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禅心”书法作品:艺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交响

敦伦堂文化艺术工作室

<p class="ql-block"><b>“茶韵禅心”书法作品:艺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交响</b></p><p class="ql-block"><b> 在中华文明浩如烟海的文化星河中,书法是流淌千年的精神脉络,而中书协资深会员姚鹰厦先生的“茶韵禅心”书法作品,正是这条脉络上闪耀的明珠——它以笔墨为媒,串联茶之雅、禅之静、酒之魂,在艺术表达、文化融合与精神传承的维度上,奏响了传统与时代共鸣的深邃乐章。</b></p> <p class="ql-block"><b>一、艺术之维:笔墨里的灵性与哲思</b></p><p class="ql-block">(一)笔墨技法:力与美的极致表达</p><p class="ql-block">姚鹰厦先生的笔触,是功夫与灵性的共生。起笔如惊雷乍落,收笔似余韵绵长,线条时而如苍松挺劲,带着“锥画沙”的雄健力道;时而似流水绕石,藏着“屋漏痕”的温润质感。转折处刚柔相济,既见斩钉截铁的果敢,又含委婉含蓄的留白,让“茶韵禅心”四字跳出纸面,有了呼吸感。</p><p class="ql-block">墨法的运用更堪称精妙。浓墨处如深夜古潭,沉淀着千年文化的厚重;淡墨处似晨雾漫山,飘着留白写意的空灵。干湿浓淡间,“茶”的清雅、“禅”的沉静被笔墨具象化,观者仿佛能从墨迹里闻见茶香、触到禅意。</p><p class="ql-block">(二)微醺创作:打破束缚的灵感迸发</p><p class="ql-block">醉仙洞朱雀酱酒的微醺,不是创作的“干扰”,而是灵感的“钥匙”。它让姚鹰厦先生跳出了“规范”的桎梏,思维如脱缰的骏马,在艺术原野上自由驰骋——此时的笔触不再是对技法的刻意模仿,而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写“茶”时线条轻缓,似茶烟袅袅;书“禅”时笔锋沉静,如禅坐凝神。这种“以心驭笔”的状态,让作品少了匠气、多了灵气,每一笔都是灵魂与文字的对话。</p><p class="ql-block">(三)意境营造:茶禅共生的东方美学</p><p class="ql-block"> “茶韵禅心”四字,是意境的浓缩,更是东方哲学的诗意表达。姚鹰厦先生用书法搭建了一个“茶禅相融”的精神空间:观“茶”字,似见煮茶炉上水汽氤氲;赏“禅”字,如临古寺庭院木鱼轻敲。笔墨间没有繁复的修饰,却让观者在黑白交织中静下来——仿佛能听见茶沸声、闻见松木香,心灵随之脱离浮躁,坠入“一杯茶里见天地,一念禅中悟本心”的通透境界。</p> <p class="ql-block"><b>二、文化之桥:酒墨相融的多元共生</b></p><p class="ql-block"> (一)创作情境:酒意催化的文化共鸣</p><p class="ql-block"> 酒与书法,本就是中华文化里的“老知己”——王羲之醉写《兰亭序》,留下千古绝唱;而姚鹰厦先生与醉仙洞朱雀酱酒的相遇,则是这场“知己情”的当代延续。酱酒的醇厚,唤醒了他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热忱:酒意漫上时,他将对茶的理解、对禅的感悟,连同酱酒的豪情,一并倾注笔端。此时的作品,不再只是“书法”,更是“酒、茶、禅、墨”四者的文化对话,藏着中国人“以物抒情、以艺载道”的生活智慧。</p><p class="ql-block">(二)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p><p class="ql-block"> “茶韵禅心”与醉仙洞朱雀酱酒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艺术+商业”,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双向奔赴”。一方面,书法为酱酒注入了文化灵魂——让一瓶酒不再只是饮品,而是承载“茶禅文化”的载体,消费者品味酱酒时,也能触摸到传统美学;另一方面,酱酒为书法拓展了传播边界——让书法不再只藏于展厅、书房,而是走进日常生活,让更多人在“饮酒赏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小众”的偏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里“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b>三、传承使命:照亮创新之路的文化灯塔</b></p><p class="ql-block"> (一)唤醒文化自觉:在审美中重拾传统自信</p><p class="ql-block"> 当下,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传统,许多人对书法、茶禅文化的认知,渐渐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而“茶韵禅心”的出现,像一束光,照亮了这些被忽略的文化瑰宝——它用可感的笔墨、可品的意境,让大众重新发现:原来书法不只是“写字”,而是能触摸的美学;茶禅不只是“概念”,而是能融入生活的智慧。当人们为这幅作品驻足时,其实是在与传统文化“重逢”,这份“重逢”里,藏着文化自信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二)创新传承模式:让传统“活”在当下</p><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让传统适应现在”。“茶韵禅心”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它没有把书法困在“博物馆式”的保护里,而是通过与酱酒结合,让书法走进消费场景、融入日常生活;它没有把茶禅文化变成“晦涩的理论”,而是用笔墨将其转化为“可欣赏、可感受”的艺术。这种“以艺为核、以用为桥”的模式,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证明传统不是“老古董”,而是能与现代生活共生的“活资源”。</p> <p class="ql-block"><b>四、沉思与展望:坚守本质,方能走得更远</b></p><p class="ql-block"> 当然,文化传承与商业结合的路上,也藏着“陷阱”:若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可能会让书法沦为“包装”,让茶禅文化变成“噱头”,最终失去文化的本真。因此,无论是“茶韵禅心”的创作,还是后续的传播,都需要守住“初心”——守住书法的笔墨精神,守住茶禅的沉静内核,守住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不迎合浮躁,不追逐流量,而是用真诚的艺术、深厚的文化,搭建起传统与时代的桥梁。让“茶韵禅心”这样的文化符号,不只是一时的“亮点”,而是照亮中华文化传承之路的“灯塔”——让更多人在艺术里读懂传统,在传统里找到精神的归宿。