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浙东南(1)神仙居

知竹一哥

2025年9月16日至21日,随“专注于玩”团队到浙东南的台州、宁波一游。16日下午15时许,在郑州乘上K1240次列车,到达金华南站已是17日凌晨5点多。随即便乘旅游大巴直奔天台市仙居县神仙居旅游区,开始了浙东南的探访之旅。<div>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中部,居山面海,有“东海之门”之美誉,静卧山海之间,藏着五座各具特色的小城(县级市)——天台、三门、临海、温岭、仙居,集仙境山水、千年古韵、渔村风情于一身。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台州”。台州自古就以“海上仙山”著称,拥有天台山、神仙居、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三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些都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div><div> 神仙居古名天姥山,位于浙江省仙居县白塔镇内,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奇峰险崖、绝壁天坑、流泉飞瀑、云海雾涛、丛林百态,令人陶醉其中,叹为观止。<br></div><div> 我们到达神仙居旅游服务中心时才上午7:15,景区还没有开始出售门票。于是先在景区大门内的心意湖周边随意游玩拍照,算作游览神仙居的序曲。这一片应是神仙居旅游度假区,漫步湖畔,碧水荡漾,亭台楼阁,曲径小桥,绿树掩映,一幅典型的江南园林画面;放眼远山,陡峭笔立,错落有致,与眼前的幽静环境相映成趣。</div> <b>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导览图</b><div> 右上角就是我们所在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心意湖。</div> <b>神仙居游客服务中心</b> <b>神仙居度假区大门</b> <b>神仙居度假区大门</b> 度假区大门的顶棚中间是一个铜钱形状的造型,正下方是一个莲花喷水池。 从这个通道下到心意湖畔。 <b>远眺神仙居的山峰</b> <b>心意湖畔观景</b> <b>心意湖</b> <b>湖畔的垂钓者</b> <b>湖边的六角亭</b> <b>湖对岸的五孔桥</b> <b>六角亭边的进士桥</b> <b>入口花坛的鹅卵石画</b> <b>草木间的芦苇丛</b> 8:35, 从游客服务中心坐大巴到达神仙居景区山脚下的南门入口处。 <b>神仙居南门入口</b><div> </div> <b>神仙居景区简易导览图</b><div> 景区设南、北两大出入口,由南天、北海两条索道连接。我们从南天索道上山,由北海索道下山离开。游览神仙居景区有三条线路:北线、中线、南线。北线路程短,景点也较少,体力差一点的可以走北线;中线在维修,关闭;我们走南线,图中用橙色线条表示。如果时间充足,体力充沛,可以走环线,南门出入,或北门出入。</div> <div><b>佛影莲韵</b></div> 由南天索道出来沿北线走几十米,就到佛影莲韵景点。背景是神仙居的核心景点——观音峰,也叫观音岩。前面是一个人造的水上莲花台,由圆形碇步与莲花石座相连,构成水天一色的无边水台。一大群游客在这儿排队上莲花台打卡拍照。鉴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在这儿打卡,回到南线。沿途还有几处地方都可以观赏到观音峰。 <b>观音岩雄姿</b><div> 观音岩是神仙居景区的标志,海拔919米,岩高200多米,如观音耸立山巅,又如一把宝剑直刺苍穹,高耸入云,一柱擎天。这块岩石在过去,曾被当地人称作“天柱岩”。</div> <b>南海桥后的观音岩</b> <div><b>南天梯</b></div> 从佛影莲韵回到南线,索道站就紧接南天梯,这是由二节四台扶梯组成的,沿山坡夹缝而上,垂直提升52米。神仙居被誉为“不用爬的山”,就是由此而来。据说,遇到云雾天气,便如仙人乘云驾雾,一路高升。 <div><b>老君台远眺</b></div> 登上南天梯最高的平台,回望北线上的山岳,如一条卧着的长龙,龙头扬起,注视着周边连绵起伏的山峦。龙头应该就是老君台,顶上的圆盘形巨石修有观景台。 <b>老君台</b> <p class="ql-block">  从南天梯平台往前走,有一条岔道直达<b>南天顶</b>,顶上还修了玻璃观景台,但需要另外买票,每人99元。