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排熟悉的红色展示牌,阳光斜斜地照在上面,映得“知行天下讲堂”几个字格外醒目。每一期讲座的信息都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本打开的档案,记录着思想的足迹。仿佛看见六年的72期,每一期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问题和期待,走进这个充满对话与回响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六周年的会场布置得庄重而温暖。大红屏幕上写着“知行天下讲堂第72期暨六周年纪念座谈会”,主办单位的名字一字排开,透着几分学术的厚重。我走进会议室时,桌上麦克风、水瓶、名牌都已就位,灯光柔和得刚好不让人心生紧张。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不仅是一场活动,更像是一次精神家园的归聚。</p> <p class="ql-block">会前的间隙,大家三三两两地聊着。两位前辈站着轻声交谈,语气从容,像是在分享一段久别重逢的心事。旁边的老友微笑着听着,眼神温和。没有人急于落座,也没有人刻意寒暄,那种自然流动的交流,让整个空间都变得轻盈起来。</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花纹上衣的女士笑着说起她最近的研究,她对面的蓝衬衫男士手里还握着咖啡杯。另一侧有人侧耳倾听,有人举着手机拍照,也有人安静地看着窗外。这种松紧有度的节奏,正是我喜欢的学术聚会——既正式,又不失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会议开始前,总有这样一段自由交流的时光。一位白衬衫的男士正和戴眼镜的女士热烈讨论,她的手势像在勾勒某种逻辑的轮廓。背景里几个年轻人低头敲着键盘,专注得仿佛在捕捉即将消散的思想火花。我坐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切,心里默默感叹:思想的传递,原来可以如此生动。</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瞬间发生在签到处附近。一位穿橙色花纹上衣的女士远远看见老友,立刻张开双臂拥抱上去,笑声清脆得像风铃。周围的人纷纷侧目,脸上不自觉地浮起笑意。那一刻,学术的严肃被温情轻轻掀开一角,露出底下真实的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签到处的工作井然有序。两位工作人员低头核对着名单,神情认真却不紧绷。百叶窗透进来的光线打在文件上,映出淡淡的木纹影子。这种细节里的秩序感,总让我觉得,一场好活动,从来不是偶然。</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正式开始,主持人手势有力,声音沉稳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投向讲台,眼神里有种默契的鼓励。这种庄重中的亲切,正是“知行天下”一贯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轮到孙国瑞会长致辞时,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他站在讲台前,身后是醒目的红色横幅,灯光从头顶的圆形装饰中洒下,柔和地笼罩全场。听众们坐在长桌后,有的执笔记录,有的凝神倾听。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在这样的场合里,把理念说透,把责任扛起。</p> <p class="ql-block">主题演讲开始前,屏幕上显示“地理标志与非遗”的标题,主讲人姚坤。我看着那行字,想起他曾说过:“文化不是标本,而是活水。”此刻他尚未登台,但思想的脉络早已在空气中悄然铺展。</p> <p class="ql-block">姚坤的演讲题“双向赋能”,蓝色屏幕上那句话像一句承诺。他讲得深入浅出,台下不时有人点头。我注意到前排一位听众悄悄把手机调成静音,生怕错过任何一句。这种专注,是对讲者最大的尊重,也是对知识最真诚的渴求。</p> <p class="ql-block">最后环节由曲三强会长点评。他站在红屏前,神情沉稳。另一位女士在讲台发言时,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长桌旁的听众或执笔、或凝思,没有人走神。这种专业与敬意交织的氛围,让人忍不住屏息聆听。</p> <p class="ql-block">身着灰西装的曲会长接过话筒,站在红色背景前开始发言。木质百叶窗在侧后方投下细长光影,像时间的刻度。他讲得很投入,声音不高,却穿透力十足,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国际跨度。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坚持做一件事六年,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后,大家聚在背景板前合影。快门按下那一刻,没有人说话,但心里都明白:这张照片,不只是纪念一次会议,更是为一段共同走过的思想旅程按下快照。</p> <p class="ql-block">陶乾教授主持“知行天下讲堂”六周年回顾与展望环节,并热情介绍莅临现场指导的领导和专家。</p> <p class="ql-block">刘瑛教授登台总结时,穿了一件花纹连衣裙,手持麦克风,目光坚定。屏幕上映着她的名字和主题,台下坐着熟悉的面孔。她说起知识产权的未来,语气里有种温柔的坚定。想起六年前第一期讲堂的情景,恍如昨日。</p> <p class="ql-block">六载倏忽又金秋,</p><p class="ql-block">群贤再会意更遒。</p><p class="ql-block">知行漫道铭初志,</p><p class="ql-block">硕果盈枝遍九州。</p><p class="ql-block">展望新程兴未已,</p><p class="ql-block">研思无际境长求。</p><p class="ql-block">数智融通加速度,</p><p class="ql-block">誉载四方德共流。</p> <p class="ql-block">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校友会朱晓宇秘书长主持“知行天下讲堂”六周年纪念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黄瑞宇副书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讲堂的成果与影响力。他指出,“知行天下讲堂”作为校友自发组织的品牌活动,持续六年高质量开展,体现了三个“可贵之处”:其一,系统运作、持续不辍,展现出非凡的组织凝聚力;其二,每期均获权威专家支持,内容始终维持高水准,赢得业内广泛认可;其三,始终紧扣实践需求,敏锐回应科技与产业变革,充分体现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授牌仪式是最具仪式感的环节。两位主讲人站在两旁,分别捧奖牌,颁牌人黄瑞宇副书记居中,背景是中国政法大学和IP GALAXY的标志。没有喧闹的掌声,只有相机快门的轻响。那一刻,荣誉不是终点,而是对持续发声者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黄瑞宇副书记致辞时,全场安静。他站在红屏前,讲起讲堂的初心与未来,语气平实却有力。我看着台下那一张张专注的脸,忽然觉得,六年不是很长,但足以让一种理念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观众们低头记录,有人打开笔记本电脑,有人举起手机录音。这种对知识的珍视,让整个空间都显得明亮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窗外天色渐暗,楼间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我想,明天这里又会迎来新的一群人,带着新的问题,开启新的对话。而“知行天下”的故事,就在这一次次相遇中,静静延续。</p> <p class="ql-block">“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p> <p class="ql-block">缘分天空,“情怀法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