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6日。有56年情谊的老朋友李振中要来寒院青林居,同来的有他妹妹李晓梅、妹夫胡先生以及我们共同的朋友徐竞男女士。我与贤妻“窄院扫蒼苔,小花帶笑开。煮茶陈桌椅,仪礼待宾来。”早早做好了迎客准备。</p><p class="ql-block"> 56年前的1969年2月下旬,刚过完春节,21岁的我,到重庆天府煤矿建在一个山凹中的磨心坡井(也叫南井)报到,被分到采煤队下井采煤。作为一名“臭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开始艰苦万分、暗无天日的挖煤工作。</p><p class="ql-block"> 工作艰苦,环境恶劣,没有文化生活,前途渺茫,年轻的心满是痛苦饥渴。在这种境况中,这年春末夏初,在食堂认识了李振中。他当时才19岁,青春年少,近一米七的个子,健康富有生命活力,常穿一件白色背心,随意穿着短裤,戴一副黑边近视眼镜,两侧脸颊常现出刮胡后留下的青黑色,笑容和眼神中,透着和善与聪明,从白背心上口露出的浓浓胸毛,让人感觉到年轻生命的张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爱读书,追求知识,渴望文化生活,很快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朋友。</p><p class="ql-block"> 在交往中,我逐渐了解了他不一般的人生经历。他父亲是国民党重庆原中央日报的编辑主任,同情共产党,内心也赞同共产党的一些理论和诉求,有些帮助共党人士的实际作为,解放后没受太大影响。可57年反右时被阴差阳错地整成了右派,旋即开除工职,进入劳改队伍,与“大右派董时光”等人一样,被押解去会东县一处铅锌矿劳改,郭沫若的一个侄儿也在那里劳改,后被折磨至死。振中父亲病饿交加,在快死时被送回重庆,送到在缙云山农场下放改造的妻子处。他们一家人在缙云山下的澄江镇草草安了家。文革开始,他们又被强行押解遣返回原藉宜宾高县,没有工作,没有任何收入,陷入绝境。幸亏这时刚初中毕业的振中在天府煤矿找到了下井挖煤的工作,开始每月寄15元钱回家,让家里能买米买盐,勉强度日延命。</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因眼睛高度近视无法胜任井下工作,又经百般努力,振中才被调到磨矿渣滓山为渣车干摘钩挂钩推车等体力活。</p><p class="ql-block"> 1973年,我调到中学教高中语文。当时全社会都缺教师,我曾向校领导建议让李振中到一中教英语,还建议让曾被划为右派的知识分子陈贞祥也从磨矿调来一中教书。不久,陈贞祥调来当了高中英语教师,可李振中却落选了,主要原因是政审不过关。 </p><p class="ql-block"> 到1977年,灾难深重的中国终于恢复了高考。初中毕业就到煤矿谋生的振中因有多年自学的底子,也参加了高考,结果是考上了,又是政审不过关末被录取。看来,他父亲改正和平反通知对他没起任何好作用,多年的委屈,还在继续。</p><p class="ql-block"> 1978年,他再次参加高考,获得了当年重庆北碚区文科的最好成绩,在全市也在前三名,可是仍未被录取。这结果是与当时比较开放的录取政策相矛盾的。他又百般努力艰难地向上申诉反映。在录取工作都结束两个月后,他这位能上北大考分的优秀考生才被一所戴帽高师班的中专校录取。刚进校的李振中单词量已掌握10000左右,达到了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水平。进校一年后,他就由78级跳到77级,在77级学了半年,学校就让他挑起大学英语教师的担子,开始教进入二年级的79级学生。这之后,川大读研,上外读博,入党,到英国访学;从教育学院到川外;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系主住,教务处长,网络中心主任,等等等等,一路开挂般地高歌猛进。</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闪光成就的背后,是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的勤奋努力,是呕心沥血的奋力拼搏,是放弃了许多物欲和其他追求,目标单一,书藉电脑,刻苦钻研,孜孜以求。钻进英语、法语的世界,广采博收,成就斐然;教学管理,教书育人,一干就四十五年!直到2023年才真正退休。</p><p class="ql-block"> 而今的振中,76岁,已进入老年。早年的压抑人生,形成了他一生不太善言词、老实本分、心有波涛也沉静如山、长年沉浸书中、生活上粗疏不拘的性格特征。不熟悉的人起初对他也许有木讷印象,可一但有他成竹在胸的话题,他又变成了一个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言说者。</p><p class="ql-block"> 我与振中,友谊已逾56年。