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净土——太原蒙山一游 2025、9、27

武建明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9月27日,天未大亮就醒了,一面观察室外天气,是否下雨;一面关注手机,看老赵的动态信息。呵呵,友友们已经出发了。</p><p class="ql-block">说起来,我这是第三次游蒙山,前两次均在十几年前了。当初蒙山留给我的印象有两点:其一,蒙山大佛石像;其二,就是山门立柱上的楹联:山是一座佛净土净心,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p> <p class="ql-block">蒙山,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前赵》载:</p><p class="ql-block">“汉刘聪攻刘琨不克,掠晋阳之民逾蒙山西通”。蒙山位于晋阳古城(明太原县城)西北5里,处于吕梁山复背斜东翼,海拔1325米,年平均温度9度,分南峰和北峰,峰峦秀美,泉声淙淙,空气清爽,幽雅绝俗,为天然避暑胜地。 </p><p class="ql-block">蒙山被誉为“晋阳四山之首”。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雄伟的自然风光,更在于那尊被誉为“西山大佛”的宏伟造像。这尊大佛庄严而神圣,它是世界摩崖石刻造像奇观,史载“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大佛的雄伟与壮观,更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庄严。 </p><p class="ql-block">蒙山一带原有四大古迹: 一是北齐“晋阳西山大佛” 及开化寺•古并州大岩寺;二是北齐甘泉寺;三是隋文帝父•武元皇帝杨忠初;四是北汉英武帝刘继元避暑宫遗迹。目前只开发了北峰,包括号称“世界第一佛”的蒙山大佛、佛教净土宗最早的道场开化寺及全国最大的佛教高僧塔林等著名景点。此外御驾桥、铁佛殿、净明寺塔等古迹以及蒙山晓月、山居窑洞等景观也都集中于此。 </p><p class="ql-block">蒙山景区现属太原市管辖,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便捷。蒙山胜境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佛教文化、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太原市一处集观光礼佛、静心养生、文化研修的绝佳胜地。 </p> <p class="ql-block">九月的太原,秋意初染,与朋友们同游蒙山,恰逢晨雾氤氲,山水如画。蒙山自北齐开化寺始建以来,便为晋阳胜境,千年佛韵藏于松柏之间,而今我们踏着秋的节拍,步入这片静谧天地,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是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是民间尊崇土地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农耕文明的一种体现形式,多为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民以食为天”,故先民们祭祀土地,将供奉土地神的地方称之为土地庙。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山的路上不仅绿树成荫,而且时有“蒙山之巅寻梦天命”的禅语或是哲语。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应当是起净心作用的吧。</p> <p class="ql-block">下图的楹联——</p><p class="ql-block">横批:法界通幽</p><p class="ql-block">上联:直言深藏不露,</p><p class="ql-block">下联:通幽曲折可通。</p> <p class="ql-block">这是秋分后蒙山多彩的植被。身处其境,倍觉其美。动身前,老赵就说,咱们到蒙山赏秋去。</p> <p class="ql-block">待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时。</p> <p class="ql-block">天崩地裂, 我自岿然不动。 </p><p class="ql-block">金箍棒在手, 妖邪皆退散! </p><p class="ql-block">翻江倒海, 平转星移, </p><p class="ql-block">我悟空之名, 将响彻三界, 让诸神颤抖!</p> <p class="ql-block">横批:悟境云水</p><p class="ql-block">上联:自得云林雅趣,</p><p class="ql-block">下联:切凭泉石清吟。</p> <p class="ql-block">踏入蒙山大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震撼的巨型浮雕,它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开凿大佛的壮观景象。 这座与山同高的大佛,曾是太原最引人注目的地标,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御驾桥,修建年代不详,何人设计、何人建造无从考证, 它应与赵州桥属同一时期建筑,是位于开化沟内古驿道上的一座石拱桥,按照拱桥正中雕刻的石质装饰物“饕餐”推理, 应为皇家敕造,故称御驾桥。</p><p class="ql-block">这座桥独特的构造与装饰是桥史上的奇迹,历经千年而稳固如初,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也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于2007年按原貌修复。大殿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主殿坐东朝西。观音菩萨主像高两米,布纹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山门两侧设钟楼、鼓楼,晨钟暮鼓,余音袅袅。 </p><p class="ql-block">观音堂门匾为现代书法家袁旭临书写, 近看似阴刻,远看似阳生,令游客赏心悦目,呈现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p> <p class="ql-block">一片滑石路,</p><p class="ql-block">三椽枯木禅。</p> <p class="ql-block">远观大佛</p> <p class="ql-block">九龙槐。</p> <p class="ql-block">蒙山铁佛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蒙山景区内,是开化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隋末唐初(约7世纪初),历经战乱损毁后于2009年参照唐代皇家庙宇风格原址修复,现为重檐歇山顶建筑。