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精神:基层干部的“实干指南”与“民心纽带”

香格荣尔

<br> <br>作为每天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深入学习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是见证作风之变、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它不是挂在墙上的条文,而是融入乡镇工作日常的“实干指南”,让我们在田间地头读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br>八项规定最直接的馈赠,是为乡镇工作卸下了“虚功包袱”。其核心要义,是教会我们用“泥土味”换“百姓心”。八项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对我们而言就是雨天蹚水转移受困老人,农忙时帮农户挑拣茶果,把政策编成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就像领导调研轻车简从,在村头和农户唠灌溉难题,这样的“接地气”远比汇报材料更有说服力。群众说“干部身上的泥水印子比啥都管用”,这正是对作风转变的最好认可。<br>清廉底线更让干群信任扎根。公务接待是村老年食堂的一碗饭两个菜,报账时要算清“每笔钱花得值不值”,这些细节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拒收一份土特产、拒绝一次人情请托,守住的不仅是纪律红线,更是群众的信任防线。<br>八项规定精神为乡镇工作注入了务实清风。唯有把它刻进每一次下村、每一次办事中,才能让干群关系更紧密,让乡村发展更扎实。<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