里塞满苔藓,这种看似多余又随处可见的小植物可做了一回“大英雄”——被塞进木缝里的苔藓密度极高,并且遇上潮湿的气候便迅速繁殖,有效的阻挡了那些想从木头缝里砖进来的风风雨雨和图谋不轨的小蚊虫。除此之外,还得再刷上一层层的白灰,这样就密不透风了,再在窗框上涂上白漆,门口种几盆漂亮的盆栽,“木刻楞”就真成了温馨的童话小屋啦。</p> <p class="ql-block">临江村人吃的蔬菜多是自己院子里面种植的,每家每户小院子都收拾的很精致,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临江村的夜晚并不寂寞,街路上临江村村民和游客一起围着篝火欢歌笑语,热情的俄罗斯后裔少女会邀你一起跳一支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临江村距离室韦镇10公里,距离额尔古纳市174公里。距离海拉尔市300公里。在额尔古纳市有客运班车直达临江村,15:30发车,用时2个半小时抵达临江村。临江村最美的时间是每年的7月前后,山坡上野花绽放,田地里油菜花盛开,一个被花朵包围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核心卡线》</p><p class="ql-block">草原与湿地 </p><p class="ql-block">乌兰山至黑山头段:广袤草原,牛羊成群,蒙古包点缀,适合骑行与摄影。</p><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湿地:中国最美湿地之一,河流蜿蜒于草原,适合观鸟与自然探索。</p><p class="ql-block">边境风光 </p><p class="ql-block">黑山头至室韦段:中俄分界河额尔古纳河相伴,途经五卡、七卡等边境村落,可体验中俄风情。</p> <p class="ql-block">黑山头镇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南部,东与拉布大林街道、三河回族乡毗邻,南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民族苏木接壤,西与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克区隔额尔古纳河为界,北与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相连,行政区域面积942平方千米。古城里最高的那座山,当地人叫它日落山,也就是观赏落日的最佳地点。时间一到,镇上的人纷纷上山,静静地坐在山顶上等待阳光逐渐下沉的那一刻。看远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渐变为深红,最后一缕夕阳慢慢消失在天际间,宁静祥和的气氛就这样被营造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黑山头镇地处额尔古纳河谷平原,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海拔930米。你以为黑山头是一座山吗?不,你错了,黑山头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镇,是一座古城,黑山头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南部60公里。西部、西北部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整个边境线长130公里,中俄水界长达88公里。其中三、四、五、六卡均在黑山头境内。整个黑山头镇是一个以华裔和俄罗斯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民族居住区。</p><p class="ql-block">傍晚的时候,黑山头的日落照耀在整个村子上和山头边,让整个黑山头的村落显得非常有震撼的美感。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村落,村落就像是是从油画中抠出来的一样美的很不真实。</p> <p class="ql-block">黑山头镇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长达7个月左右。1月平均气温在-20℃至-35℃,7月平均气温14℃—19℃。无霜期年平均1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00—280毫米。</p> <p class="ql-block">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族人。</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西部及北部隔河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674.89公里,设有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地形地貌 :以大兴安岭原始林区为主,森林覆盖率70%,北部原始林区为“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湿地资源 :拥有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覆盖广袤草甸与根河,生态价值极高。矿产资源 :地处得尔布干成矿带,已发现24种矿产,以黄金、稀土等资源丰富著称。</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中俄边境线长671公里,与俄罗斯赤塔州的五个市区相邻,与俄罗斯的旧粗海图隔河相望的黑山头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距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50公里。千年流淌的额尔古纳河迂回北上,美丽的界河风景区就坐落其中。</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市是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交汇点,兼具边境贸易、民族风情与生态旅游价值,是探索中国北疆魅力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日出与夕阳 :清晨阳光穿透薄雾,夕阳余晖映照河谷,景色尤为迷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崖顶的“连理石”和河畔风光吸引众多情侣游客拍照。</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的陈巴尔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被当地人称为第一曲水,此地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这里是呼伦贝尔的天然牧场,每到水草丰美的季节,这里就会聚集很多游牧的牧民,形成一个自然的游牧部落。莫尔格勒河畔的金帐汗蒙古部落是依照当年成吉思汗的行帐建成的,再现了当年蒙古部落的风貌。每逢夏季,陈巴尔虎旗走敖特尔的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牧民们便在这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所在,自然形成一个游牧部落群体。</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当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它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草原与湿地 :周边覆盖辽阔草原,秋季时金黄与绿意交织,搭配湿地绿植,构成色彩斑斓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断崖与峡谷 :崖顶可俯瞰连绵的峡谷、断崖峭壁及海拉尔河,形成壮丽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秋季为最佳游览期,但需注意景区在冬季可能部分关闭。</p> <p class="ql-block">哈克崖山又名扎罗木得断崖,地处哈克镇扎罗木得村,距海拉尔市区约60公里。其核心景观为深切的断崖绝壁式地貌,峡谷沟壑与草原湿地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截至2022年,草原面积为1.49亿亩,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还有着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属于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被誉为“中国旅游20名胜”之一。</p> <p class="ql-block">哈克崖山断崖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扎罗木得村,也叫扎罗木得断崖。它是一处未开发的草原断崖景观,有广袤草原、湿地绿植、峡谷沟壑和断崖峭壁,站在崖顶可俯视海拉尔河及湿地,还能看到“连理石”等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草原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海拔在650~700米之间,夏季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水系丰富发达,50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大多星罗棋布分布。截至2010年,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共有3大类11种类型,有着全国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物种最为丰富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湿地面积达1.95万平方公里。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氮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四宝牛杂面</p> <p class="ql-block">布里亚特包子</p> <p class="ql-block">恩和民族风情园西餐厅</p> <p class="ql-block">雪岳山烧烤</p> <p class="ql-block">羊肉汤馆</p> <p class="ql-block">原老汇滨包子铺</p> <p class="ql-block">米村拌饭</p> <p class="ql-block">世杰刀削面</p> <p class="ql-block">溢香楼</p> <p class="ql-block">羊棒骨</p> <p class="ql-block">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先到海拉尔区,从北京、哈尔滨、呼和浩特、包头都有到达海拉尔的火车;北京和呼和浩特也有直飞海拉尔的飞机。从海拉尔市有发往草原的旅游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在呼伦贝尔市内,因地缘广阔,适合自己驾车出游,也适合群体性的徒步穿越。</p> <p class="ql-block">玫瑰峰有一条河,这就是著名的哈拉哈河,发源于摩天岭北坡。</p><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上游穿越火山熔岩地段,在茂密的林海中曲曲弯弯向西流去,到新巴尔虎左旗的阿木古郎南成为中蒙界河,流经蒙古国,注入贝尔湖,而后又转入呼伦湖,河流全长399公里。</p><p class="ql-block">在阿尔山市境内流程135公里,河宽100-200米,水深1-2米,每年平均水流量为每秒13.7立方米。</p><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在阿尔山境内的河段景色非常优美,河两岸植被良好,古树参天;河水含沙量小,水流清澈;河中有许多小岛、沙洲,水浅、湾多。</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垂钓、漂流是一种奇妙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辖区2089.11平方公里,隔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75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屯,总人口2339人,由汉、俄、蒙等10个民族组成,村内有30%的俄罗斯族人,建筑多俄罗斯风格。</p> <p class="ql-block">室韦以俄罗斯族文化为主,保留东正教信仰、木刻楞建筑、列巴等传统习俗,2024年被评为“中俄文化交融特色小镇”。</p> <p class="ql-block">哈克崖山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扎罗木得村,是一处以自然奇观和草原风光著称的旅游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