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起牛栏山就让我想起一件藏牦牛牛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记得文化大革命最高潮的时候,我们那片三线建设基地后勤供应一时成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当时10岁左右每个月粮食的定量是18斤,对于我们这些长身体的人来说确实是不够的,而且有粮票和钱却买不到什么副食品。</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天大哥也从城里面回来了,我们哥几个躺在屋子里相互幻想着曾经的北京烤鸭,开始念叨电影上曾经的一些段子。</p><p class="ql-block">哥哥说:米西米西的干活?</p><p class="ql-block">我们就跟着说:米西米西哒哒的有!</p><p class="ql-block">哥哥不知道从哪里学了句京剧唱腔:娘子~~我进京赶考给你带两根猪尾巴下奶水~</p><p class="ql-block">我们就用副食店阿姨学的四川话说:这个核桃味道特别好!和水果拌起来味道非鲜~~</p><p class="ql-block">然后大家舔一舔嘴唇,脸上露出非常享受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当时,进城的道路被造反派给封锁了,糖果就别想了,就连一般的柴米油盐都成了稀缺品。</p><p class="ql-block">汽车队派出了敢死队,准备去毛尔盖牧场拉一些藏牦牛牛肉回来。</p><p class="ql-block">大院的人们经过一个星期的焦急等待,敢死队的同志们终于满载而归了,但是,带队的一位老工人却头部中枪。经过抢救有惊无险的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几天大院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每个人无论大小都能够得到一条大牛腿的分配额。而且非常便宜,一斤才几毛钱。</p> <p class="ql-block">食堂每天菜谱都是烧牛肉炒牛肉炖牛肉,每个人说话都带一口牛气,打的屁让山沟里边飘散着一股怪怪的味道,每天都可以听到周边的土犬在大院外面狂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