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浙东南(6)宁波 溪口蒋氏故居 外滩

知竹一哥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9月19日下午,参观宁波溪口蒋氏故居。</b></p><p class="ql-block"> 从临海台州府城墙下来后直奔宁波溪口小镇,重点是参观蒋氏故居。</p><p class="ql-block"> 溪口镇隶属宁波市奉化区,地处四明山麓,是“浙江省小城市”和“宁波市卫星城市”试点镇,也是浙江省级中心镇、宁波市重点开发区域。溪口依山傍水,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称,拥有“千年古镇溪口镇、幽谷飞瀑雪窦山、青山秀水亭下湖”三个各具特色的景系。溪口还是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这才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p> <b>溪口镇旅游导览图</b> <b>剡江</b><div> 溪口镇位于‌剡江‌畔,我们的旅游大巴停在剡江南岸,步行过溪南桥就是溪口镇。</div> <b>剡江风光</b> <b>溪南桥</b> <b>溪南桥</b> <p class="ql-block"><b>“奕叶流芳”石牌坊</b></p><p class="ql-block"> 过了溪南桥,正对一座石牌坊,位于溪口古镇入口处,为四柱三门式结构,雕刻精美,是蒋氏故居景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该牌坊始建于1929年,由蒋介石之母王采玉主持修建,旨在纪念其家族世代繁衍、人才辈出的历史。石匾上的“奕叶流芳”四字由蒋介石亲题,此词常喻家族昌盛,子孙后代皆有贤德,其美名得以世代相传,如芬芳之气,久而不散。</p> <b>剡江边的步行道</b> <div><b>武岭西路</b></div> 过了桥,沿江边就是武岭西路商业街‌,全长约700米,青石板铺路,沿街分布着仿明清风格的商铺,售卖溪口特色小吃,如千层饼等,都是应旅游而生的。丰镐房、玉泰盐铺、蒋氏宗祠等都在这条街上。在街边就可近赏剡溪,远眺雪窦山。 <p class="ql-block"><b>蒋孝顺千层饼店</b></p><p class="ql-block"> 千层饼是溪口的主要特产之一,创始于清代,创始人王毛龙。</p> <b>特型演员照相馆</b><div> 借蒋氏故居的热点,请来蒋介石的特型演员与游客合影,一条街上就有好几家,浙商的精明可见一斑。</div> <b>特型演员照相馆</b> <p class="ql-block"><b>蒋氏故居大门</b></p><p class="ql-block"> 蒋氏故居在武岭西路77号,这里实为“丰镐房”,而“蒋氏故居”是溪口有关蒋介石旧居的统称,包括丰镐房、玉泰盐铺、蒋氏宗祠、小洋楼、乐亭、蒋母陵园等等。</p> <p class="ql-block"><b>“蒋氏故居”牌匾</b></p><p class="ql-block"> 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沙孟海先生一九八九年所题。</p> <div><b>丰镐房</b></div> 进了蒋氏故居的大门,迎面是一个圆形的月亮门,上书“丰镐房”,这是蒋氏祖居,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大小房间49间,房子格局为前厅后堂,两厢四廊,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属于江南旧式世家府第建筑。其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系原有,为清代建筑,其余都系蒋氏1929年扩建。<div> 旧时溪口人有传统习俗,即为祖房立名,且力求古雅。蒋介石父辈三兄弟,其祖房分别名为夏房、商房和周房。蒋父行三,是谓周房。蒋父病故后次年,蒋介石兄弟分家,众长辈议论,嘱其兄弟各立房名。从上辈“周房”及蒋介石在宗谱中属“周字辈”(谱名“周泰”),推及西周两位帝王的都城——丰邑和镐京,各取第一字定为房名,即“丰、镐”两字。丰,代表蒋介石一房;镐,代表其弟蒋瑞青一房。瑞青早死,由蒋介石兼祧承袭,故称“丰镐房”。</div> <b>报本堂</b><div> “报本堂”系后堂,匾额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吴敬恒于1948年所题,堂内设神龛,供蒋介石曾祖祈增以下四代神位,堂前两边柱对为书法家沙孟海所撰,蒋介石亲书,上联为“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下联为“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div> 报本堂两侧各有四联,分别是“忠孝仁信”和“礼义善德”。 