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28日上午,刘石岗学区上关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该村走出的第一位博士李伟浩。目前定居澳大利亚的李伟浩重返故乡,为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知识无界,梦想有翼”的励志演讲。他的故事,从一个普通乡村少年到国际人才的蜕变,深深鼓舞了在场的师生。</p> <p class="ql-block"> 上关村位于刘石岗镇东部,是一个拥有近3000人口的传统村落。这里以农业为主,多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子,但李伟浩却是村里首位取得博士学位并走向国际的精英。在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从乡村小学到顶尖学府的求学经历:“曾经,我觉得世界很大,远在千里之外;但教育让我明白,只要心怀梦想,脚下便有路。”</p><p class="ql-block"> 李伟浩提到,童年时他在村旁的田埂上读书,望着远山憧憬未来。通过刻苦学习,他先后考入国内重点大学,后到德国留学读博士,最终在澳大利亚取得博士后学位,如今,他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并工作。他的经历完美诠释了“教育改变命运”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在长达两小时的演讲中,李伟浩以亲身经历鼓励学生“敢于做梦、勇于追梦”。以轻松愉悦的互动模式贴近学生,为讲解有关自动化和AI等知识,传递先进理念,并强调:“走出国门不是为了离开家乡,而是为了以更广阔的视野回馈家乡。”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澳洲生活难适应吗?”“工作中有什么挑战?”李伟浩一一解答,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从黄土地到南半球,李伟浩的旅程不仅是个人的飞跃,更成为乡村教育与全球机遇接轨的象征。他的演讲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无论起点如何,梦想终能跨越山海,照亮未来。</p> <p class="ql-block">“师者”同行:从澳洲课堂到乡村教室的观察与共鸣</p> <p class="ql-block"> 与李伟浩博士在礼堂的激情演讲不同,她的妻子王真语的行程更为“接地气”,因为她是澳大利亚的一名中文老师,所以她的愿望是听课。9月29日上午,在学校安排下,她静静地坐在教室后排,聆听了一堂语文课。课后,她与学校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朗读非常有感情,对文本的理解充满了朴素的真诚,这让我非常感动。”她在交流中分享道,“在澳大利亚,我面对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华裔孩子,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他们对中文的兴趣和身份认同。而在这里,我看到了基础教育扎实的功底和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纯粹渴望。两种环境,两种使命,但‘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她结合自身在海外教授中文的经验,介绍了如何通过中国传统节日、古诗词吟唱及现代影视作品等生动形式,让海外学生爱上中文,理解中华文化的深邃魅力。这些新颖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让在场的本土教师深感启发。</p> <p class="ql-block"> 课间她跟孩子们一起做课间操,并鼓励上关村的学子们:“学好母语,是守住我们的根;学好外语,则是为我们插上看见世界的翅膀。无论你们未来走到哪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国际视野,都将是你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从一个人的励志故事,到一对夫妇的文化交流,上关村的这个秋天,因为这份跨越半球的情谊而显得格外丰盈。一颗颗梦想的种子,正悄然孕育,它们既扎根于深厚的黄土地,也向往着蔚蓝的太平洋。</p>