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爱前行·益起大凉山六日之行。</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0日清晨,跟随瑞众保险VIP客户团队,从深圳直飞成都,我们的“为爱前行益起大凉”公益之旅正式启程。六天五晚的行程,将从都市的喧嚣转入大凉山的深沉,在扶贫的足迹里,触摸山海间的温暖与力量。</p><p class="ql-block">初抵成都,稍作休整后便驱车驶向凉山深处。车窗外的风景从平原沃野渐变为高山峡谷,每一次转弯,都仿佛在拉近与这片土地的距离——那些木质村寨、淳朴笑脸,正等着我们用行动去传递善意。这一路,我们会在大凉山的村寨里,把物资送到老乡手中,看曾经的简陋民居如何因扶贫政策焕发生机;也会在行程间隙,远眺泸沽湖的澄澈湖水,让公益的热忱与高原的诗意交织成难忘的记忆。六日的旅程不长,却足以让我们在山海之间,读懂“益起”的重量:它是深圳到成都的千里奔赴,是都市到深山的心意相通,更是每一次付出背后,关于脱贫与希望的动人叙事。</p> <p class="ql-block">在大凉山的褶皱里,那些木质民居曾承载着岁月的质朴,也藏着生活的期盼。图中老人身后的简陋棚屋,是曾经贫困的缩影,却也因每一次扶贫的脚步,渐渐有了新的模样。当我们帮扶的队伍带着物资走进村寨,泥土路上的互动,是爱心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从大凉山的深山到泸沽湖的碧波,这场扶贫与人文的邂逅,让我们看见:每一次俯身的关怀,都在为这片土地书写脱贫的新篇,每一张淳朴的面孔,都在见证山海之间的温暖回响。</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木质结构民居前,一位老人穿着深色外套、戴着帽子站立,另一位老人身着民族风格服饰坐在一旁。周围环境质朴,有蓝桶、挂着的衣物和简易的棚顶,地面是泥土与石块,整体透着乡村的质朴与生活气息,这就是大凉山地区彝族村寨的生活场景,也是当地原有的民居风貌与人文状态。</p> <p class="ql-block">在川滇交界的泸沽湖畔,藏着一个被称为“女儿国”的秘境,这里居住着神秘的摩梭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土地,探寻摩梭人独特的文化密码,邂逅充满传奇色彩的泸沽湖走婚桥。</p><p class="ql-block">摩梭人的文化犹如一部厚重的典籍,走婚制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篇章。这种独特的婚姻形式,并非随意的情感交往,而是基于两情相悦的“阿夏”情谊。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子夜晚到女子家走访,清晨返回自己家中,孩子由女方家族抚养,血缘按母系计算。这种制度背后,是摩梭人对情感自由与家族责任的平衡,也是母系氏族文化的生动体现。</p><p class="ql-block">除了走婚制,摩梭人的服饰文化也极具特色。女子身着镶边的百褶裙,佩戴银饰,色彩艳丽且工艺精湛;男子的服饰则简洁大气,彰显着民族的豪爽。他们的宗教信仰融合了藏传佛教、本教等,经幡在风中飘动,传递着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此外,摩梭人的歌舞文化也不容忽视,悠扬的“甲搓舞”节奏明快,是他们表达欢乐、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上的走婚桥,是摩梭人走婚文化的具象符号。这座木质长桥横跨草海,全长约300米,始建于土司时代,如今已成为泸沽湖的地标之一。它不仅是两岸居民往来的通道,更是摩梭男女传递情意的“爱情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在桥上,脚下是碧绿的草海,身旁是五彩的经幡随风摇曳。想象着过去的摩梭青年,在夜色中通过这座桥,去赴一场浪漫的约会,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纯粹的情感在时光中流转。如今,走婚桥上游人如织,它既是摩梭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游客们了解摩梭人走婚制、感受泸沽湖风情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探密女儿国,了解摩梭人文化,泸沽湖走婚桥是不可错过的一站。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屋,都在诉说着摩梭人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生活方式。来到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绝美的湖光山色,更能深入触摸一个民族的文化脉搏,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中,收获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泛舟泸沽湖,当木舟划破泸沽湖的湖面,仿佛闯入了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这片镶嵌在川滇之间的高原湖泊,用澄澈的蓝、灵动的波,编织出令人心醉的湖面之美。泸沽湖的湖水澄澈得近乎透明,最深处可达百米却依旧清可见底。泛舟其上,仿佛悬浮于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之上。泸沽湖的蓝并非单一的色调,而是有着丰富的层次。近岸处,湖水带着水草的绿意,晕出浅浅的青蓝;往湖中心去,蓝调逐渐加深,成为纯粹的宝石蓝;而在光影的变幻下,又会泛出深邃的靛蓝,像一块被岁月打磨过的琉璃,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泽。泛舟时,木桨激起的水花,是碎钻般的浅蓝,与湖面的浓淡蓝调交织,构成一场视觉的盛宴。泸沽湖的草海区域,湖面又换了一番模样。大片的水草在水下摇曳,形成一片翠绿的“水下草原”。木舟划过,水草随波晃动,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灵动又富有生机。远处的山峦倒映在草海旁的湖面上,山的轮廓、树的绿意与湖水的蓝、水草的绿交融,静谧中透着灵动,仿佛这片湖是有呼吸的,每一次“呼吸”都在调整着画面的韵律。</p><p class="ql-block">清晨泛舟,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湖水似被蒙上了一层轻纱,朦胧而诗意。阳光渐渐升起,雾气散去,湖面开始闪耀着金色的光斑,像是撒了一把碎金。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湖面染成橘红色,木舟的影子被拉的很长,湖水也变的温柔起来。它的美,不仅在视觉的冲击,更在泛舟时那份与自然相融的心境,让每一个到访者都能在这片湖光里,找到心灵的归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