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杨秋娜(北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265674</p> <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节节失败。 为挽回颓势,蒋介石决然改变战略部署,变全面进攻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点进攻,企图剿灭我最富战斗力的华东野战军。</span>我陈毅、粟裕率领华野十个纵队和地方武装,以压到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孟良崮一举全歼整编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的胜利是我华东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粉碎对山东重点进攻的伟大胜利。“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是我军军事指挥艺术的奇迹与创举, 是我华东军民共同谱写的悲壮的大历史篇章!</p><p class="ql-block">9月21日上午,我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游学寻访。</p> <p class="ql-block">这面弹迹斑斑的红墙,布满战争留下的弹痕,每一处凹陷都是残酷的印记,诉说着往昔炮火纷飞的岁月,见证着战争的惨烈,警示后人珍惜和平,铭记历史的伤痛与教训。</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鏖金孟良崮</p><p class="ql-block">5月13日黄昏,战役打响。华野四、九纵队对整编七十四师正面突击,一、八纵队从两翼穿插分割,二、三、七、十纵队对其他国民党部队展开牵制阻击。15日拂晓,六纵星夜飞兵,攻占垛庄,完成对整编七十四师的合围。16日凌晨,华野发起最后攻势,主攻部队先后会师于孟良崮、大崮顶等山峰,战至下午5时,彻底消灭了国民党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以弱胜强,围歼王牌的著名战役;正面迎敌,敢于较量的经典战例;打破进攻,转变战局的关键一仗!</p> <p class="ql-block">“敌人就在那里!”这副经典的战地照片化为了历史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方狭小,国民党空投的食品和弹药,多数降落在华野控制的阵地上。战士们风趣地说:“蒋介石不愧是称职的运输大队长。”</p> <p class="ql-block">16号下午2时,华野战士们猛攻孟良崮,击毙张灵甫,活捉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俘虏的整编七十四师官兵。据说,当战斗结束,发现人数不对,继续搜索,在山坳里躲藏了一部分不愿打仗的官兵。</p> <p class="ql-block">缴获的美式山炮。</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的最精锐部队,挫败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震惊了国民党内部,瓦解了蒋军斗志;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吹响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冲锋号。</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兵民是胜利之本</p><p class="ql-block">“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孟良崮战役中,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民支前,涌现出了无数支前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血与火的战争中铸就的沂蒙精神,生动地诠释了我们党、人民军队和老区群众的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也雄辩地证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在沂家这片红色热土上,党政军一切为人民,人民铁心跟觉走,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同仇敌忾、并肩战斗,形成了无坚不推、战无不胜的强大合力。</p> <p class="ql-block">宋炳锋,1946年入党,任妇女主任。她在动员参军时曾喊出“谁去当兵我就跟着谁!谁先报名,我第一个嫁给他!”的豪迈话语,嫁给了村里第一个参军并光荣负伤、复员回乡的青年阚世芝,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红嫂”。</p> <p class="ql-block">“一切为了战役,一切服从战役,一切为了胜利”沂蒙人民男女老少齐上阵,要人出人,要粮有粮,“大军联营七百里,家家灯火到天明”,呈现出独轮车车轮滚滚,担架队浩浩荡荡的火热支前场面。</p><p class="ql-block">战争时期的沂蒙人民对子弟兵倾注了最质朴而深厚的情感,以红嫂为代表的沂蒙乡亲,为了救治伤员,为了子弟兵,沂蒙人民用汗水、乳汁甚至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颂歌。</p> <p class="ql-block">迟浩田回忆,当年在沂蒙山区参加战斗并负伤,被沂蒙妇女用乳汁救了过来。解放后,他曾八次来沂蒙寻找救命恩人,终未能如愿。当年的大姐大嫂们拉着他的手说“别找了,大兄弟,这样的事在俺们这里太多了,谁没救过咱队伍上的人。”图为迟浩田看望老红嫂。</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为有牺牲多壮志</p><p class="ql-block">在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不畏强敌,敢打必胜,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有2043人献出了宝贵生命,9000多人光荣负伤,地方武装、民兵组织积极配合作战,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涌现出许多英模群体、战斗英雄和功臣,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不的功勋,他们的英名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后面立有粟裕将军之墓、英烈亭、无名烈士墓,以纪念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烈士。</p><p class="ql-block">墓区埋葬有2865名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忠骨,其中无名烈士墓有2700多座。英烈亭内的英名碑上镌刻着烈士名录,供后人瞻仰。粟裕将军逝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其一部分骨灰安放在了孟良崮。</p> <p class="ql-block">“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生动写照。我们从沂蒙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奋斗的力量、为民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不断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更加壮美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来到了孟良崮战役主题公园,这里是驰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的主战场。</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敌人在那里”实景地。</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三面题词分别为:</p><p class="ql-block">正面:胡耀邦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东面:陈毅元帅的《蒋军必败》诗词(“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遍好风景,七十二崮堪爱、堪爱、堪爱,蒋军进攻必败”);西面:粟裕将军的“英雄孟良崮”题词。</p> <p class="ql-block">站在孟良崮的土地上,历史的硝烟仿佛仍在耳畔回响。纪念馆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着先烈们的英勇无畏;主题公园的纪念碑,更如丰碑般矗立,提醒我们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当以史为鉴,传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拼搏之姿告慰先烈,让红色血脉永续传承。</p><p class="ql-block">在孟良崮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bjeydm" target="_blank">前事不忘后事之师</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