</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释迦牟尼铁铸佛像(高2.6米,重4.2吨)及迦叶立像,两尊铁佛铸于唐代,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奇迹,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与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连理塔——始建于北京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南塔为“化身佛含利塔” ,北塔为“定光佛舍利塔”。两塔基座相连,俗称“连理塔”,是典型的唐宋过渡时期的建筑风格。全国现存仅次一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古称并州第一古刹,属皇家寺院,历代大德高僧曾在此弘法修行,是世界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 </p><p class="ql-block">据佛教典籍记载,“并州大寺”又称“并州大岩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与洛阳白马寺同期修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批寺院。</p><p class="ql-block">北齐天保二年(551年) 文宣帝高洋下令凿大岩为佛。同时,为方便远瞻大佛,在大佛南二里远处修筑寺院,并赐额“开化”。</p><p class="ql-block">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年),建起了庇盖大佛的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年),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 </p><p class="ql-block">979年,晋阳城被火烧水淹后,宋太宗赵光义令潘美在晋阳城北20公里处的唐明镇新建太原府城,借晋阳十二院名称在新址另建,开化寺就是其中之一。民国初期演变为商业市场,现只留下了“开化寺街”这一路名。 </p> <p class="ql-block">转过山腰,一尊巨大的石雕佛像端坐莲台,神情安详,背后巨岩浑然天成,佛像与山体融为一体,气势庄严。</p> <p class="ql-block">净池——位于蒙山景区最深处,池水清澈见底,清凉宜人。游客前往大佛朝拜时,大都会在此驻足,用清澈的池水净手、净脸,以示对佛祖的虔诚敬意。</p><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对信仰的尊重,也是对心灵的净化。 </p> <p class="ql-block">路边岩壁上的“蒙山赑屃”四个篆字,不好认读。多亏了李老师的提醒,确认“赑屃”二字。我笑称:老李是一字之师。老赵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p><p class="ql-block">“赑屃”是龙生九子之一,外形似龟, 善负重物,常作为碑座神兽,象征长寿吉祥与历史责任。</p> <p class="ql-block">由此上行,近观大佛。</p> <p class="ql-block">  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历时约24年完成,原为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等帝王曾多次礼佛。元朝末年大佛被毁,1980年重新发现,2007年修复后于2008年开放。</p><p class="ql-block"> 大佛为跏趺式释迦牟尼坐像,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唐代记载高约63米(现存约46 米),是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仅次于乐山大佛,但开凿早于乐山大佛162年。佛像颈部直径5 米,胸颈部分外露高17.5米,宽25米,基座为后世重修。 </p> <p class="ql-block">蒙山晓月盘古留,</p><p class="ql-block">晋阳大佛佑神州。</p><p class="ql-block">蟠桃园中连理塔,</p><p class="ql-block">观音点我常回头。</p><p class="ql-block">——范世康</p> <p class="ql-block">登高礼佛后,由此回到佛像脚下。</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净念宝台”——</p><p class="ql-block">在佛教文化中,敬香叩头不仅是一种宗教礼拜仪式,更是一种修行方式。</p><p class="ql-block">信众通过敬香礼佛,寻求心灵慰藉,感受佛法慈悲,学会忏悔、谦卑、包容、放下,以戒为师,以法为依,真正明心见性,证得菩提。 </p> <p class="ql-block">蒙山为晋阳历史文化胜地,古代每逢夏秋望月之夜,晋阳士民常常来此赏月夜饮。或观赏月色水光,或听取琴韵泉声,或列坐曲水流觞,或倚石赋诗抒怀,欢聚达旦,不知东方既白。</p><p class="ql-block">蒙山晓月乃太原八景之首。</p> <p class="ql-block">几位朋友驻足拍照,我则倚栏远望,水面上薄雾轻浮,一座古老木水车静静转动,倒影在清澈水面微微荡漾,恍若时光凝滞。岸边石径蜿蜒,白墙黛瓦的亭台隐现林间,与绿树雾霭融为一体,宛如桃源入境。</p> <p class="ql-block">下至湖畔,视野豁然开朗。水面如镜,倒映着林影与飞鸟。几只白鸭与黑天鹅悠然划水,黑羽红喙,宛如贵族巡游;白鸭穿梭其间,泛起圈圈涟漪。我与友人在亭边驻足,看水波轻漾,听风过林梢,心也随之沉静。</p> <p class="ql-block">山居窑洞——寺底村因“上有开化寺,村居山谷底”而得名。顺山而建的古老窑洞,是古代先民生活起居的历史见证,也是农耕文化的展示载体。</p><p class="ql-block">2006年景区建设以来,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古窑洞得到了修缮和保护,尽量保持了原貌。 </p> <p class="ql-block">沿着溪流前行,浮桥横跨清波,桥下流水潺潺,桥上友人,笑声迭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蒙山之行感觉非常的好!</p><p class="ql-block">好在这里的环境让人的内心安静而愉悦。这里青山伴晓月,溪雾绕行人。</p><p class="ql-block">好在这里虽然没有奇峰绝壁,但却拥有历史的胜迹。</p><p class="ql-block">半日行程,从石刻人文到湖光生态,蒙山以它的厚重与灵动,赠予我们一段清幽好梦。</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行来到了停车场,乘车返城,中午时分,小聚一下,满足味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