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盐城,寻味人间烟火与珍禽传奇

华山渭水

<p class="ql-block">这个七月,我独自驾车从上海出发,驶向江北小城——盐城。车轮碾过苏北平原的热风,窗外的风景由高楼渐变为水网密布的湿地与稻田。这座曾是新四军根据地的城市,像一本被时光轻轻翻开的旧书,页页写满历史的回响。而我此行,不只是为了追忆烽火岁月,更是想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尝一口地道的盐阜味道,也去看看那传说中的“四不像”——麋鹿,在这片土地上如何悄然重生。</p> <p class="ql-block">抵达时已是傍晚,暑气未消,我循着当地人推荐,走进一家叫顶香汇的小馆。木质的墙壁泛着暖光,红栏杆映着夕阳余晖,桌上两瓶冰镇哈尔滨啤酒静静立着,瓶身凝结的水珠滑落,在桌面上洇开一圈圈清凉。主菜是一盘刚出锅的煎海鲜,外皮微焦,香气扑鼻,撒上一把翠绿香草,鲜味仿佛被瞬间唤醒。小番茄红得透亮,紫苏叶点缀其间,像一幅随手铺展的静物画。我夹起一筷送入口中,海风的气息在舌尖蔓延,那一刻,整座小城的温柔都藏在了这一口鲜甜里。</p> <p class="ql-block">饭后驱车前往麋鹿自然保护区,天边晚霞正浓。走进观鹿台,眼前豁然开朗:湿地如镜,倒映着云影与树色,一群麋鹿在浅水中踱步,有的低头饮水,有的甩动宽大的鹿角,悠然自得。它们曾在中国绝迹百年,如今却在这片重生的湿地上繁衍生息,成了生态复苏最生动的注脚。我静静站着,看一只幼鹿试探着踏过泥滩,步履蹒跚却坚定。那一刻,仿佛听见了自然的低语——有些失去,并非终点;有些归来,比传说更动人。</p> <p class="ql-block">夜色渐深,草地上燃起炭火,一缕缕烟火气升腾而起。我寻到一处露天烧烤摊,金属烤架上摆满了食材:金黄的大虾、红亮的肉串、焦香的鱿鱼块,在炭火的舔舐下滋滋作响,油脂滴落,激起一阵阵香气。摊主是位中年大叔,动作娴熟,翻动竹签时手腕一抖,酱汁均匀裹上食材。我点了一串虾,咬下去外焦里嫩,海的鲜与火的烈在口中交融。旁边几位本地人围坐谈笑,杯中啤酒泛着泡沫,笑声混着晚风,吹散了一路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群年轻人正围着砖砌的桌子烧烤,桌上摆满瓜果饮料,还有刚烤好的玉米和红薯。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有人忙着调料,笑声不断。我坐在一旁,看着那锅热腾腾的炭火,忽然觉得,所谓人间烟火,不过就是这样——不必山珍海味,只要一炉火、几串食、三五好友,便足以让夜晚变得滚烫。</p> <p class="ql-block">回程前最后一日,我在一家茶铺稍作停留。店主递来一袋云南白茶,说是今年春采的古树纯料。我捧在手中,深绿的茶叶透着山野气息,仿佛能嗅到云雾缭绕的茶园。泡一杯,汤色清亮,入口甘润,回甘悠长。坐在窗边,看阳光斜照进屋,茶烟袅袅升起,像一段缓缓流淌的时光。这一口茶,不似盐城本地风味那般浓烈,却以它的清雅,为这场旅程画上了一个静谧的句点。</p> <p class="ql-block">临走时,我在一家小店买下一套陶瓷茶具作纪念。礼盒里,茶壶与茶杯静静躺在黄色绸缎上,绘着红梅翠鸟,色彩温润。我想,下次再泡茶时,或许会想起这个夏天:一座小城的温厚,一桌饭菜的暖意,一群麋鹿的归来,还有一炉炭火旁,那些陌生却亲切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这趟旅程,不止是地理上的奔赴,更是心灵对朴素生活的重新触碰。盐城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却用它的食物、它的生灵、它的夜晚,告诉我:真正的传奇,不在远方,而在人间烟火深处悄然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