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地村的晨曦

了悟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8日清晨七点,晨光如薄纱轻覆,我信步于月亮地村的民宿一条街。露珠在草叶上悄然滚动,折射出微光,花影随风轻摇,民居静默于微曦之中,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早起的村民三三两两穿行巷陌,脚步轻缓,如同在自家院落里铺展一天的序章。游客稀少,街道格外宁静,唯有鸟鸣滴落林间,风声低语墙角,应和着山村初醒的呼吸。偶遇一位农妇,她笑着问我是否来旅游,我点头。她却轻叹:“我倒更喜欢城里的生活,这里太安静了,久了闷得慌。”我不禁默然——世人常如此,身在其中觉其寻常,远望时却生出诗意。这晨曦中的村落,既是他人眼中的远方,也是当地人欲离的日常。新开发的民宿悄然动工,而另一些老屋已墙颓瓦落,藤蔓攀窗,似被时光遗忘。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奔忙,有人奋力追赶潮流,有人悄然退场。在这片晨光笼罩的土地上,希望与凋零并存,向往与失落交织,恰如那初升的太阳,既照亮了屋檐,也拉长了背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福建对木垒月亮地村的援建项目,既有文化思想的浸润,也有实体项目的落地生根,一砖一瓦皆凝结着跨越山海的情谊。那些崭新的书屋、修缮的村道、点亮夜晚的路灯,不只是物质的馈赠,更是希望的播种。它们静静伫立在晨光之中,如同另一种形式的 sunrise,唤醒沉睡的角落。看那墙上镌刻的闽疆共建字样,字字温热,令人动容——原来远方的关怀,也能在这片寂静山村里,化作黎明的微光,照亮人们前行的路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