</p><p class="ql-block">——著名书画评论家吴云龙(2025.9.29写于深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原湖北省鄂州市莲花山碑林管理委员会 办公室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原广东省韶关市东华山风景区万福碑林管理委员会 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当代著名禅意艺术家、雕塑家、碑学专家非遗传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书画艺术传承人吴云龙先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艺术家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姚鹰厦,1955年生,上海人, 别号里姚降人。师从文化学者、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国学经典图书《壬辰千字文帖》撰著者曾璞先生,深得其悉心教诲及真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社会艺术专业委员会(书法)艺术研究员;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在册高级文学创作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委员会会员;中国翰墨文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翰墨书画院副院长; 文旅部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评定为“国家高级书法艺术传承师”;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报》编委会副主任; 中国楹联招牌匾创作合作人 ;央视书画签约艺术家;《人民日报》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会员;被励志片《青竹》电影摄制组聘为该影片的电影艺术顾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在2018年12月全国翰墨杯诗书画大奖赛中,作品荣获书法组金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期间,与新任第八届中书协主席孙晓云合作,编辑出版了孙晓云、姚鹰厦系列专辑报道《中国艺坛两大家》,被评为百年形象大使;与中书协副主席叶培贵老师合作《百年光辉·新时代艺术家姚鹰厦、 叶培贵作品欣赏》;百家媒体联盟报道了《中国书画领军人物·姚鹰厦、范迪安作品赏析》和《中国书法家形象大使·姚鹰厦、苏士澍作品赏析》;姚鹰厦、何家英、韩美林合著,并有姚鹰厦题写书名《精湛艺术献给党》,向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献礼, 已由“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1年度被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姚鹰厦(敦伦堂)书法工作室》被中经联评选为“优秀书法艺术品创作示范基地”;2021年在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全国遴选中,高票入选被授予入榜艺术家荣誉称号;2022年在全国首届“大国风采”杯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2023年为《中国书法大字典》新版编纂学术顾问。2023年8月,被周宁县鲤鱼溪·九龙漈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周宁县浦源镇人民政府聘请为鲤鱼溪·九龙漈风景名胜区书画艺术产业发展联盟特聘书画家。2023年9月,书法作品《曾璞先生.布衣赋》由中国文联举办的当代书画家作品云展在《中国文艺网》官网栏目“3D艺术空间”永久展出。2023年10月,经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高级文学创作师"培训班深造学习,荣获结业证书。2024 年被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文化节组委会、数智地标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评为中国地标节形象大使,“十佳书画民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2025年4月19日,受浙江杭州余杭区梧桐禅寺释心海大法师之邀,参加梧桐寺“文化润教”书画展暨财神殿开光祈福法会活动,并在书画展开幕式上作为书画界艺术家代表致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2025年6月,被CCTV_“书写新时代精气神”《书法大会》特别推荐艺术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2025年,“全球会长50人论坛”组委会筹备会创始人之一。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姚鹰厦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数十年,特别是在消协工作期间,开创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举措,全国第一辆“消费者权益保护”流动车的诞生,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人民日报》给予了报道称赞。在工作繁忙之余,姚鹰厦仍不忘挥翰临池,数十年一路走来,埋头钻研书法历史源流,刻苦临摹诸家碑帖,对皇象、钟繇、二王、褚遂良、米芾、赵孟頫等墨迹碑帖更是情有独钟。其尤擅小楷,特别是姚本三部曲,即《老子道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善见律》卷,每一部为十米长卷的小楷作品,这些都是其小楷书法的代表作,深受书画藏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并被广泛收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弘扬中华文化,重拾文化自信,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为传承中国传统书画,奉献一份绵薄之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