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进东方】张玉卓“铅衣执甲 为心护航”系列(9)填补空白!我院成功开展首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

东方市人民医院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张玉卓主任团队,携手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洋教授,成功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手术。作为我院首例心律失常微创介入治疗,该手术不仅填补了东方市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我院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能力实现新突破,为东方市及周边患者根治此类疾病提供了关键方案。</p> 病情回顾 <p class="ql-block">  47岁的符女士受心悸症状困扰已近2年,发病时心跳会骤然加快至每分钟200次,还伴随胸闷、头晕等不适。起初症状仅持续十余分钟便能自行缓解,她误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未放在心上;可随着时间推移,心悸发作愈发频繁,持续时间也不断延长,严重干扰了日常工作与生活。此前,符女士曾多次来院就诊,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虽通过药物治疗暂时缓解了症状,却始终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得知我院心内科在心脏介入领域技术精湛,她专程前来,希望能找到根治办法。</p> <p class="ql-block">  了解病情后,张玉卓主任第一时间组织团队开展病例讨论,并参考《中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指南(2023)》明确诊疗方向:该疾病由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路引发,而射频消融手术可通过精准破坏异常通路,实现95%以上的治愈率,是临床首选的根治手段。基于此,团队确定手术治疗方向,并邀请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洋教授联合为符女士实施射频消融手术。</p> <p class="ql-block">↑张玉卓心血管介入团队与海医一附院杨洋教授联合为患者手术</p> <p class="ql-block">  由于射频消融术需在DSA血管造影机引导下精准操作,对技术精度与团队配合度要求极高。术前,张玉卓主任团队与杨洋教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检查完成全面评估,精准锁定异常通路位置;经多轮病例讨论细化手术流程,明确每一步操作要点;同时配齐应急设备、制定完善预案,全力规避手术风险。</p><p class="ql-block"> 手术当天,张玉卓主任与杨洋教授共同主刀,在局部麻醉后,经患者右侧股静脉穿刺送管,随后通过心内电生理检查,最终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为致病根源。明确病因后,两位专家精准释放射频能量,成功破坏异常电传导通路。整场手术历时1.5小时,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始终平稳;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心脏电传导已恢复正常,次日便能下床活动,困扰多年的心悸症状彻底消失。“困扰我2年的毛病终于治好了,现在感觉浑身轻松!”出院前,符女士难掩激动,反复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术前与术后心律变化</p> <p class="ql-block">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我院心内科深耕技术创新、提升诊疗能力的重要成果。在张玉卓主任的带领下,科室此前已先后开展IABP支持下急性心梗介入、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等多项高难度技术;同时通过“外引专家指导、内派骨干进修”的模式,持续强化团队专业实力,为此次突破积累了扎实的技术与人才基础。</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医院将进一步拓展心内科诊疗范围,逐步开展房颤、室早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联动急诊科、麻醉科,加快搭建心律失常急诊救治绿色通道,为突发心律失常患者打通“快速救治通道”,切实缩短救治时间;同时持续攻坚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技术瓶颈,以更优质、更精准、更全面的医疗服务惠及东方市及周边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最终以技术突破为抓手,赋能区域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p> 专家简介 <p class="ql-block">图文:党务办 李 芳</p><p class="ql-block">指导:心内科 张玉卓</p><p class="ql-block">初审:医务科 陈 亮</p><p class="ql-block">终审:党务办 符玉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