在我人生遭遇灾难时,他百忙中帶着女儿姝姝来看我,我至今还保留着他那些年写给我贺年的明信片和信件。在那极度穷困的教书岁月里,他来看我,我招待他大都是下碗面,还记得在打作料时,振中说加点糖。我们在同时变动工作和居住地,由于忙都忘了通知对方,在暂时失联的日子里,互相千方百计打听对方下落,一联系上,通话多次超过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往事依依,情重如山。这样的老朋友要来崇州青林居相聚,还有妹妹一一省党校的副教授李晓梅,还有我们共同的朋友、老革命徐铁敏的女儿徐竞男女士,还有晓梅夫君胡先生。四位尊贵的客人一齐光降青林寒院,能不让我夫妻俩激动期待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月初,给振中写了一首旧体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律·赠振中挚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矿灯曾照少年郎,</p><p class="ql-block"> 煤海书声破夜芒。 </p><p class="ql-block"> 汗渍无遮苏轼赋,</p><p class="ql-block"> 煤尘怎掩英伦章。 </p><p class="ql-block"> 荧屏互见鬓边雪,</p><p class="ql-block"> 笑貌长辉劫后光。 </p><p class="ql-block"> 半纪心澄嘉陵月,</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玉壶芳。 </p><p class="ql-block"> 2025.8.3</p><p class="ql-block"> 下午至晚上9时</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苏轼赋:大约在1970年的一天晚饭时,我与振中又在食堂相遇对坐吃饭,他边吃边动情地给我讲诉他读苏轼赤壁赋的感受。</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用俞伯牙与钟子期故事,喻指知音间深厚情义和高山流水般高雅情怀。</p><p class="ql-block">玉壶芳:李商隐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喻高洁人格的容器。玉壶芳,情怀高洁,芳香长留。</p> <p class="ql-block"> 天气晴好,偶尔洒几颗太阳雨。青林居小院滴泉叮咚,锦鲤嬉游,小花点彩,金桂飘香,朴素清雅,祥和温馨。在客人们的赞扬声中我们围坐在桂花树下,品龙井,话情谊,兴致勃勃摆龙门阵。人生难得如此情景,少不得吟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林居喜迎老友李振中一行</p><p class="ql-block"> 苔痕新扫净,</p><p class="ql-block"> 小院桂香浮。</p><p class="ql-block"> 闻声启铁禁,</p><p class="ql-block"> 含笑唤旧俦。</p><p class="ql-block"> 六盏春茗沸,</p><p class="ql-block"> 半生烟雨收。</p><p class="ql-block"> 欢声倍爽朗,</p><p class="ql-block"> 白首更何求!</p> <p class="ql-block"> 中午聚餐,儿子媳妇也来相陪。儿子用手机拍下了餐桌旁的我们六人。</p> <p class="ql-block"> 振中说,孙儿宇航长大了是个帅哥。</p><p class="ql-block"> 但愿小小孙儿学习李爷爷,成长为一个好学上进的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谊花盛开半世纪,雨雪风霜仍芬芳。</p><p class="ql-block">喜看松梅含笑立,心中喜悦脸飞光。</p> <p class="ql-block"> 5月27日,晴。上午,我们陪振中去北溪湿地公园走步闲游。振中一路对崇州有这样朴素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妻曾在这白马河边荡秋千,我录了视频,发给一位诗友,他题了两句旧体诗“秋千一荡佳人笑,竹影清风入梦来”,我补了两句,成为一首七绝:</p><p class="ql-block"> 《七绝·题贤妻荡秋千视频》:</p><p class="ql-block"> 秋千一荡佳人笑,</p><p class="ql-block"> 竹影清风入梦来。</p><p class="ql-block"> 莫向书中寻烂句,</p><p class="ql-block"> 且随明月醉天台。</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4晚8点</p><p class="ql-block"> 注 </p><p class="ql-block"> 醉天台:化用刘阮天台遇仙典故。