玻璃栈道走的多了,不是太感兴趣。一路观景,照样可以观赏美景。山间不时出现巨岩耸立山洼,好像座座神仙,注视着人间悲欢离合。</p> <b>神仙般的巨石</b> <b>南海桥</b><div> 这是一座长达120米,高悬在100多米的峡谷上方的悬索桥,可惜此时已经关闭。想想如果走在上面,颤颤悠悠,惊心动魄,甚是刺激。右边还有更为刺激的吊索滑道,左边远处是南天桥。</div> <b>南海桥</b> <b>远望南天桥</b><div> 与南海桥并排架设在深沟上方的两块巨岩之间,不同的这是一座钢架桥,比南天桥宽阔平稳。这座飞渡悬崖两岸的天桥与南海桥一样,长达120米,架在100多米高的深渊之上,一桥飞渡,横跨南北,气势恢弘。</div> <b>南天桥</b> <b>南天桥</b> <b>南天桥桥头</b> <p class="ql-block">  在桥上扶栏远望,崇山峻岭,尽收眼底;探头俯视,沟深莫测,摄人魂魄。</p> <p class="ql-block"><b>太极观景台</b></p><p class="ql-block"><b> </b> 过了南天桥,往高处攀登若干台阶,就到太极观景台。圆形的观景台突出在悬崖之上,台正中画着太极图。在观景台上望去,崇山峻岭层层叠叠,纵横沟壑深不可测,山腰栈道蜿蜒盘旋,巨型石笋突兀耸立,如绝美画卷尽收眼底。</p> <b>崇山峻岭</b> <b>沟壑纵横</b> <b>蜿蜒盘旋在山腰的栈道</b> <b>巨型石笋</b> <b>刀劈斧凿</b> <p class="ql-block"><b>鸿蒙桥</b></p><p class="ql-block"><b> </b>位于鸿蒙谷,取盘古开天地鸿蒙之意。桥长75米,为钢桁架结构,中间混凝土立柱,链接两块巨石。如果不走鸿蒙桥,旁边有栈道顺山沟盘桓而下,都通向八卦观景台。</p> <b>八卦观景台</b> <b>青云梯</b><div> 从八卦观景台往下就是青云梯。青云梯之名来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段十分陡峭,沿着山壁几乎直上直下的登云梯对登山者的体力,胆魄都是极大的考验。如果一路向上,真有步入青云的感受。还好我们是从南门过来,大部分是下山,轻松很多,唯一需要的是要克服恐高的心态。</div> <b>青云梯</b> <p class="ql-block"><b>青云梯上</b></p> <p class="ql-block"><b>开天辟地</b></p><p class="ql-block"><b> </b> 下了青云梯,沿栈道走不多远,回望,几座并排直立的陡岩直刺苍穹,可谓“盘古开鸿蒙,化身天地中”。鸿蒙桥至青云梯沿途山峦雄伟壮观,俨然一副开天辟地的景象,记录了始祖神的创世传奇。</p> <b>卧龙桥远观</b> 这座银色的以山水自然曲线为桥梁的卧龙桥,宛如一条银龙伏卧于峡谷之间,既有无与伦比的气势,又具令人赞叹的秀美。 卧龙桥桥面采用镂空工艺搭配七彩跑道的形式呈现,每一步都像踩在彩虹上,令人陶醉。 <p class="ql-block"><b>圆梦桥桥头</b></p><p class="ql-block"><b> </b>圆梦桥架设在圆梦谷之上,梦幻谷里寻诸梦,圆梦桥上梦成真。在圆梦桥上,只见峰峦叠嶂,恍若仙境,如梦如幻,但愿都能美梦成真!此景为“圆梦仙境”。</p> <b>圆梦仙境</b> <b>圆梦仙境</b> <p class="ql-block"><b>双峰把门</b></p><p class="ql-block"><b> </b>过了圆梦桥,时间已经不多了,匆匆赶往北海索道。</p> <b>如意桥</b><div> 如意桥在北线的末端,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把精雕细琢的玉如意,高悬于空中。桥全长100米的,横跨峡谷之上。桥身由三条蜿蜒起伏的流线桥面巧妙组合而成。上层铺设的是镂空铁板,行走其上,仿佛置身于云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而下层则是玻璃栈桥,全透明设计,一低头便可直视那140余米深的“深渊”,带来前所未有的心跳体验。</div><div> 由于我们走的北线,一路拍照,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观赏如意桥,只好下载一张照片,弥补遗憾。</div> 在江南有如此宏伟壮观,又兼具秀美多姿的景色,是以往认知中所缺失的,再加上拥有富庶财力和奇思妙想而创造的灵动人造景观,使得对江南的山水有了新的更深刻的体验,确实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