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时刻-一秒变异!》第九章 作者∶傅宇

环太平洋

<p class="ql-block">  掩体的暖气系统在核电池驱动下勉强维持着-25℃的温度。林宇裹着三层防寒服蹲在通风口,用冻僵的手指拧紧最后一颗螺丝。防化服的面罩上结满白霜,他哈出的热气刚飘起,就在护目镜内侧凝成细小的冰珠。“第72小时。”苏然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电流杂音,“核电池输出稳定在4.2千瓦,掩体核心区温度维持在-18℃以上。但外围温度还在跌——刚才测到后院冰面下三米处,温度是-57℃。”王浩抱着保温桶撞开门,桶里的热汤泼出大半:“后勤组说,最后一批抗冻燃料明天到。但运输车陷在冰里了,得用炸药炸开冰面。”他扯下手套,手掌冻得通红,“另外,通风口有动静。”林宇凑近通风栅栏。金属网外,一层薄冰正缓慢凝结,冰面下隐约透出黑影。“是田鼠。”他说,“冻土层里的小动物,冬天本该冬眠的。”苏然调出红外监控:“体型不对。普通田鼠体长最多15厘米,这些……”他放大画面,“足有25厘米,毛色发灰,后腿肌肉异常发达。”王浩啐了口冰碴:“变异了?核辐射闹的?”“可能。”林宇用镊子夹起一片脱落的鼠毛,“毛发结构变了,绒毛更密,表层还结着冰晶——像自带保温层。”他突然顿住,“看这个。”显微镜下,鼠毛根部的细胞呈现不规则分裂。林宇调出基因测序对比图:“和普通田鼠相比,它们的线粒体DNA发生了点突变,能更高效地将脂肪转化为热量。还有……”他指向某段序列,“这段编码类似抗冻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是正常的七倍。”“自然变异?”苏然皱眉,“但辐射诱变的概率没这么高。除非……”“除非冻土层里的微生物在低温下产生了变异代谢物。”林宇接过话头,“去年陈所长在青藏高原发现过类似案例——极寒环境会筛选出携带特定突变基因的生物,它们通过分解冻土中的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适应低温。”通风口的冰面突然裂开。一只灰毛田鼠钻了出来,后腿蹬在冰面上,像弹簧般窜向通风栅栏。它的门牙泛着不自然的黄,咬在金属网上发出刺耳的刮擦声。“攻击性变强了。”王浩抄起铁棍,“之前只敢在外围打洞。”林宇按住他:“别杀。我们需要样本。”他打开防化服的储物袋,取出麻醉枪,“它们的变异可能和掩体的辐射泄漏有关。核电池的γ射线穿透了冻土层,激活了它们体内的突变基因。”</p><p class="ql-block"> 麻醉针精准扎进田鼠颈部。它挣扎了两下,瘫在冰面上。林宇用镊子夹起它的爪子,发现肉垫下有层透明的角质层——像极了极地动物的防冻装备。“这是……”苏然凑近观察,“角质层下有毛细血管网络,能直接从冰面吸收微量热量。它们不需要冬眠了,靠分解冰里的有机物和辐射能存活。”王浩突然指向窗外:“看那边!”掩体后方的冰坡上,十几只灰毛田鼠正排成队列,像蚂蚁般往掩体方向移动。它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后腿蹬地的频率完全同步,仿佛被某种无形的指令操控。“群体行为。”林宇的瞳孔收缩,“普通田鼠是独居的。这说明它们的神经突触发生了改变,可能进化出了初级社会结构。”苏然调出气象数据:“今晚有强寒潮,风速12级。如果它们成规模进攻……”“会冻死在半路。”林宇打断他,“但它们的目标不是掩体。”他指向冰坡下方,“看冰面的裂痕。”裂痕里渗出淡蓝色的液体。林宇用试管接了一点,冷冻后放在显微镜下:“是高浓度的氨基酸溶液。它们在给幼崽喂食——这些液体能加速幼鼠的基因表达,让突变特征更明显。”王浩倒吸一口凉气:“它们在繁衍!而且是有目的的繁衍!”</p><p class="ql-block"> 深夜,掩体的警报器突然响起。林宇冲进监控室,屏幕上显示通风系统的压力值暴跌。他冲向通风管道,防化服的膝盖重重磕在金属台阶上。管道里全是灰毛田鼠。它们挤在通风口,用牙齿和爪子撕扯滤网,冰碴和鼠毛混着血沫往下掉。最前面的几只已经钻进了主管道,正往掩体核心区爬。“关闭主管道阀门!”林宇大喊。苏然的手指在控制台飞舞:“阀门冻住了!低温让金属脆化了!”王浩抄起消防斧劈向管道:“只能硬砸!”金属碎裂声响起。林宇扑过去堵住缺口,却被一只田鼠咬住了手套。它的眼睛泛着红,牙齿穿透了防化服的纤维,冰冷的触感顺着皮肤往上爬。“放手!”林宇甩动手臂,田鼠撞在管道壁上,发出凄厉的尖叫。苏然扔来麻醉枪:“打腿!别杀!”</p><p class="ql-block"> 麻醉针扎进田鼠后腿。它抽搐着松开嘴,掉进雪堆里。林宇扯下手套,指尖被咬出了血珠——在-40℃的环境下,血珠刚渗出就冻成了冰晶。“它们在学习。”林宇盯着地上的田鼠尸体,“刚才那只,咬的是我手套最薄的部位。”王浩捡起死鼠:“看这个。”他掀起田鼠的腹部,“子宫里有胚胎。至少五只,发育速度比正常快一倍。”苏然的脸色发白:“它们在加速繁殖。如果明天温度再降,这些幼鼠会带着更强大的抗寒基因出生……”几人望向窗外。月光下,冰坡上的田鼠群仍在移动,像一条灰色的长蛇,缓缓向掩体逼近。它们的脚步声在冻土上发出“咔嚓”的脆响,像是某种倒计时的钟摆。“准备燃烧弹。”林宇扯下防寒服的袖子,用胶带缠住流血的手指,“明天日出前,烧光这片冰坡。”王浩沉默着组装武器。苏然则盯着平板上的基因图谱,低声念叨:“这不是进化……是定向筛选。有人在幕后推动?”林宇没接话。他望着冰坡上越来越多的灰影,突然想起陈昭明笔记里的一句话:“当环境严苛到极致,生命会撕碎所有规则,只为活下来。”</p><p class="ql-block"> 而他们,正站在规则破碎的边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