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与仙女结缘半年后返乡发现人间已过七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和视频发给振中后,他很赞赏。今天,振中来到视频中王西荡秋千处,我怂恿他坐上去休息会儿,也拍拍照。醉心英语法语、成绩斐然、几成书蠹的川外李教授,在我的导演下,居然笑得如此灿烂,如此童心犹在,难得难得!我赶快留下了这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小院喝茶聊天。以老友应有的姿态摆拍留念。有诗曰:</p><p class="ql-block"> 桂影拂阶台,</p><p class="ql-block"> 金花含笑开。</p><p class="ql-block"> 好茶细细品,</p><p class="ql-block"> 情谊满心怀。</p> <p class="ql-block"> 9月28日,晴。7点多钟,妻去老年大学练瑜伽,我和振中9点出发,步行去正东街闲逛。新打造才开放数<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的正东街,古香古色韵味浓郁的景象又让振中赞赏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 来到天主堂,振中说,崇州竟然有这么端庄漂亮的天主堂,说明崇州人的海量包容,难得。边说边向天主堂走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主堂内信众们正在做礼拜,站立唱赞美诗。歌声庄重典雅,十分悦耳,把我们吸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 从天主堂出来,偶遇街边罨画池茶铺健谈的曾老板。我们萍水相逢,他仿佛遇到知音,兴致勃勃绘声給色侃侃而谈,崇州历史、掌故,东西南北,一谈个把小时。我们还要去游览罨画池公园,就主动告辞,会同做完瑜伽开车来的贤妻罗王西,一起向罨画池走去(罨画池公园,后改名叫罨画池博物馆,老百姓习惯上仍叫罨画池公园)。</p> <p class="ql-block"> 文庙前孔子广场矗立一尊香港人赠送的孔子塑像,俩朋友肃立拍照留念。 </p><p class="ql-block"><b> 瞬间历史永驻,一生情谊长存。</b></p> <p class="ql-block"> 进入文庙,第一个景致就是闻名遐迩的櫺星门。</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9月28日,孔夫子公元前551年来到人间,今天是他2576周年诞辰。文庙前广场上鼓乐齐鸣,正在举行祭祀大典。我们刚巧赶上,匆匆拍了个视频。</p><p class="ql-block"> 孔子开启的儒学,虽有许多不足,但它对中华民族的正面意义也不应抹杀。</p> <p class="ql-block"> 陆游祠前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600年高龄的“金弹子”是镇馆之宝,拍照纪念,健康长寿,其乐陶陶。</p> <p class="ql-block"> 荟翠园前留个影,园门两侧联语:“入目纷呈画,留心细赋诗”。</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用一生的修为,书写出了各自的改命诗篇。</p> <p class="ql-block"> 旗袍添秀气,笑容露贤淑。</p> <p class="ql-block"> 按“导演”要求,教授“风度老练,笑容可掬”。</p> <p class="ql-block"> 虽然鬓添雪,仍然香如故。遗憾陆游祠今天不开放,陆游门前留个影,好诗千载哺人心。</p> <p class="ql-block"> 名碑字厚重,背衬翠荫浓。兄弟笑容美,人生韵丰隆。</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驾车到唐人街相府广场游赏夜景。振中少不了赞声啧啧,还说,重庆网红景点洪崖洞不如这里文化深厚。我这重庆人细想一下,也颇有同感。</p><p class="ql-block"> 文化,文化!崇州确实是个文化厚重古已有名的川西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相府建筑的游廊一侧,我拍了一些富含文化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写过有关蜀州诗章的古代部分著各诗人:</p><p class="ql-block">杜甫、欧阳修、范成大、王勃、陆游、宋之问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崇州唐人街相府新建的四相堂,原由唐代蜀州刺史皇甫澈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创建,为纪念张柬之、钟绍京、李岘、王缙四位曾在蜀州任职后官至宰相的历史人物而建。