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点亮孩子成长之路——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五级部家长会纪实

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9日晚上6:30,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五级部的教室里灯火通明,家长们陆续走进校园,一场以“家校共育,点亮孩子成长之路”为主题的家长会正悄然开启。秋意正浓,暖意更浓,每一张笑脸、每一句问候,都像一盏灯,点亮了这个平凡夜晚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教室被布置得温馨而有序,讲台上的老师轻声细语,却字字有力。屏幕上“除了要面对面,还要肩并肩”几个字格外醒目,像一句温柔的提醒:教育不是单方面的托付,而是家校之间并肩同行的旅程。孩子们平日里的点滴成长,被悄悄记录在墙上的展板中,有作业、有绘画、有运动剪影,每一份痕迹都在诉说:我们正在长大。</p> <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走上讲台,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她没有讲太多技巧,而是从“读”说起——读课文、读生活、读人心。她说:“语文不只是分数,更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她叮嘱家长,每天十分钟的亲子共读,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无数个夜晚,一盏灯下,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的画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静静绽放。</p> <p class="ql-block">  数学老师的讲解干脆利落,她把复杂的知识拆解成一个个“小台阶”,告诉家长:“别急着赶路,要陪孩子一步步走稳。”她分享了几个实用的学习方法,比如错题本的使用、思维导图的绘制,还特别强调“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台下不少家长默默记下笔记,有的还悄悄拍下屏幕,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p> <p class="ql-block">  英语老师则像一位细心的园丁,从朗读的语调到单词的记忆,从语法的逻辑到习作的表达,一针一线地“精耕细作”。她播放了一段孩子们晨读的录音,清脆的英语童声在教室里回荡,像清晨的鸟鸣,充满希望。她说:“语言是习惯的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大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  当屏幕上出现“家校共育 陪伴花开”的字样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老师站在讲台前,语气真挚:“我们教的是知识,但更希望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温暖的心。”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教育,不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孩子眼里的光、心中的爱、脚下的路。</p> <p class="ql-block">  体育老师的发言让人耳目一新。他没有谈成绩,而是讲“以赛促练”的理念——用比赛激发兴趣,用兴趣带动坚持。他说:“每个孩子都能达标,关键是我们怎么陪他们跑完这段路。”他还展示了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的奔跑身影,阳光洒在操场上,笑声回荡在风里,那是最生动的成长画面。</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最后登台,声音有些哽咽。她回顾了这一个月来班级的点点滴滴:谁进步了,谁学会了主动值日,谁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她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我只是努力让它们不被遮住光芒。”台下掌声雷动,许多家长悄悄抹了眼角。这份“呕心沥血”,不是夸张,而是日复一日的守候与牵挂。</p> <p class="ql-block">  家长会的间隙,我注意到教室后方的展板上,贴着一张特别的照片,背景写着“运动润泽日常 体育赋能成长”。那一刻,季节仿佛不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充满生机的春天。教育,原来就是这样在平凡中孕育奇迹。</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的总结,像一首温柔的诗:我们无法替孩子走未来的路,但可以陪他们练好每一步的力气。家校之间,不是彼此等待,而是彼此奔赴。当家庭的温暖与学校的严谨相遇,孩子的成长之路,自然会被点亮。</p> <p class="ql-block">  这场家长会,从语文的温情、数学的严谨、英语的细致,到体育的活力、班级管理的用心,真正实现了“五育并举”的理念。它不只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共振。两个小时悄然流逝,但家校之间的桥梁,才刚刚搭起。我们相信,只要肩并肩,光就会一直亮着,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编辑:牌立霞</p> <p class="ql-block">审核:时红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