报本堂的走廊、墙壁、柱头布满了雕刻彩画,均取材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以及八仙过海神话,人物、意境均栩栩如生,既反映了房子主人祈求吉祥如意的愿望,也体现了中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手艺。 屋顶是双龙守卫的“福、禄、寿”三仙。 <b>客厅</b> <b>餐厅</b> <b>蒋母旧居</b><div> 蒋母居住在祖居小楼的一层。蒋介石在玉泰盐铺出生后第二年,因邻居失火,玉泰盐铺遭焚毁。蒋介石随父母迁回这栋祖宅居住。不久,盐铺重建复业,但家眷则不再迁往。在此,蒋母又生一子二女。以后蒋介石扩建丰镐房时,特地保留了这栋祖宅。</div> <b>孝子梯</b><br> 丰镐房这座独立的两层小楼系蒋家祖传的两间一弄祖房,是蒋母王采玉与年少蒋介石的居住地。上世纪30年代初,新宅建成时,这栋祖房通过一条过廊与新宅相连。新宅建成时,蒋母王采玉离世已经十余年,但蒋介石还是象征性的命人在祖居修了一条极小的楼梯,意为小脚的母亲“魂兮归来”探望老宅,可双手扶梯上楼后,人称这条不太方便常人上下的小楼梯为“孝子梯”。 <b>祖房银杏树</b><div> 蒋家祖房北侧的这棵银杏树,相传为蒋经国在祖房出生时由他祖母王彩玉所植,蒋经国出生于1910年4月27日,因此这棵树树龄已逾百年,百年老树依旧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然而,当年的小主人已在1988年1月13日病逝于台北。</div> <div><b>玉泰盐铺入口</b></div> 玉泰盐铺位于溪口中街篾匠弄口,丰镐房的西边,乃蒋介石出生之地,前后两进,前进三间一弄楼房,后进为平房,占地716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清末以来,盐铺曾两次失火,现在房屋系1946年所建。<div> 门的上方是“清庐”二字,门的左侧墙基上有一石碑,写着“玉泰盐铺原址”,落款“中正题”,确是蒋介石所题。</div> <div><b>玉泰盐铺</b><br></div> 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祖父斯千、父亲肇聪经商开店之处。第二年,店铺被火焚毁,以后店铺重建,商业依旧。1894年、1895年斯千、肇聪相继病故,次年蒋介石兄弟分家,盐铺归介卿所有。20年代又遭火焚,此时盐店已经关闭,介卿将其改建成为石库门式的私人住宅。1983年,由奉化县修复溪口“风景办”组织修缮,恢复蒋介石出生房间,1984年对外开放。1999年,又根据游客要求,充实内容,在楼下按原盐铺格局布置店堂,陈设柜台、营业执照、专用称具等,并辟两室悬挂历史照片。 <b>客厅</b><div> 1895年蒋父病故后,兄弟分家,蒋介石分得丰稿房老房子,玉泰盐铺归蒋介卿所有。蒋介卿曾任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广州地方审判厅推市和英德县知事,还担任过浙江海关监督,浙江省政府委员等职,客厅是其乡居或回乡期间接待重要客人的场所。</div> <b>蒋介石出生地</b><br>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农历9月15日(公历10月31日),溪口玉泰盐铺少老板蒋兆聪媳妇王彩玉分娩产下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的蒋介石。蒋氏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成年后以“中正”自称,而外界多称其字“介石”。 <b>蒋氏宗祠</b><div> 蒋氏宗祠也在武岭西路上,丰镐房的东边。宗祠由新老两座祠堂组成,老祠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新祠堂则是上世纪30年代由蒋介石亲自主持修建的,他还为其题写了“忠孝传家”的牌匾。如今,溪口蒋氏的节日祭祖、红白喜事和各种庆典,都在这里举行。</div> <div><b>小洋房</b></div> 小洋房建于1930年,位于溪口镇武山南端,为三间二层西式楼房,前临剡溪,后依武山,占地24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310平方米。蒋介石在乐亭居住时安排幕僚住宿此处,以便就近传唤。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蒋经国携妻子方良、长子孝文留苏归国,在此处住读。该年“八一三”事变后,蒋经国去江西就职,以后回乡也常住此处,因此,被称为蒋经国旧居。溪口解放后,此屋为当地驻军首长居住。1958年部队撤离,被附近一家工厂借作办公室。1979年,政府收回此屋,中央拨款整修一新,按蒋经国当年住读样子重新布置,并对外开放。 <b>武岭门正面</b><br> 溪口镇的标志性入口,为武山山脊上的城门。原址武岭庵,设有茶亭。民国十八年(1929年)拆建成仿古城楼,两层3间,飞檐翘瓴。额刻“武岭”二字,正面为于右任题写。背面为蒋介石亲笔。楼上原作民众阅览室,有走廊相通,雉堞围环;楼下中间门洞通道,供行人车辆出入,门墙砌粉红色块石。门右侧建有二层楼房3间,原为医院门诊所,现为奉化市旅游局。 <b>武岭门背面</b><div> 上面的“武岭”二字是蒋介石所题,署名“中正”。</div> <b>武岭学校</b><br> 武岭学校旧址位于溪口镇武山隘口武岭门内右侧,门口除了挂着“武岭学校”的牌子外,还有“民国博物院”、“溪口博物馆”、“武岭香黛宫馆”的牌子。武岭学校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蒋介石创办,旧址占地面积2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依照仿法国乡村教育模式办学。现遗存大礼堂、教育楼、宿舍楼、健身房等建筑40余幢。校园内遍植花木,每幢建筑之间设庭园。 <b>武岭学校大礼堂</b><div> 大礼堂外观堂皇,装饰精致,具民国建筑风格。楼上为蒋介石接待国民党高级官员处所。礼堂墙基存有蒋介石亲题奠基碑:“武岭学校奠基,中华民国十八年。蒋中正题”。</div> <b>武岭学校门外的雕塑</b> <b>“奎阁凌霄”碑</b><div> 此碑位于文昌阁前。文昌阁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高处,别名“奎阁”,故将此景称为“奎阁凌霄”。</div><div> 文昌阁位于武岭门内,武岭学校对面。文昌阁初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是供奉文昌帝君的文人学士聚会处,1924年蒋介石托其同父异母兄长介卿拆除改建,次年初竣工,建成两层殿宇式楼房,建筑面积426平方米,改称“乐亭”,并撰《乐亭记》以记其事。蒋宋联姻后回乡,常偕宋美龄在此居住,1939年12月12日毁于侵华日机轰炸之下。1986年4月国家拨款重建,次年初竣工。现室内布置蒋宋卧室,并挂有蒋、宋生活照片。</div> <b>武山庙</b><div> 武山庙在武山南麓,武岭门外。武山庙坐西北朝东南,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是原蒋、张、任、宋四姓宗庙,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集资修建。该建筑为清中叶江南庙宇风格,中轴线设山门、戏台及大殿,戏台呈方形歇山顶结构内置藻井,大殿前檐存青石盘龙云纹柱,整体保留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木构特征。</div> <b>武山庙的戏台</b><div> 庙内的大戏台挑檐大气壮观,四周都是售卖古玩的旅游纪念品,没兴趣细看。</div> <b>路灯</b><div> 在武岭门内的街上,处处有这样的路灯,杆上挂着一个天平,是象征公平公正?</div> 这趟蒋氏故居之行,行色匆匆,又遇雨,许多地方到不了。有个大致的了解就是。对蒋介石的评价态度,解放后也是经历不同时代不同的境遇,各有不同,每人独自去理解吧。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9月19日晚,逛宁波老外滩。 </b></p><p class="ql-block"> 宁波老外滩坐落于宁波市江北区三江口(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汇流之地)的北岸江北区,是进入宁波古城的门户。在唐朝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并成为鉴真东渡的起点;在南宋为中国三大港口之一,并设立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当《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便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并于1844年正式开埠。宁波老外滩于1992年后作为商业旅游项目开发,宁波老外滩已经成为宁波的一个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b>涌江畔</b></p><p class="ql-block"> 傍晚18:50,我们来到宁波老外滩的奉化江畔。此时已是灯火辉煌,岸边的建筑被彩灯打扮的五彩缤纷,倒映水中,仿若仙境。