四相堂始建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时任蜀州刺史皇甫澈因仰慕张柬之、钟绍京、李岘、王缙四位曾在蜀州担任刺史并最终官至宰相的历史人物,特作《赋四相诗》并建造该堂。四人虽身处地方却心系社稷,入朝后仍以民生为重,体现了“远在天涯,胸怀社稷;高居相位,念系苍生”的政治品格。</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崇州风水好,在崇州当官,离任后大都升官,直至现在已然如此。</p> <p class="ql-block"> 信步来到蜀绣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蜀绣的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细观这精湛绝伦的蜀绣作品,心中对蜀中先祖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回到青林居家中,夜色里,灯光下,龙门阵摆到激动时,竟动起手来。 </p><p class="ql-block"> 当年两个煤矿苦力,年近八十还较劲!</p> <p class="ql-block"> 结果彼此彼此,打个平手。</p> <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晴。今天早餐后略略休息一会儿,就驱车直奔离青林居35公里处的街子古镇。今天准备帶振中去游览街子古镇、光严禅院和元通古镇,行程紧凑,内容丰富。</p><p class="ql-block"> 街子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地处崇州市西北部,东与都江堰安龙镇接壤,南与崇州市元通镇毗邻,西与文井江镇、怀远镇相邻,东北与都江堰市、汶川县接壤。街子古镇有“川西水乡”之名,镇建制已有1000余年历史,五代时称“横渠镇”“四界镇”“永康县”。镇域内川西特有的农耕文化、距今约4000年的双河遗址(双河古城或下芒城遗址)、以晋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上元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及以唐代”一瓢诗人”唐求为代表的诗歌文化共同构筑了崇州街子古镇独有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街子古镇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佳康养休闲度假名镇、成都市“五大天府古镇”,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2019年4月29日,街子镇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p><p class="ql-block"> 到达街子,在唐公别院停好车,走出别院,左侧便是瑞龙桥。</p> <p class="ql-block"> 右前方便是游街子纪念照的最佳拍摄地。巨大的石刻和壮硕苍劲的银杏,是照片的最佳背景,俩朋友红色体恤和智慧沉稳的笑容,让这纪念照十分夺目出彩。</p> <p class="ql-block"> 慢悠悠游走在街子古镇银杏广场和江城街上,给振中讲宝塔状的字库的来历,讲唐代街子一瓢诗人唐求,讲街子以兰花闻名,也是兰花镇。慢步到华阳国志馆,这是一处很值得观瞻的纪念馆。《华阳国志》作者常璩(约291年—约361年),崇州人,东晋史学家,是中国地方志鼻祖,其代表作《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著作,开创了方志编纂体例,对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地理、民族具有里程碑意义。华阳国志馆营造得古味盎然。非常遗憾的是,今天没开馆。我们仨行了一会儿注目礼,只好遗憾离去。</p><p class="ql-block"> 扫去遗憾的是味江河边陆游的诗歌园地。爱国诗人陆游是现存诗词最多的古代诗人,他的不少诗词至今脍炙人口。他有两句诗是崇州最好的广告词,为崇州人世代传诵:</p><p class="ql-block"><b>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b></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说,我陆游在江湖上行走了四十多年,梦想找到心中的理想之地,哪里想到人间竟然有蜀州这么好的地方啊!