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鹳雀楼与普救寺

远景~美篇

<p class="ql-block">2024年自驾游张家界,顺访永济,游览了著名的鹳雀楼和普救寺。永济一游,很涨见识。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小记此文,以兹纪念。</p> <p class="ql-block">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犹以唐朝边塞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诗最富盛名。故鹳雀楼因诗之名,盛冠华夏。</p> <p class="ql-block">鹳雀楼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后,至元初时毁于兵戈,仅存故址。后因黄河河道洪水泛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其故址已难以寻觅。鹳雀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于1997年12月首次重建,于2002年9月新鹳雀楼始落成。</p> <p class="ql-block">登重修之鹳雀楼,心中默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诗,亲身感受诗人宏大的气势,开阔的胸襟。追寻诗人的神韵,感慨壮丽的山河。极目远望,天地开朗。但见逶迤黄河汩汩而来,细雨蒙蒙普浴原野,天高云淡,四境寂然。神不知而随古人去,魂不在而循九天来。</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据传普救寺本是武则天的私人寺院,是则天娘娘烧香拜佛,祈愿静心的一个处所。</p> <p class="ql-block">由于元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故事,是以普救寺为背景而进行演绎喧张的。故事委婉动人,引起轰动效应。故而前人为普救寺进行了更多的艺术延伸创作,使得普救寺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西厢记》,剧以寺而生。普救寺,寺以剧而名。</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对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描述的非常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凄婉的爱情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使得普救寺名声鹊起。寺庙本是烧香拜佛之地,肃穆礼仪典雅之乡。普天之下,寺庙可言情,唯有普救寺。</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武则天香火院,却因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而天下闻名。寺内的舍利塔也因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首崔莺莺与张生约会的暗语诗,虽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却是见证了爱情的经久不衰。普救寺因武曌皇帝而流传百世,普救寺也因爱情而流传千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