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央迈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6611</p> <p class="ql-block"> 在历经20天一路向南的冀豫游之后,我们从河南林县红旗渠转而向西,沿浊漳河谷再次进入山西境内。在参观了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的“中国古建立体博物馆”龙门寺之后,我们来到宋代遗构佛头寺。</p><p class="ql-block"> 佛头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浊漳河谷畔的阳高乡车当村,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头寺作为宋代遗构尽显古朴厚重,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演变的珍贵实例 。</p> <p class="ql-block">佛头寺因背靠形似佛头的佛爷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佛头寺位于村中靠山一侧,图中右边石阶即为进寺阶梯。</p> <p class="ql-block">当地村民在寺前晒太阳聊家常</p> <p class="ql-block">站在寺庙门前看寺前农舍前的柴萆</p> <p class="ql-block">进寺之后迎面可见国保碑</p> <p class="ql-block"> 佛头寺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年代为宋代。从建筑风格和梁架斗拱形制分析,也普遍认为其为宋代建筑。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依据晋东南本地做法及大殿现状推断,梁架结构可能为金代遗存。此外,寺内梁架上有元代修筑的痕迹,且寺内曾有明崇祯九年(1636)及清光绪二年(1876)的修葺记录。</p><p class="ql-block"> 寺院原有两进院落,包括山门、大殿、三教殿等建筑,但其他附属建筑基本已毁,仅存正殿一座。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出檐深远,举折平缓。</p> <p class="ql-block">大殿正面</p> <p class="ql-block">大殿侧面</p> <p class="ql-block">大殿背面</p> <p class="ql-block">屋脊</p> <p class="ql-block">斗拱</p> <p class="ql-block">䲭吻</p> <p class="ql-block">脊兽</p> <p class="ql-block"> 殿身与斗拱比例精妙,斗拱约占柱高的一半。柱头斗拱五铺作出双昂,琴面式的昂宛如灵动的飞鸟。补间斗拱每间一朵,当心间采用斜拱,两次间与柱头铺作相同,整体布局严谨。</p> <p class="ql-block"> 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剳牵,檐柱侧脚升起,四角檐下转角铺作上方均有宝瓶支撑,这种设计在其他古建筑中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 2010年9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工程公司修缮施工时,在大殿内壁剥离出一堂总面积为36.6平米的壁画,内容为二十四诸天的群像,经考证为元代作品。壁画绘制在大殿内的东、西两壁上和后檐墙体上,运用了沥粉堆金、工笔重彩的手法,以石绿、朱红为基调,色彩丰富和谐,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布局精巧,层序井然,是元代壁画中的精品。 </p> <p class="ql-block">东侧墙上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东壁壁画细节</p> <p class="ql-block">西侧墙上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西侧壁画细节</p> <p class="ql-block">大殿北侧的原三教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遗址前的古经幢</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走出山门</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摄于山西平顺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