</p><p class="ql-block"> 崇州人在陆游祠专门建了“信有亭”,以兹纪念,在相府广场前也建了气势高雅的刻石,这街子味江河畔也矗立着这两句诗的刻石,这确实是崇州人值得广晒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俩朋友陆游雕塑前牵手,这是个有趣的主意。</p> <p class="ql-block"> 沿味江河打造的以陆游为主体的诗碑林,彰显了街子人的文化品味。</p> <p class="ql-block"> 我不探究里,以为是付费的望远镜,结果是付费玩的水枪,能不一笑?</p> <p class="ql-block"> 转回到起点,街子古镇之游结束了。几天来,贤妻照顾陪伴我们,着实辛苦了,瑞龙桥头留影致谢!</p> <p class="ql-block"> 路虎轻启,在山道密林间穿行6公里,到了有名的光严禅院。</p><p class="ql-block"> 光严禅院又名“古寺”,位于街子古镇6公里的凤栖山上,海拔1100米。该寺始建于晋代,原名常乐庵,四周环绕近千亩古柏、古楠等珍稀树木。隋文帝赐“光大严明”匾,唐代咸通五年(864年)重建更名为常乐寺,明代永乐年间蜀献王朱椿奏请敕赐现名,清代康熙帝御题“光严禅院”匾额。文革灾难中,这匾额被一农户弄去做了猪圈挡板。重整寺院时找到这块匾,匾上“院”字已损坏。有关人员去北京故宫求助,找到了康熙笔迹“院”字,但已与原字气韵有别,这匾额就成了现在这状态。须仔细观察了解,才知原委。</p> <p class="ql-block"> 游完古寺,我们驱车回返,目标崇州元通古镇。途经怀远古镇,这里是崇州三绝发源地,也称怀远三绝。三绝是:叶耳粑,冻糕,豆腐帘子。三人一致同意中饭在公路一侧最有名的非遗传承店品尝名小吃。</p><p class="ql-block"> 停车进店,发现店里还卖崇州另一名小吃一一羊马渣渣面。崇州羊马场查氏独创了渣渣面,将熟鸡肉加工成1一2毫米见方的干细颗粒,用来作面臊子,辅以红油辣椒、花椒、小葱等作料,风味独特。</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人点了一碗二两渣渣面、两个叶耳粑,都觉得味道不错,不愧为小吃名店。简简单单,振中第一次品尝了两款崇州名小吃。</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到了元通古镇。镇的主体在河的对岸,先在别致的汇通桥头留影纪念。</p><p class="ql-block"> 元通古镇是崇州市辖镇,始建于晋代,拥有1600多年历史,以“千年小成都”和“活的清明上河图”著称,是国家4A级景区。 它位于崇州市西北部,三江汇流处,保留了大量明清建筑和原生态川西风情,没有刻意打造,是体验慢生活和历史文化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元通古镇因文井江、味江、泊江三江汇流而闻名,在三江汇流处建有镇水宝塔。是川西地区保存完好的千年水乡,早年舟船云集,商贾众多,是成都对外商贸的重要码头。三面环水的元通,而今兼具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常帶朋友来这江边喝茶。江水流淌,河风轻拂,边摆龙门阵边静享这份闲适趣味。</p> <p class="ql-block"> 崇州街子、元通、廖家等好几处地方都有修长高峻的字库塔。为什么要修建字库塔呢?字库塔的主要作用是焚烧字纸。古人认为文字具有神圣性,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可随意丢弃,需洗净后焚化。这种传统源于“敬惜字纸”的文化信仰,字库塔作为专用焚烧设施,多建于寺庙周边或公共场所。 </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敬惜字纸”的观念可追溯至明代,清代达到鼎盛。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均颁布旨意强调对文字的敬畏,地方官府还编撰《惜字律》等法规约束百姓行为。</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就听老人念叨过,说字纸不能乱扔,更不能用脚踩,不敬惜字纸是要犯神煞瞎眼睛的。以前的百姓对传习文化的书藉、文字颇有敬畏之心,不像而今如此不堪。</p> <p class="ql-block"> 元通著名的广东会馆,可见早年此地客商之多。</p> <p class="ql-block"> 在街上游走一阵后,来到文井江边散步。</p> <p class="ql-block"> 然后到江边朋友开的听涛茶舍喝荼聊天。振中在躺椅上小睡了20分钟,醒来感到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 几天前,我想帶振中去邛崃转转,联系了邛峡书商好友李建兄弟,他夫妇俩仁义,一起走耍欢聚多份热烙,结果因他有急事作罢。我们在听涛茶社喝了会儿茶,就收到李建电话,他要赶来一起喝茶。