</p> <b>甬江大桥</b> <b>外滩大桥</b> <b>甬江畔</b> <b>外马路夜市</b> <p class="ql-block"><b>涌优茶馆</b></p><p class="ql-block"> 涌优茶馆创立于2015年,位于宁波老外滩外马路61号,茶馆所在地本身属于外滩文保建筑之一,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茶馆面临三江口,风景优美,茶馆共5层,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在茶馆内部设有茶艺培训和茶艺表演,是浙江宁波最具艺术品位的顶级茶馆之一,是友人聚会休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b>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b></p><p class="ql-block"> 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位于外马路35号,是宁波近代金融业发展及外滩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由宁波旅沪商人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人于1934年倡议发起,上海建筑师潘志勤设计,1936年竣工。该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557平方米,采用中西合璧风格,金库及电气照明设备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建造。作为宁波第一高楼(1936年),其大厅顶窗使用美国进口玻璃砖,门面采用苏州大理石。1930年代以发行钞券为主业,1941年宁波沦陷期间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侵占,后于1946年复业。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p> <b>俞仁水传统书法展</b> <b>综合执法所</b> <b>只剩一堵墙的老库门建筑</b> <p class="ql-block"><b>天主教堂</b></p><p class="ql-block"> 建于1872年的哥特式建筑,在夜晚的灯光下更显神秘与庄重。在周围的传统中式建筑中显得鹤立鸡群。该教堂建筑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那时的宁波五口通商,使得教堂成为了整个租界的核心。在历经沧桑后,于2006年成功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p> <b>天主教堂前的喷水池</b> <p class="ql-block"><b>老外滩街头歌手</b></p><p class="ql-block"> 在江岸工程局门口,可以微信点歌。</p> <p class="ql-block"><b>老外滩中马路步行街南入口</b></p><p class="ql-block"><b> </b>步行街两侧都是老库门建筑。</p> <p class="ql-block"><b>三关六码头宣传画</b></p><p class="ql-block"> 三关六码头是江浙沪一带的食品品牌,创立于2018年,现已在上海、江苏、杭州、宁波等地开设连锁门店350余家。 所谓三关六码头,指的是大江南北的城乡关口、货运码头。现在宏昌源、董生阳等老字号都由三关六码头运营。时代不同了,年轻的把年老的吞了。</p> <p class="ql-block"><b>宏昌源</b></p><p class="ql-block"> 宏昌源号是宁波市一家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宁式南货店,现为浙江老字号,原址位于宁波老外滩中马路47号,1999年9月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该建筑为早期西式混凝土三层小楼,采用装饰艺术派风格,保留“前店后作坊”传统商铺格局,2023年8月18日,该店在原址重新开业,由三关六码头品牌运营。</p> <p class="ql-block"><b>宏昌源的门头</b></p><p class="ql-block"> 除了门头石挂着“三关六码头”的横匾,边上还有“浙江老字号”、“宁波老字号”、“妈妈的味道”的标牌。</p> <b>步行街夜色</b> 步行街北端几乎成了酒吧一条街。 <b>昨日重现音乐酒吧</b> <b>朋友圈音乐酒吧</b> <b>外滩3号音乐酒吧</b> <b>THE ONE THE MOMENT酒坊</b> <b>宁波美术馆</b> 从18:50到19:45,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算是把宁波老外滩的夜色粗略的浏览一番,毕竟是经济商贸比较发达的城市,颇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