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称王阳明是“立德 立功 立言”三不朽之完人?

如歌岁月出彩人生

<p class="ql-block">【原创】开口笑</p><p class="ql-block">【图片】引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从阳明先生的身世来看,他生于1472年浙江余姚吏部尚书王华显赫家庭,读书及第理应是顺理成章的事。可他到5岁才会说话,而且读书期间总是调皮捣蛋、桀骜不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十足的叛逆少年、问题孩子。</p><p class="ql-block"> 也许正是他那种不同于常人的性格、想法和特质,才使他7岁就能出口成诗。也正因他1至4岁不会说话才善用双眼去明察秋毫,用两耳去甄辨是非曲直。亦因此造就了他后来对成圣成贤大志的执着崇拜和追求。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p><p class="ql-block"> 阳明先生自被贬至贵州龙场,终日反思自省,格物致知,内观悟道,总结出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之真道,告诉人们要想在学问、事业、德行等方面有所成就,必须要从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方面下功夫。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言立志的重要性;用“笃志力行,勤学好问”阐明立志后要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志向;“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要求人们在践行自己理想信念中不要怕犯错,而要知错就改;“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以此来告诫人们要学会感恩别人为你指责过失,以利自己及时改正。毕竟当事者迷,旁观者清。</p><p class="ql-block"> 悟道、传道、尊道更是阳明先生终其一生的追求与执着。无论到哪里,他总是以成圣成贤为大志,以悟道、传道、尊道为己任,云游四海,到处讲学,为乡党百姓传播“自省 利他 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善良的种子。成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也是当之无愧的“立德 立功 立言”三不朽完人。其著作风靡日韩,更是清朝宰相曾国藩的案头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