半小时后,李建夫妇满脸笑容赶来,这下我们的聊天气氛陡增热闹,嘻嘻哈哈,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5点多钟,我们一起转街,然后选择当地原供销社对外食堂晚餐,我们多次来这里用过餐,味道不错。因是晚餐,只点了山药木耳肉片、回锅肉、崇州名菜天主堂鸡片、崇州名菜豆腐帘子、紫菜蛋花汤等几个菜。怀远三绝又出现一绝:豆腐帘丝。至少振中是第一次吃到。</p><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天气渐晚,准备兵分两路,各自归家。这时李建兄弟才露出本来面目:原来他是给我们送礼来的,他从车上抱了好大坛福酒放入我们后备箱,还有一大盒中秋月饼。这些年,李建夫妇已好几次送我们各种酒了,这又是酒又是月饼的,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又不能不收下。这老友兄弟重情重礼,我们只好连声道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9月30号,阴天。昨天傍晚回到青林居,振中说他明天要告辞了,准备下午3点左右走。妻7点过要去老年大学做瑜伽,瑜伽课完9点多时又要去赶场国标舞蹈课。我决定与振中乘公交去桤木河湿地公园逛逛。</p><p class="ql-block"> 桤木河湿地公园位于成温邛高速以南,距青林居约9公里。湿地核心区总长度约14公里,平均宽度约200米,规划总面积约5040亩,其中有水域面积约1365亩,绿道18公里,步游道25公里。湿地主要由桤木河、老河槽、低洼地、鱼塘和丰富的原始植被支撑,跳蹬小瀑布、水杉林木质康道等组成了崇州最大的湿地公园。漫步湿地公园,得句:</p><p class="ql-block"><b> 湿地树葱茏,清溪映碧空。</b></p><p class="ql-block"><b> 振中健步稳,倏尔入林中。</b></p> <p class="ql-block"> 振中是忙人,匆匆五日,就要离去了。这五日,我俩老朋友,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家中叙谈,家外漫步有说有笑,很是畅快。这一切,都因贤妻的理解支持,辛劳付出,才得以实现,心怀谢忱,选28日玉照一帧,特赋诗两首致意。</p><p class="ql-block"><b> 其一:题贤妻崇州文庙櫺星门照</b></p><p class="ql-block"><b> 素手理襟倚桂株,</b></p><p class="ql-block"><b> 星门婷立影同扶。</b></p><p class="ql-block"><b> 感妻五日殷勤意,</b></p><p class="ql-block"><b> 种玉心田福自足。</b></p><p class="ql-block"><b> 其二:再题贤妻崇州文庙櫺星门照</b></p><p class="ql-block"><b> 星门凝睇意何柔,</b></p><p class="ql-block"><b> 素色旗袍映桂秋。</b></p><p class="ql-block"><b> 风起云纹生步韵,</b></p><p class="ql-block"><b> 香浮鬓影帶轻羞。</b></p><p class="ql-block"><b> 五日行程劳画策,</b></p><p class="ql-block"><b> 一庭花树谢绸缪。</b></p><p class="ql-block"><b> 归来共享盘中味,</b></p><p class="ql-block"><b> 犹胜蜀州聚肴楼。</b></p> <p class="ql-block"> 振中这次到崇州青林居,是第一次来我在崇州的家。我夫妇去年四月去过他在川外的家,还一起驾车去贵州旅游过。三年多前我们才恢复联系,一联系上他就说要来崇州看我,后因种种原因,直到五天前才如愿以偿。经五天的密切接触,现在又要别去,我心中大有依依难舍之感。</p><p class="ql-block"> 拉着行李箱,送到离青林居不远处的302车站,上车离去,挥手再见!</p><p class="ql-block"> 振中保重!</p><p class="ql-block"> 这五天,是兄弟般美好情谊的五天,是其乐融融的五天。时光荏苒,情谊永恒,心中涌动,吟成五言绝句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新 歌</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五日匆匆过,</b></p><p class="ql-block"><b> 欢声回味多。</b></p><p class="ql-block"><b> 倾情珍老友,</b></p><p class="ql-block"><b> 岁月重新歌。</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振中兄弟,再见!再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