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9日,麻栗坡县召开农旅茶业产改联盟工作座谈推进会,二十多家茶叶企业、合作社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产业升级新篇章。这标志着当地茶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p><p class="ql-block">麻栗坡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樊秀峰,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唐凯等领导出席会议,与茶产业各界代表共商发展大计。作为外交部定点帮扶县,麻栗坡依托北纬23°黄金产茶带的独特优势,凭借百年以上古茶树40余万株,千年树龄茶树1000余株古茶树资源和超过90%的森林覆盖率,培育出具有"花香高扬、汤甜水滑"独特风味的优质茶叶,让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金叶子"更好地支撑起乡村振兴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盟聚力:创新机制促转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盟不是行政性社团,而是基于职业结合的协作平台。"樊秀峰在会上强调。据了解,产改联盟实行企业自愿加入与退出机制,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政策聚焦,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县总工会副主席陈伯永详细介绍了惠企利工政策,联盟成员将享有优先评优评先、职工之家建设支持、专业技能培训、困难职工救助等多维度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职工获得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牌护航:构建保护新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假冒"麻栗坡老山茶"等侵权行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会议关注焦点。协会副会长骆诗治指出,"国礼茶""老山茶"等品牌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经过深入研讨,会议达成重要共识:建立侵权信息快速收集机制,由协会牵头汇总线索,通过行政投诉与法律途径开展统一维权,同时规范企业自有品牌使用,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与自有品牌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共同守护茶产业无形资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数据见证:产业发展显成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麻栗坡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万家明介绍,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3.5万亩,其中古树茶2.1万亩,2024年产量672吨。今年以来,通过成功举办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开展采茶、茶王争霸赛、制茶比赛、高质量论坛等系列活动,特别是在5月21日国际茶日期间,将老山茶推介至联合国及迪拜进行展示,生动讲述中国麻栗坡老山茶减贫成功案例。借助中央多家媒体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单条视频点赞量超过50万次。值得一提的是,麻栗坡茶已作为国礼走进13个国家,带动4800余户茶农实现年均增收6700余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望未来:打造品牌新高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针对产业发展现存短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唐凯强调,下一步将聚焦品质提升,引进茶学专业人才优化种植加工技术;强化品牌建设,统一打造"麻栗坡老山茶"地标品牌;完善产业链条,深化茶旅融合和电商发展。随着意向企业与县总工会现场签订联盟协议书,麻栗坡县茶旅产改联盟由原来的8家企业发展至40家,茶产业正在实现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这片小小绿叶带来的富民效应将持续释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