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这个话题有点恶心,但从某个角度反映一个时代的概貌,拿出来说不是恶心读者,而是重温过去时光。过去,没有现在这么多化肥,施肥都是用人粪、猪粪、牛粪等有机肥。从环保和土地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非常有利。 </h1> <h5><i><font color="#ed2308">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异议即删</font></i></h5> <h1>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外国人来中国,看不懂农民挑大粪为了什么,还哂笑中国落后没有化肥。作为中国人看到这类报导,心里总是不爽。但现在化肥用过头了,化肥对土地的损害和环境污染逐渐被人们认识,回过头来还是怀念起有机肥的时代。 </h1> <h1>在农村老家,记得关于有机肥还发生过许多故事。 <br>说起当年,由于大家都用有机肥,产量又相对“恒定”,有机肥成了“紧俏货”,每家每户不轻易外弃。积累有机肥可以卖钱,而且价格不菲呢!这在当今时代,有点不可思议,现在请人清运还得花钱呢!以前,每天都有人上门收购“人肥”。他们买足了量,浩浩荡荡几十人成群结队挑回去。在金乡到石砰的山路上,谁如与该队相遇,那鼻子可就要受苦了。不过,那时谁也不会去指责嫌弃他们。 </h1> <h1>记得七十年代末,一马桶的“人肥”可卖一角钱,后来货币贬值,甚至升到 1 元多。常常听到大人与收购者为马桶内的内容物多少而讨价还价,不可开交。有一次,收购者嫌内容物浅了点,要扣除一分钱。有个机灵小孩冲上去就是一泡尿,说来有点好笑,买家果真如价付钱提货了。 </h1><h1>对月工资只有 30 元的年代,一角钱也算不少了,不像现在丢在地上也没人拣。出售“人肥”甚至是农村老人的唯一经济来源。有个孝顺的大家庭,有一条不成文内部家规,全家十多口人的排泄物全归老人所有,出售收入归入老人的“私房库”。有些老人就没这么幸运,只靠自己,力量不足,有时通过小恩小惠引小孩来如厕,增加收入。 </h1> <h1>过去,农村猪都是放养,随意在路上跑,当然大小便也就随意拉在路上了。路上的猪粪、牛粪都有人提着篮子拣。不像现在,绝对不允许猪、牛上路。记得有一次,一只猪正在路上方便,两个小孩放学路上看到。他们各自飞快跑回家拿夹子和专用篮子来捡。谁知,势均力敌,两小孩同时到达。为了能争到这堆不太雅观的“东东”,还吵了起来。最后,还是一 <br>位路过的老人出面主持公道,拿起一张旧瓦片从“东东”中间插下,分成两坨,一人一坨。可是,由于瓦片是弧形,切开中间是一道弧线,一位小孩嫌老人偏心,闹得很不开心。 <br>当然,牛一般是有人看管行路的,“肥水”一般由看牛人收了。偶尔,路上也有牛的“东东”,谁发现那是谁的运气好。发现者有点像当今炒股票打到了新股,感觉也是杠杠滴。 <br>这些虽是陈年旧事,现在听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千真万确哦!<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